理讨&缺德|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百合片
来自:春我部幼稚园
阅前声明,本文仅以个人喜好及观点出发。理性讨论,并无刻意拉踩之意,如有冒犯多多担待,也欢迎讨论与分享你的见解。
————
纯原创,请勿搬运。
————
本人视角:INTJ视角。
————
朋友们,请握紧扶手,我们正行驶在GL崛起的时代。
————
▪️【初阶段观影】
————
1️⃣《小姐》
不知道《小姐》这部剧是多少拉子的启蒙电影,虽然不是我的,但这部电影在le圈应该是有着不可撼动地位。
严密的核心诡计、教科书一般的c戏、二金的演技和颜值,都只能说明,8.5+是实至名归的。
百合市场近乎干涸的时代,《小姐》像是清泉那般,缓慢地、不懈地支撑我们度过了好长的时间。
2️⃣ 《阿黛尔的生活》
如果问哪一部拉片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我想《阿黛尔的生活》一定排在前面。依然是教科书一般的c戏、精彩的演技……
但让阿黛尔不同的是它的平淡,平平淡淡三小时电影,从阿黛尔的视角讲她的爱情故事,那些细小又明显的改变,都隐晦但直白地牵着观众的心。
阿黛尔下车…emma看到了那个男人…emma知道了一切…阿黛尔的逃避…她们即将爆发的矛盾……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一样,心都抓紧了。想着,能不能别看到……天啊…完了。
咖啡店阿黛尔的挽回,emma的无限温柔,看了这些片段,你甚至会觉得,这也许是“拉片”,带了lgbt的噱头,但不是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只是很好很细腻地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仅此而已。
至此,一部影视作品的意义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最后,电影英文名是《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但当你看完后会发现,它是《阿黛尔的生活》。
3️⃣ 《她唇之下》
《她唇之下》这样的作品是典型看了但不会太喜欢的,剧情平淡且匪夷所思。感觉像是h片里面藏点剧情提升格调,剧情里面藏点h吸引观众。
为什么把它放出来,是因为这样的影视作品可以很好地吸引一群“颜值即正义”的人群,它也是市场的一种需求体现。
需求不分贵贱,给钱就可以提要求,只是于个人而言,不对胃口。
4️⃣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
看了让人很压抑难受的电影,但这就是它的精彩之处:我拍个电影,也能让你体会到那时候她们的压抑和无奈。
至此,创作者和观影者对话达成。
很多时候我们出品的感觉就是这样,那种被压到窒息的无力感,就像是人行道缝隙里长出的嫩芽一般,明明已经如此努力地想要去活着,但也终究抵不过那来往的人群,他们无时无刻踩踏着这份微小的希望,直至你终于再也看不到阳光。
5️⃣ 《yes or no》
其实从这个时间点就可以看出泰国在拍摄LGBT作品时的天赋了。
尤记得大学那阵,yes or no简直火遍半边天,那时候没电脑的还要去网吧看。但在看完后,我深深地打出一个“?”,至于么?
但这就是泰百聪明的一点,它会拍迎合市场的内容,什么强逻辑、硬剧本,成本太高,roi太低,我就给你看帅t,给你看流水线剧情,总有那种躺着磕的人喜欢。
而这也符合投资逻辑,为什么?因为越容易“上头”的人,一定层面上来说,是越不“理智”的,不够理智的人才会更愿意消费。
又轻松又来钱,何乐而不为?
但这样的作品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理智”的群体有时候可能也会“不够忠诚”(这也是饭圈洗脑文化和社群管理产生的原因之一)。
那么为了持续不断握住这一群体,你就不能一直给一样的饭菜,这就是为什么后面的剧在外人看来可能“越来越癫”的原因。
————
还有其他的作品就不再赘述。
总结一下,【初阶段】百合作品有很强的地域特性,不同市场和文化产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作品。
但不难看出,这个阶段的作品是枯竭的,我们只能翘首以盼,给什么吃什么,有时候觉得“哎呀,不好吃”,但也能瞬间自我安慰“有的看就不错了”。
打字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觉得可怜,但想想好像有在变好,又觉得欣慰。
————
▪️【突破阶段观影】
————
1️⃣ 《粉红理论》
不论承认与否,粉红一定是齿轮一样的存在,这是部非常典型的商业化百合剧,正因为有它的破圈,才会有2024年百花齐放的盛况。所以即便再破防,也不可否认它的核心价值。
并且换一个角度来看,粉红不仅让资本知道了百合市场的价值,也给“后人”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比如,卖到什么程度就差不多了,市场的包容度/底线在什么地方。
比如,一次性让我们看到了泰娱有“多会”,一起喝水、模棱两可的“partner”用法、演戏时候微伸的舌头……
再来一次,不会“再上当”,让市场更理性,也是一种进步。
回到该剧本身,除了freen和外婆决裂,把becky拉走的那一段,其他部分的演技是差强人意的,整体拍摄和剧情中规中矩,但不会卡顿到你看不懂她们在演什么。
在这个阶段,适当的(放开)还是很有效果的,这一点看每一集的播放量就显而易见了。
不过对于起步作品来说,个人觉得并不需要这么吹毛求疵,因为没有fb就不会有之后。
我们也不用再退而求其次降级去看bg、bl,不是说它们不好,但总归是推动了gl的发展,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对吧。
2️⃣ 追踪者游戏 1&2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第一部让我生气的剧。本剧第一部的1-4集还不错,虽然颠,但是还算连贯,还是会产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小期待,再加上这部剧是日本的午夜剧,所以每一次都会凌晨起来追,蛮辛苦的。
从剧本角度来说,日本剧的特点就是,我可以将爱情亲情,但我不会那么无脑去讲,总要加点“大道理”,比如扯上职场霸凌的点,去试图引起讨论。这一点该剧做的非常不好,为什么,因为纯粹在yy中式办公霸凌,酒桌文化的确存在,但也没有癫狂到那个地步。
这一点忍了,因为fb之后,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仍然处于“有饭就吃”的卑微状态。
但不能忍受的是4集之后的内容,充满男性凝视的拍摄和剧情,真的让人不适。你甚至会觉得,你凭什么代表拉拉视角来说一个如此离谱的故事。
而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是第四集之后,编剧就被换掉了,所以追踪者很清晰地说明了【编剧】的重要性。
第二部除了第五集之外,几乎都是ppt一样的填充,日式跑、三角关系…大概能感受到的就是:你们不就喜欢看这些cut吗,来,我剪碎了喂给你们,给我磕!
不好意思,不磕。
但演员还不错,这些都是要分开看的。
3️⃣ 《饭女》
如剧名,下饭剧。该剧最好的地方在于,温柔且缓慢地讲述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偏向于相互救赎的故事,不癫,很平静,纯爱战神。
个人感觉它虽然是这个阶段的产物,但也不算,因为有无齿轮,它也可以被生产,所以写到这里又感觉不是很适合。
那就不好意思让大家白看了一堆字。
4️⃣《爱填满空白》
好看吗?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没觉得好看,不会被外貌吸引的程度,但看完之后会产生和一开始截然不同的想法,能产生这样变化的核心在于:演技、剧情、人设。
fayo这一部有一个比较容易忽略掉的“进步点”,那就是,当制作水平、核心诡计没有上升一个层次的时候,就需要靠其他因素去【卷】,比如你让fayo重新拍一部(粉红理论),我想它不会那么火,因为观众会审美疲劳。
空白的卷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基础设定,俗称“颠”,这也是为什么当人们把能看的故事都看完了之后,就会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颠剧一样,我需要不停的变换设定,让你产生“我qu,这么颠?我要看看”的想法。
诶,你真的是在爱上“侄女”,“侄女”的爸妈分别都爱你,还不“颠”?
但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部剧呢?很简单,细节流畅、演技在线,你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故事基础逻辑是完备的,这个人在这个时候的情绪思维变化是合理的,而她们也演出来了。
举例,第七集,p5睡了不认账,要回到原来的关系。
yoko这时候会怎么想,会很难受,然后【爆炸生气】,好,你个狗子的穿了裤子不认人是吧,那我今天就给你玩个天昏地暗地裂天崩翻云覆雨开始蹦迪💃。这时候p5知道了,又只能屁颠屁颠去找,看着那个摇摇晃晃的yoko,暗自吞口水,然后去拉。这像不像你在哄那个发脾气的gf?
yoko一看,哎哟你还知道来找我啊,劳资今天不给你个教训,你不知道痛,拉我回去?不可能!好,p5看着拉不动,只能站在原地:你到底要怎样嘛。我看着你作!yoko:好,不拉?我让你不拉你就不拉?你不知道强制拉??
拉回家了,yoko心里不高兴?高兴得很,但是要“给教训”,所以要拉拉扯扯发脾气,okok,那就亲。
亲完了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生气了,但又听说要安排睡沙发,睡沙发?我看你是发疯了!继续气……
然后拉扯、勾引,然后第二天起来,你以为我消气了?
nonono,我要给你一模一样的教训:做回朋友啊。不是你要做朋友的吗?然后故意跟queer拉扯,试图让p5生气,奈何玩不过……最后狼人教牌认输👏👏👏
以上片段,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丝拖拉,也没有任何不适的剪切。所以不论整体如何,这部分细节永远都会把它拉回高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评分会这么高的原因。
演的真好,拍的真好。
但fayo最大的阻碍有2,一个是草台班子的成功的可复制性,第二是她们的确肉眼可见的年龄差,似乎不太好找其它设定来套在她们身上。
不过没关系,等着我的剧本,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个好的故事。
(原谅我真的记不得她们在剧里面的名字)
5️⃣《我们的秘密》
如果说楼上的【卷】源于“颠”,那秘密的【卷】则来自于“颜”。
这也应证了之前的观点,在这种时候想要出圈,那就要找到差异化的地方,除非你是偶像工厂,可以靠源源不断的资本运作来养号。
平心而论,00下海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不知道在其他人的审美视角如何,但在本人视角里,00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看的,典型的大美女。
但只看剧的话,说实话不是很喜欢,也有点失望,因为靠这个颜值,如果可以打磨一下剧本和演技,那就真的是封路了。
第一集还是不错的,但后面的剧情就,也就是越来越快的快进,从1.5—2.0—拉进度看。
简单来说,这个故事就是,妈妈让orm误会,然后00误会orm,然后追妻,然后误会解除,一起对抗世界。
哪里有那么多误会?为什么要一直误会?能不能说清楚?
但你说其他剧的故事线就复杂了?那倒也没有,但如果不够抓人,那就必须有细腻的表达/表演,但这一点也没有做的很好。
只能说希望她们下一步可以打磨一下,毕竟只是开始,还有很多机会。
6️⃣ 《地球倾斜23.5度》
谈剧情的话,小地球在我这边算是垫底的,尤其是故事设定,真的不太能比较理智地去细细打磨,会有点匪夷所思。
不能指望那一句“我不建议你倾斜”,观众就需要大量的自我带入去放大它的魅力,只有“市梦率”高是不行的。
但也许是gmm营销的好,会比较自然地对糖影奶爱有滤镜,也会很自然地有所包容。
小地球整体是一个“世界电视剧”,有主人公,有其它零零散散的其他角色,像是个investment package,奶爱是绩优股,其他是潜力股,我把大头分给前者,小头分给后面,说不定可以创造更好的收益。
整部剧给人感觉演技还行,但也许是因为剧情较为单一,也并不需要起起伏伏大起大落的情绪表达,所以也不太能看出来她们的实际功底如何。
可能这部剧更多是给年轻一点的人群吧,就像和朋友说的那样,你可以不用看这个剧,但是milklove是真的很可爱。
7️⃣ 《爱情诡计》
这部剧就像是时代产物一般的标准存在,标准水平的故事、颜值、演技、高能片段…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所以虽然可以吸引到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很难“抢”到别人的蛋糕。
没有觉得它不好,但它没有更好。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并没有犯什么错,但看起来数据一般的原因。来来去去就这么大个圈子,别人都把蛋糕分的差不多了,就那么多💴,买了你就买不了她,那咋办?
爱诡其实整体拍摄、叙事都还行,但总会给人一种,演技还没有特别到位的感觉,还有进步的空间。
举例,水瓶座把富家女惹生气了,去学校下跪求原谅的那一段…其实就没有表达的很好,单从桥段来看,它似乎是想表达,a很爱b,所以b生气了,a都要靠下跪来求着和好,哇,也太爱了吧。但你不能让观众自我带入去觉得:哦,她爱她,她好爱她。你要让观众情不自禁觉得:她就是爱她的。这需要铺垫和演技,但回头看剧中这一段,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会觉得,水瓶座是不是故意要在众人面前下跪,搞得富家女不好意思,只能跟自己和好,这种诡计,如果是这种,甚至可能会更好一点,因为“不择手段”=“诡计”。
当然看到后面会觉得越来越好,不太知道她们的拍摄顺序,但明显能感觉得到,水瓶座的演技有在提升,至少会觉得说,她好像真的还蛮喜欢的。
若非如此,就不会在最后两集看到很多“这是第一对觉得 be也行”之类的弹幕了。
8️⃣《冥王星之恋》
同上,自带滤镜。
冥王星给人的感觉是【新高度】,你看,故事要开始变得复杂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复杂的核心诡计,精心设计的小细节,搭配大厂制作和优秀的演员。
它的产出一定层面也应证了这部分市场的潜力,不然大厂为什么要拍。gmm又不傻,传统bl bg剧本身就有更大的市场,毕竟偶像剧的市场更多是女生,而lgbt群体也只是少数,直女会看bg,也会喜欢看两个帅哥,本质上是因为:直女喜欢男的。
抛开剪辑问题,冥王星是很不错的,演技在线,颜值能打,目前还在进行中,就不再过多评价,等看完再说。
————
▪️【未来畅想及发展建议】
个人认为,《冥王星之恋》如果拍的好一点,应该就是下一个齿轮转动的开始了。脱离ppt/mv时代,带来更多完整的故事。
不太希望看到一部剧就吃干抹净,然后变成纯粉丝运营的劣性竞争,还是希望看到gl剧从本质上更高的飞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吃点好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估计也只有泰百能做到了,他们有做到的环境,也是一种进步。
以上。
————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理讨&缺德|这是谁? 珍贵的友谊? (豆友fUdozRPcd4)
- 理讨&缺德|储存点杂七杂八🍉(随缘更新)1.0 (小二)
- 理讨&缺德|三月榜单 (¥$:))
- 理讨&缺德|💛🩵立志为lmsy建一座高楼🐨🐰 (星航者的迷途)
- cp磕糖|🍁记录😐😐😑(没抛弃尊重前妻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