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旅游攻略、出行约伴等信息真伪,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
国外游|3城、6天、134小时,大马回来整个人都松了
来自:戈壁老王
前两天跟闯闯聊起,今年上半年去了日本,下半年去了马来西亚,中间还听了李宗盛的演唱会,一些不经意间的决定,竟然完美复刻2019年的大动线,感觉像是穿越了。
这次的国庆旅行(9.30-10.5),我和闯闯一起去了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兰卡威和槟城。五年前我们去过亚庇,一半特种一半躺平,时间也很充裕。但是这次在国庆中安排出行,又是3座城市,加上还有其他旅伴,不由在行程的设计上紧凑了些。(参照去年普吉岛的行程,我们可以在酒店躺一天)
在目的地的敲定上,我们两个都有各自的原则:我不想去重复的城市,闯闯想去海岛。看了一圈机票,发现东南亚国家的价格虽然略高于淡季,但总体还在我们的预算内。再考虑酒店的话,国际比国内旅行要划算很多。毕竟,去年国庆去顺德-佛山-广州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最终我们选择了西马的吉隆坡和兰卡威,因为兰卡威回杭州的航班少、机票贵,又硬塞了一个槟城。(为了保留播客制作的时间,所以行程最多只安排了6天)结果证明我们来对了,相比国内的人山人海,大马的游客出乎意料的少,网红餐厅排队也就十来分钟。我们一路都在感叹,第一次觉得国庆假期没有在拥挤、排队、溢价中感到内耗,情绪价值拉满。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全程丝滑的旅行,没有太多意外发生,中文+塑料英文基本可以对付,吃喝也很符合中国胃。两人总体花费约1W3,性价比蛮高。3城、6天、134小时,即使是东南亚国家常驻选手,我们还是拥有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如果你也想在节假日拥有一段特别松弛的高性价比旅行,马来西亚会告诉你答案。
好了,正篇开始。

PART.1行前准备
机票方面,这一次飞大马搭乘的是低成本航空里的亚航。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低成本≈零服务。如果对航空服务要求不高,可以选择他们家的,毕竟可以省下一笔钱。反之那就听劝,换一家。这么说吧,餐食收费、毛毯收费、人工值机收费,就连飞机上的水都是收费的。尤其在我们对比了回程的厦航后,两个人就差哭出来了:厦航真的给的太多了!
价格上个人觉得可以多蹲一蹲,但差得不会太多,不像国内机票临到假期会大跳水。再提醒一句,一定要提前预估自己的行李额(包括随身行李,一般亚航是7kg),可以像我们一样准备一个随身行李秤,轻便不占空间。亚航对行李超出部分的补交费用还挺高的。还想提醒一句,网上大家吐槽的亚航把冷气打到很低,也是真的!所以怕冷的朋友,记得长裤+外套或自备毛毯。
酒店方面,我觉得是见仁见智,根据价格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和配套就好。我个人喜欢偏新一点的酒店,所以吉隆坡住的莱恩酒店(Sleeping Lion Suites)和槟城住的萨夫酒店(SAVV Hotel),都是比较新的装修,前者位于武吉免登商圈,离地铁也不远,后者位于乔治市,出行非常方便。
至于兰卡威住的素馨花度假村(Frangipani Langkawi Resort)虽然陈旧了点,但是因为是度假村的设计,所以设施很多,光泳池就有2个,加上与珍南海滩接壤,相当于自带一片私人沙滩。因为我们想看海上落日,所以特意挑选了西面的酒店,想看日出就选东面。
材料方面,入境前3天内且必须在这个时间前往MDAC官网填写入境申请,最后一步PIN码人机验证需要翻墙工具。虽然我们走人工通道没查材料,全程丝滑入境,但建议还是生成纸质版+电子版备存。同理,英文机票行程单、酒店确认函(含交税收据)、所有线上预订的游玩项目确认单也备一份。
软件方面,我们这次使用最多也强烈建议一定要装的两款软件,一款是打车软件Grab,东南亚国家很普遍的网约车平台(去泰国也能用),可以绑定支付宝,价格也很透明。因为司机大概率不会中文,建议简单英文交流即可,尤其选择目的地时,最好提前对景点、酒店的英文有所了解。另一款是导航软件Google Map,更适用国外环境,还有一个功能十分好用,就是上面会显示附近餐厅的评分和评价,可以综合大众点评一起考量。
其他必备物品,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出行清单,所以仅针对去大马,我列了几项必备物品清单:1、VISA/MASTER CARD标记信用卡;2、少量现金,国内工行(需提前预约)或大马的ATM机都能提现,我们在大马期间平均汇率1.7;3、电话卡,淘宝或机场都能买到;4、英标三孔转换插头;5、强烈建议:一定要带好雨具并且随身携带,因为大马的雨水真的很充沛!
PART.2 吉隆坡
我们在清真寺偷偷“结婚”
省流版:
Day1:独立广场-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占美清真寺-生命之河-茨厂街-鬼仔巷-KLCC-双子塔
Day2:黑风洞-蓝色清真寺-柏威年
吉隆坡的清晨,是在摩托车的轰鸣声中开始的。因为搭的是红眼航班,我们抵达吉隆坡的时间是早上5点半——第一天也几乎是全程红着眼睛,全靠咖啡续命。好在大马人真的很爱咖啡,尤其是白咖啡,已经成为当地出了名的伴手礼,几乎每家餐厅的酒水单都有咖啡。
大马的酒店基本都是下午3点左右才能check-in,所以初来乍到规划好自己的时间非常重要。第一天的行程基本就是城市里的city walk,吉隆坡的景点都很集中,想要放松一点就选择一个区域慢慢探索。

我们选择的是“独立广场”线,这里包括了独立广场、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占美清真寺、生命之河等知名景点。顺便提一句,很多攻略里的城市画廊,就在I love KL雕塑的边上,目前已经人去楼空。作为19世纪英国殖民的遗址,这里还保留了大片的英式建筑的风格,与时间经历了褪色和剥落,亦代表了另外一种诉说。

吉隆坡给人的感觉就是文化的一锅乱炖,建筑上,信仰上,种族上,来自各国的语言穿行在街头巷尾。吉隆坡也可以把所有味道都做成一道“马来风光”,最明显的就是有“唐人街”之称的茨厂街,明明是跨国版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结果也有很多外国劳工站在店里与顾客讨价还价。经历了岁月的迁徙,他们眼中仿佛也闪烁着与华人一样的精明。

因为提前在小红书认识了一位本地网友,他很乐意带我们在吉隆坡四处转转。托他的福,我们第二天去黑风洞和蓝色清真寺就方便了很多。这两处景点位于吉隆坡市区的北面和西面,如果嫌搭乘公共交通麻烦,也可以直接选择飞猪上的一日游行程,一天之内去感受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双重洗礼。
很多人来黑风洞,都是因为272级的彩虹梯,但我却联想到《西游记》里的黑风洞。这里是马来西亚的印度教圣地,入口处的神猴“哈奴曼”雕像,也有被考据为是孙悟空的原型,或许两处黑风洞也有冥冥之中的渊源。印度教对猴子的拥趸,使得这里漫山遍野更是猴子的地盘。虽然不惧人类,可是一旦察觉到你要接近它,立马就会露出獠牙。所以想和猴子拍照的朋友还是要注意安全。(是谁差点被猴子打我不说)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充满了艺术和浪漫气息的蓝色清真寺,全名是苏丹沙拉胡丁阿卜杜勒·阿齐兹清真寺。大马的清真寺是以所属州的最高统治者(又名“苏丹”,苏丹轮流出任国家元首)命名,所以名字都会比较拗口。在这里第一次感觉小红书诚不欺我,因为实景美到和照片一模一样。蓝白的建筑外观,一尘不染的长廊,深邃的穹顶,给人一种既肃穆又平静的感觉。
要注意的是,清真寺对穿着有要求,男性要求至少短袖+长裤,女性要求长袖+长裤/长裙+头纱。不过忘了也没关系,蓝色清真寺会提供蓝色长袍和头纱,和这里的色调很搭。接待的穆斯林告诉我们,这里可以随便拍照,她们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蓝色清真寺的震撼,甚至作为示范还给我们俩拍了一张。朋友圈里有人说,感觉照片里的我们像在清真寺结婚了。

吉隆坡可以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国家石油公司双峰塔,这座城市必打卡的地标一定会有这里;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建筑和颜色都风格迥异;还有我们未曾踏及的国家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等。也有一些我个人觉得不必要去的点,像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火的麦当劳路口、5分钟不到就能逛完的鬼仔巷,等等。另外,如果你对东南亚国家的按摩抱有期待,来到大马可能会大失所望,或许受到各种信仰和文化的影响,按摩在大马并不算流行,而且价格普遍偏高。

同理,彩虹群体在大马也显得低调了许多。在出行前,我特地查看了当地的彩虹场所,发现只有吉隆坡有零星几处酒吧和浴室,与泰国的百花齐放大相径庭。同行的大马朋友告诉我们,作为穆斯林国家,大马在性多元上确实没有那么包容,但是也没有上升到触及人身安全的地步。所以,当地的性少数群体面临和我们一样的老大难问题:自我认同、催婚和出柜。安分守己,是社会加之于我们与他们的共同规训,但宗教和信仰,或许也决定了他们不得不为自己佩戴一副更加沉重的枷锁。
PART.3 兰卡威
我见到了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省流版:
Day3:珍南海滩-瓜镇
Day4:天空之桥-巨鹰广场
在作家三毛笔下,“在兰卡威的每一天,我什么事都不做。要么舒服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要么躺在轻柔摇曳的棕榈树下,和煦的海风拂着我的脸,起伏的海浪在耳旁呜响。这时我的梦便开始了放飞,飞过凉爽的翠绿森林,飞过笼罩着雾霭的山丘,我的生命融汇进了兰卡威的恬静、闲情和自然中去了。”
恬静、闲情和自然,也是我对兰卡威最深的记忆点。比起暴走吉隆坡的两天,兰卡威松弛得只剩下放空的时间。即使是在热闹的珍南海滩,也依然可以只听得到海浪的声音。加上我们住在度假村,岛屿生态没有经过太多雕琢,随处可见玩耍的小松鼠,仿佛连自己也会成为这自然的一部分。
这次旅行中的兰卡威,也是为了圆闯闯一年一度的海岛梦。我们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去了菲律宾的长滩岛,蓝色的果冻海让我们至今心驰神往。我们去过很多海岛,也看过很多夕阳,可没想到最念念不忘的两次都在大马,第一次在亚庇,第二次就在当下。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原来夕阳最迷人的时候,不是与海平面交接的那一刹那,而是完全被吞没后留下的余晖。那是一种接近于火的红色,把天与海都交融成了一片。不知为何,那一刻我想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的一句话,那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在兰卡威一切都是需要运气的。比如遇到夕阳要靠运气,因为第二天我们没有再遇见那样熊熊火焰般的晚霞。比如好天气要靠运气,即使是一大早看见彩虹,也可能会在午后赶上一场倾盆大雨。比如去天空之桥也要靠运气,因为等你搭上缆车抵达山顶,等待你的可能是一片大雾。不过想到三毛也曾“飞过笼罩着雾霭的山丘”,我们或许正走着她在梦中走过的路,经历着她经历过的遗憾,我瞬间就释然了。

在兰卡威一切又都是松弛的。比如沿街店铺都是过完午后,才一家家懒懒散散地开张营业;而到了暑气消散的夜晚,很多夜市在9点左右已经收拾摊位。比如餐厅上菜永远是慢吞吞的,烟火缭绕的大排档,差不多已经是夜生活的全部。比起普吉岛的声色犬马,长滩岛的灯红酒绿,兰卡威作为海岛显得静谧了些。特别适合与一场蜜月旅行不期而遇,难怪连陈乔恩都把婚礼大事托付给了这座海岛。
即使是作为地标的巨鹰广场,也只有零星游客围着巨鹰雕像拍照,天空很蓝,海风很大,把我们的衬衫吹得鼓了起来,像是一场温柔的拥抱。

再分享一件蛮好笑的小事,在海边看夕阳的那一天,边上有一家日本人。拜托我们给他们拍完合照后,还用蹩脚的中文说了“谢谢”。等到我们拍合照时,我突然提议我们要不要拍一张接吻照,因为从来没有拍过。画面定格的时候,还没离开的日本家庭里的爸爸和妈妈显然有些猝不及防,赶紧用手挡住了小孩的眼睛。让人又尴尬又好笑。

PART.4 槟城
马来西亚的夏天永不停歇
省流版:
Day5:槟城侨生博物馆(娘惹博物馆)-乔治艺术街-爱情巷
Day6:姓氏桥-升旗山
槟城位于吉隆坡的北面,所以从吉隆坡坐飞机去兰卡威,会经过槟城。连结槟岛与大陆的亚洲第三长桥槟威大桥,长达13.5公里,从陆地绵延到了岛屿,不由让我想到《海贼王》里的海上列车。

据说槟城是整个大马华裔占比最多的城市,大多数的当地人都能用中文沟通,餐厅也基本都有中文菜单。但是回望这段关于漂泊的历史,却总带着一丝淡淡的苦涩。在姓氏桥这种感觉最为强烈。也许是依海而居,空气中裹挟着海水的咸,混淆了在这里生活的五味杂陈。这里的人选择群居在原始的高脚木屋,也选择了一种在城市里的隐居生活。木桥上踩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对他们来说,这不是木头老去的声音,而是生命不断沉淀的声音。

虽然数百年前就已扎根当地,并且历经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但他们的骨子里仍对故乡有种特殊的情愫。走在乔治市的街头,海风吹来的还是上个世纪的华语金曲。大部分华裔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所以当地的娘惹菜或小吃,往往也还融合了闽南、潮汕和南洋的不同风味。
“娘惹”最早要追溯到十五世纪初期,是移民至当地的华人与土著的女性后裔,而男性则为“峇峇”(bā bā)。娘惹文化的发源地在马六甲,但是槟城的娘惹博物馆,或许也是娘惹文化在这座小城的定格。说是博物馆,其实更像是一座极尽奢华的古宅,在色彩上也别具南洋风情。娘惹文化既是张爱玲眼里“中国人的坏处也有,外国人的坏处也有”,却也塑造了她极爱的一类角色。《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一举一动尽是风流和婀娜。书中的服饰、餐饮、工艺与现实无异,无处不透露着令人亲切的精致。

而在槟城还有另一种“错乱”的艺术。走上乔治市的街头,一面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群,一面是艺术家恩尼斯留下的壁画。守护和破坏,传统文化和新派艺术,在这里竟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平衡。最负盛名的一幅壁画就是《姐弟共骑》,还曾被英国《卫报》评选为世界15幅最佳街头壁画之一。其余壁画散落在乔治市的大街小巷,你可以找一份地图来按图索骥,也可以选择探索意料之外的乐趣。

比起吉隆坡的喧闹,兰卡威的宁静,槟城像是介于两者之间,透着一种欲语还休的浪漫主义。乔治市的大街小巷,还保留了上个世纪的人力车,车上簇拥着的鲜花是槟城人开放怀抱的待客之道。升旗山的小火车,闪耀着科技时代的文明缓缓驶进山里,竟与宫崎骏的动漫世界不期而遇。夜幕降临,很多沿街的店铺相继打烊,有的甚至还搬出了旧式的卡拉OK,为这再寻常不过的一晚放声高歌。

难怪我最喜欢的是槟城,这里没有身在异国的陌生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很近。这里的每一步好像都与历史重叠,那些漂泊无依的人,也在这座小城邂逅了美好的爱情。这里还有吃不完的美食,就连旅途的最后一站,因为躲雨任意闯进的甜品店,也好吃到让人萌生:要是夏天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该多好啊!

PART.5
做人有得吃就吃,人生短暂啊
逼逼叨叨这么多,基本是我这一趟旅行下来所有的感受了。最后还是回到攻略上来,认真推荐几家我私心觉得还不错的餐厅。美食虽是我们检验旅行的标准之一,但我们其实一般不会做太多攻略,主打一个随意。因为食物的口感因人而异,只有吃到自己嘴里的才算数,而且,总要对旅行保留一点好奇心吧。
先来说说吉隆坡,两天的正餐时间我们吃了四家餐厅,各有特色,按我个人口味排名是华阳冰室>东方香>源昌隆咖啡店=海脚人。
名气最大的华阳冰室,也是当地的网红餐厅,在吉隆坡开了不少分店,基本囊括了我们想在大马吃到的所有特色美食。即使是在柏威年这样的核心商圈,排队也不超过半小时,性价比超高。我难得会把网红餐厅排在第一,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炒粿条,招牌酥皮蛋挞也很不错,其他的就按个人喜好点吧,不太容易踩坑。吃完当地朋友还送了我们华阳的咖椰酱,可以自制复刻咖椰吐司的独特口味。
喜欢吃肉骨茶的可以尝试去东方香,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肉骨茶还有煲汤和干锅两种,肉的口感也相差很多。前者是炖到酥烂,裹着浓浓的汤汁入口,后者是搭配丝状的鱿鱼干,很有嚼劲。源昌隆咖啡店虽然是这么个名字,但其实是茨厂街的一家餐厅,主推炸鸡椰浆饭,餐厅对火候严格把控,鸡腿要炸到外酥里嫩才能出锅。海脚人是价格适中的米其林餐厅,想吃海鲜可以考虑。还有一家糕点店叫Nyonya Colors,主要是卖五颜六色的娘惹糕,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意外地好吃。

兰卡威推荐的两家餐厅都在瓜镇,一家是卓峰海鲜餐厅,另一家是荣隆海鲜饭店,两家店的菜单差不多,接受中文点餐,基本可以按照推荐闭着眼睛点,就连炒饭都是极好吃的。尤其是第二家,可以尝试一下蛋黄虾膏,食材是皮皮虾的虾膏,个人非常喜欢。作为海岛城市,兰卡威简直完美满足了我们对海鲜的口腹之欲。不过记得关注营业时间,兰卡威很多餐厅到晚上才会开门。

最后到了槟城,想吃娘惹菜我会想要推荐第一天吃的Mum’s娘惹餐厅,老板娘对我们非常热情,反复确认菜的做法和口感,就像餐厅名字里的妈妈一样体贴。整体口味也接近于中餐,但又能品尝出南洋的调料、烹制和风味。比如其貌不扬的酱油肉,被当地的黑酱油染成乌黑,吃起来却咸淡适中,完全没有红烧肉的肥腻。豆蔻水属于槟城特色饮品,老板娘也尤其推荐,喝起来有山楂汁那样酸酸甜甜的口感,非常清新。

另外还有两家,一家是吃早点的龙凤茶室,听起来很像广东的早茶店,但实际上是非常南洋的各色小吃,推荐他们家的药材鸡腿汤,是往药膳汤底里煲了鸡腿和面线,很有肉骨茶的风味。另一家是前面提到最后吃的甜品店颍川,他们家主营燕窝制品,但是也能买到隔壁的尖蕊,燕窝都是现场纯手工制作,甜品用料也给得很足,尤其适合吃冰人士。

都说槟城是最适合吃榴莲的地方,这里连空气都弥漫着榴莲的味道。最适合吃榴莲的时间是每年的6-7月,我们到的时候已经10月,所以吃到品质最好的榴莲只有猫山王,黑刺和红虾基本已经绝迹,而且开到恰到好处的果肉熟度,也需要一点点的运气。今年在槟城的榴莲比赛中夺冠的是松鼠王,所以明年大概又会掀起一阵吃松鼠王的热潮了。榴莲中心、帝一榴等市场都差不多,就看哪里有你想吃的品种了。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槟城盛产榴莲,但毕竟是旅游城市,想要吃到高品质的榴莲,价格也不便宜。不过为了那一口飘洋过海直达味蕾的软糯与香甜,又何尝不可呢?

电影《初恋红豆冰》的取景地就在槟城,闯闯很爱电影里的一句话:“做人有得吃就吃,人生短暂啊。”好吃的食物,与别人分享会变得更加美味。喜欢的风景,也要和喜欢的人一起去看。也许下一次,我们会想趁着榴莲季再去一趟槟城,也可能去当地人都觉得美不胜收的仙本那,又或者去游客罕至的热浪岛。无论去往哪座城市,人生短暂,只要有你,一切都刚刚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对大西北真的去魅不了一点 (杉菜一糖)
- 一人游|一名爱摄影的j人3k4自由行拿下云南四座城市!(内含... (momo)
- 最近几年去过还想二刷的地方-郴州 (赏味期限zzzzz)
- 国外游|跃入地中海之眼,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小猪(外派版))
- 两人游|淡季的内蒙,草还没绿,但风很自由 (云山kumo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