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依然看好罗云熙后续的演员之路
来自:手可摘星辰
看隔壁楼主好真情实感,本想安慰一下,写的太长了,再单开一贴吧。
先说结论,我觉得他的演员生涯还长,他有特定题材人设优势,依然有机会。
但,也要面对行业现实问题。
我自己总结下,大家给我的总结背离了我想讨论题材的初衷,主要想表达如下:
1、目前就是缺ip,流量演员需要ip角色维持热度,待爆需要ip好人设爆出来,各方都在努力开发适配自己的ip,看谁先成功吧;
2、演员对角色的适配度>>>>演技,能诠释复杂角色的特定演员有优势,内容平台都在拓展题材,依然看好这类演员的发展;
3、我们大多数人本来就是中庸的,平台生存要以数量和题材覆盖取胜,还要保持速度、质量、性价比,A级和S级剧是所有发展中演员的机会,看好平台对题材的开发与创新;
4、现在的拍摄技术在进步,很多演员的职业生涯延长了,不需要那么早全面转型,但可以去试错;
5、众生平等,爱与和平。粉丝需要课题分离,每个人的机遇都不同,能走到大众面前的流量都各自有两把刷子,他们都有机会再找到你喜欢并满意的人生角色的。
(以上结论不限定演员罗云熙,也有特定气质的演员,同样适配,这里先不讨。)
********
本来觉得这贴正反回复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无非就是演员短板明显和题材优势并行,看到评论区我又觉得还是要回复(狡辩)一下:
1演员只看脸气质和角色的适配,身材问题妆造镜头氛围都可以规避,只有会不会拍的导演和团队。
2目前的打光/滤镜/后期都可以做到让演员看起来状态更好,演艺生涯延长是事实,没必要一直否认这个问题,否定35+演员的职业生涯,除非演员自己放弃了。
3题材大开发是事实,仙侠/修真只是一个过时的统称,奇幻/玄幻/科幻/灵异/网游还有很大空间,末世/探险/暗黑/幻想/悬疑/推理/克系/无限/赛博/复仇/中二/漫风/宇宙/星际/虫族……等等这类幻想题材的元素可以随意堆叠开发。
4砍集数也是事实,没必要规避不谈,现在看不起短剧,以后短剧才是必然,类HBO就是平台必须走的路,短剧集精品剧是所有题材都可以发展的趋势,除非几大平台不想发展了。
5王者里有段人在塔在的成就语“很多事情不是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很多人有种不是顶峰就flop的情节,那打逆风局选了3个法师是不是就直接点投降了呢?大家都喜欢看爽文,爽文最高级的爽不在于装逼打脸,在于作者人设内核下每一个坚韧的灵魂带来的震撼感。
6说到转型想说一点,所有顶峰男频作者们,写幻想类写得好,大有扑街的,下一本还是幻想类,他们的粉丝有没有骂为什么不去写现实题材?动漫几大巨头,顶级人设哪一个不是幻想类?顶级美强惨哪一个不是幻想类出来的?不要被pua全面放弃自己的优势,去走一条本来就不适合的路。创作这条路本来就是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被误导的坚持,和一笑置之的勇气。
7给一部分应激的粉丝:能有黑红能对冲,就不算失败的营销,是有研究价值的案例。本质上都是热度,黑本身不可怕,放弃才是可怕的。创作圈的黑很正常,演员本就有黑/黄y/人品风险,作者也有融梗/被按头抄袭/伪调色盘甚至人品风险,大众本就趋向吃瓜,提供乐子也是创作者存在的价值。只要在创作圈,核心还是作品和角色,长远的时间才能给你答案。建议学习课题分离,远离焦虑,跳出粉圈看世界,互联网虚拟的爱恨不值一提,搞好现生才是王道。
********
以下是长篇大论
太长包含了我主观臆断下对演员演出了我喜欢的角色的赞许,因为本人的啰嗦写长了容易把你带偏,不建议看
********
一是大ip开发瓶颈
目前内容平台的现实问题是,可以用来捧人的大IP告急,没剩下几根适合流量用的大IP了。
不管是维持流量也好,还是待爆需要变成流量也好,都需要吸粉的角色,现在就是角色告急,同质化拍太多了,没新鲜感捧不出人。
今年粉圈老是喊出不来新流量,今年火的本来也就不是那种能出流量的角色啊。
晋江最近真的也蛮颓的,数据下滑严重,老作者都躺了,这两年可能也是为了维持头部产出卖IP还有经济下滑影响,有的大佬作者有危机意识又陆续回来写文,但也就反响平平好难破圈。
起点那几个顶级的,也都在养老状态,诡秘的作者写个2都在被书粉追着喊不达预期呢,剩下的能有啥,别看现在还有几本IP粉圈吵得火热,但是人设真的都不新鲜了,捧出作品还好,捧流量都比以前难。
呼声高那个道诡能改出来吗,大家都知道还要打个问号吧。
观众姥爷喜欢什么题材,哪类内容能维持住流量能抢活人,这个是行业瓶颈,是每个内容平台都在思考的问题,甚至连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找突破。
要是有才华就能解决本子的问题,桃也不会这么扑了,桃没有好的内容团队吗,没有作者团队吗没有梗吗,肯定有啊,但是就是化学反应不到位加上有降本增效限制博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本质就是好内容好角色可遇不可求。
二演员优势
罗云熙作为演员已经算是每一步都走得合适的了,他润玉算是人生角色吧,他诠释出上位者角色气质是很A的,吸了生命粉创作粉(这里也有上官透混用的加持),带来了很多长尾,皓虽没播也算发挥了价值,吸的粉丝战斗力强吧。
再说长月,本就是一个红黑的作品,内核电车难题就必然会有对立,这样的优点是创作有张力。晋江很多大IP也就是电车难题来的,没吵起来只能说还在等运气等着出圈呢,书粉是能接受的毕竟看的太多了早就吵过了,剧粉接受度还要培养。
罗云熙作为演员他也没辜负IP和制作方,长月戏眼本就在他身上,他演出来了。
长月妆造和镜头是有拉胯的地方,但优点也很多,是可以学习的,这是整个主创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不可否认他的表演也是加成很大,毕竟长月真的让这类受众爽到了,开场二魔的AI感、杀太监的那种天真的残忍感、笔记乌鸦杀的那段极限吊诡微克鲁苏、吸梦妖的疯批感、大船跳舞的玩味一笑和眼神拉丝、割腕跳船赴死的破碎和疯……爱恨拉满还附赠一种极限癫感,他钉钉子和地牢对骂那两场戏看进去了的话,就是能让人共情到角色的。不管这个表演方式是制作方的要求还是导演要求还是他自己想的,他表演出来了,这就是他的优势。
你把晋江这种东西发挥好了让一部分小众的作者群体和读者get了简直让人创作欲望爆表,所以长月到现在还能车轱辘,动不动就一堆人要小作文长篇大论帮你说话,这就是收获。
长月里的表演说演技就太浅了点,演技这东西哪个老演员没有,是角色适配度高加发挥了演员本人的最大价值。
抛开角色适配度谈演技是没有意义的。
长月剧本已经把晋江热榜元素整齐全了,病娇、疯批、白月光、白切黑、黑切白、还有暗黑系微克鲁苏,几乎吃香的人设已经都嚯嚯打包进去了,这是作者和编剧策划的人设叠加逻辑梳理的能力,演员本人也把这些元素立住了,是共赢的。
有人开玩笑说换个演员高低出个新流量,调侃罢了,这个本子难度挺高的,他自带的很A的气质,作为演员是贴每个角色的。
本来晋江小众就是病娇疯批腹黑,电车难题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角度不一样,小众舞出圈了被黑本就很正常,耽改舞出圈了也是要被喷的。都有风险。演了这类角色红黑是注定的。走流量也是注定有对家黑存在的,就是竞争关系,也需要相互利用炒热度,这个想开了就很好释怀。
然后唐俪辞,可以看到主创的努力,可以观望下。
三就说本子
我们谈回本子,看看每年热播剧,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大流量老戏骨待爆生花哪个不想争取呢,够分吗,还是有演员兢兢业业演好手里的角色的,班底一般又怎么样,谁又快又好还能发生化学反应让观众为你说话捧你就谁赢了,博一个机会。
虽然粉圈老嘲无缝进组资源咖之类的,调侃罢了,其实是都看的到无缝进组的演员的努力的。
平台已经很努力把适配的角色分配给适配的演员了,但是中庸的本子和班底才是大多数啊,就像你去扒起点番茄晋江甚至飞卢知乎豆瓣读书IP,你会发现前300的也就没多少出彩的,出彩的永远只有顶级的那几个,越往后要么小众题材要么同质化,耽改还被限制了,禁忌感永远小众更没戏。
每个行业顶级的也都没几个,人人都想做天才那普通人不打工不吃饭不用活了吗,中庸才是正常现象,接受自己中庸也要接受你喜欢的人中庸。
天才和必爆是很少的,好演员vs好角色本来就不会成正比,根本都不够分。
粉丝思维很简单,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更好,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想给他,要是实现了,那是在写娱乐圈爽文呢。
关键是要认清现实。
多少作者穷尽一生才能出一个好IP,后面也是灵气不再泯然众人,还被拍毁了,我更替这些作者不值得。
钱没赚到,梗吧别人写的比你出彩,看着竞争对手拿着自己也用过的梗写出新花样名利双收自己又做不到再起势,找谁说理去。
比起来演员已经很幸福了,毕竟人生角色还有很长时间去开发,演员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创作者可以去让你大浪淘沙,自媒体时代,小短剧也能演了,大家也能看到你,大家都有出路,比起来多好啊。
四说下后续机会
然后,落地剧情梗短剧很快就能搞出来上线,特效类暂时受冲击相对会小一点,这不又是罗云熙的一点机会吗?
看好这一大类题材的后续大开发。
现在技术也起来了,特效、打光,运镜、美术,后期越来越好,演员职业生涯越来越长,他后续还能找到自己适配的角色的。
现在看,有人选择继续演同质化角色增加数量和概率,有人选择停下来等一个适配的本子,也有人选择去其他题材试试,每个人选择不同但是都值得尊重。
跳出舒适圈即使效果没有太好那没关系啊,继续尝试就好了,谁知道能不能出化学反应呢,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能总结经验。
一个本子出了什么剧情,那是投资和时间限制的,大量的文戏配平文学在本子里粉圈每次都说资本乱改剧本捧人,其实不过就是控制成本和时间而已,配平拍得更快,文戏划水成本更低,就是图个快和便宜,平台都是数据精,本子里的内容也是数据说话论的。
我觉得流量粉丝都没有必要焦虑后面的本子啊班底啊,合作大厂也要看合适不合适,大厂现在开发的那些题材和角色又落地又生活化,适合角色的演员很多啊竞争也大,火了那是大厂的功劳。
合作小公司开剧也是演员自己选择的路,班底是自己一部一部积累的,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人都是会成长的。
五课题分离,爱与和平
最后想说的是,能走到观众面前还能吸粉的演员们,粉圈打架说不行吐槽那是找话题搞热度互相拉丝呢,实际上不管是演员和团队人人都有两把刷子的。
就和人生这条路一样,是一场很长很艰难的长跑,实力和运气是需要并存才能苟到最后的,当然,还需要一点信念感。
人生本来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每个人都不要被网络裹挟,搞好现生才是王道,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粉丝要学会课题分离,演员自己选择的路只能自己独自负责。
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类型的粉丝,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还是希望大家友好讨论,爱与和平。
**** 啰嗦这一版是中午吃饭时刷到粉丝真情实感发言后,我从一个好本子有多难做成功的角度胡言乱语下写的,初衷是想探讨下内容创作开发的方向,以及和罗云熙一样有特质(不单指很A)的演员们,其实都通用,我觉得他们都是有机会的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掀桌的一些问题 (哆啦警长)
- 我以为金鸡已经够()的时候华表也来了 (嘟假嘟尊)
- 比较好奇是哪家待爆花粉嫌弃艰难的制作女主这个饼 (羽生纱绫)
- 转型其实和题材年龄关系不大 (漫长的2025)
- 搬,近两年国内演出市场实现票房飞跃 (断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