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生命 新版》日野原重明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采取行动,也可以成为增强生存意志的训练#《如何利用生命 新版》日野原重明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并采取行动,也可以成为增强生存意志的训练。我认为重要的是始终手头有高度灵敏的传感器并准备好接受发生的任何情况。
灵感或幸运的种子会落在那些准备好接受它们的人身上。如果你有这种心态,即使是最小的日常经历也会给你带来想法的线索,你就不会错过抓住运气的机会。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养育自己。”“对老年人来说,不经意地向年轻人传达如何生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保持年轻。”“永远都是这样。”寻求新知识和新工作”“重视日常成就的成就感,无论多么小,而不是大的愿望”“生命中没有浪费”...
那么,寿命到底是什么呢?寿命和生命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或许认为,人类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一个“寿命”,而这个寿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少,当寿命用尽时,生命便走到了尽头……也许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并非如此。我所抱持的“寿命”概念,完全是相反的。在我看来,生活的意义在于,用每一个竭尽全力的瞬间去充实寿命这个“巨大容器”。所以,把寿命视为从一开始就被固定、且会逐渐减少的东西,这种想法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我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不要给生命加上岁月,而要在当下的岁月中注入生命。”
Not add age to the life,
but add life to the age.
这句话是由美国康复医学的奠基人霍华德·拉斯克(1901-1989)医生,从他的恩师乔治·皮尔索那里学来的。
“给生命加上岁月”指的是在寿命上加年龄,延长生命,也就是所谓的长寿。日本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得益于战后营养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当然医学的进步也功不可没。日本的医疗体系始终将延长生命视为其首要目标。
然而,人类的身体就像一个用泥土制成的容器,总有一天会归于尘土。
医学的职责,不在于让这个容器无谓地延年益寿,而是应该守护填满容器的宝贵内涵——人类的尊严和生活方式。正因为“寿命”带有“祝寿、庆祝生命”的含义,生命中所承载的内容才显得尤为重要,不是吗?
那么,“在岁月中注入生命”是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不论人在何种年龄,都要让当下的每一天活得生动而充实。无论是40岁,还是70岁,或者像我这样100岁,也要把每个“今天”、每个“此刻”都尽情地活出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活着本是一件极易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而常常被忽略,但只要在清晨醒来时,对“今天又是崭新的一天”怀有一丝小小的感恩,就会奇妙地开启积极生活的开关。
无论是在浑浑噩噩地度日,还是专注于某件事,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在这段时间里赋予生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时间就会变得鲜活。相反,如果只是茫然度日,不知该做些什么,那么这段未被赋予生命的时间便如同“死去”的时间。然而,即便如此,时间也不会停止流逝。因此,我希望能用充满生命的时光去填满“寿命”这一容器。这就是我的信念。...骏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