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你,镜外的我(二)——帆花扶摇触苍穹
来自:AnnDormer
镜中的你,镜外的我(二) ——帆花扶摇触苍穹 如戴维斯所说,这本书不是传记,他无意讲述杰里米·布莱特的一生,而且这本书既非布莱特剧场生涯成败的记录,也无意披露他的私生活。戴维斯只想记录和分析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他的生命中的最后十一年——十年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光环下也是其阴影下的杰里米·布莱特,一年是杰里米·布莱特自己独有的回忆亦是病痛之年。 不过,这篇所写,不是压抑的内容,也不只是杰里米。 杰里米真正辉煌是因为阿福,可是不是每个扮演阿福的人都能出名的。阿福是个真正的名人,与米老鼠和圣诞老人齐名(把他们仨放在一起我总有一种不着调的感觉)。大约有七十多位演员扮演过他,据我所知,二十世纪的巴西尔·拉思伯恩(Brasil Rathbone,称其为BR)占据着四十年代的荧幕上的福世界,直至八十年代杰里米·布莱特才将人们的注意力真正转移,自此,也将人们(大多数人)的观念真正转变,而二十一世纪,卷福(BC)是最出彩的,小罗伯特·唐尼(萝卜),我们完全可以把他演的电影看成一系列闹剧。 BR所演的十五部电影与原著的情节有出入,但精神秉承原著很不错。卷福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阿福,脱离了原著的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的年代,虽然怪异,不过精神也秉承原著较不错,编剧极佳,师承BR版。萝卜是将漫画改编内容演出来,读过原著的人或福迷请自动忽视主角姓名,《大福》搞笑,可惜它叫错了名字,那个人真的不是阿福。 我并不会为了杰里米去无端贬斥其他演员,做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而且,巴西尔还是杰里米心中的福尔摩斯,我更没有理由去责备巴西尔。每个扮演福的演员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许不明显,或许这个不如那个的,这些皆是无可厚非的。BR的福可以与纳粹对抗,虽然这事儿蛮扯的,但是福的英雄主义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大家适应并不难。我承认,BR在我心里可排第二(JB永远是NO.1)。卷福处在现代,使用着先进的工具,恕我想象力局限,实在无法将十九世纪雾都伦敦的煤气灯下之景同现代的霓虹闪烁所联系。卷福并非我喜欢的类型,即便我是先看卷福再看JB,我也确信JB还是在我心中第一。本人向来非花痴,卷福比JB年轻是何问题?感觉很奇妙,感觉,是一瞬间的事。萝卜不值得我评价,与福无关,何足道哉? 对杰里米,我不必再说什么。对我来说,他是荧幕上最好的阿福。但,谁有能想到,是什么让杰里米有机会扮演阿福?谁又是真正的推手? 迈克尔·考克斯。不知道他是正常的,知道他是看过《镜外》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从别的渠道知道他的)。他对福尔摩斯的兴趣源于童年时代,一直持续着。是他苦苦游说格兰纳达公司的权利高层,力排众议推举福剧集,他是一个了不起也至关重要的推手。如果没有迈克尔,格兰纳达的福尔摩斯连续剧不存在,柯南·道尔小说的精良演绎是泡影,杰里米·布莱特的忠实原著且“弯折柳条”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何处去了?我难以想象,迈克尔若不提出让杰里米·布莱特扮演阿福,我现在只能看到BR与卷福(自动忽视那些木有影响力的与脱离阿福的剧集),只能看到原创作品而非原著演绎。为此我同戴维斯及认可杰里米·福尔摩斯,或歇洛克·布莱特的人对迈克尔感激不尽。 当时人们说:“哦,不,别再拍那个陈腔滥调的老福尔摩斯了!”迈克尔是为了兴趣与爱好,他是真心喜欢阿福,这部剧集将是个充满诚意的作品,不是只为了利润什么的——起码对迈克尔是如此。迈克尔争取到了拍摄权力,那时正值一九八零年,道尔小说刚过版权保护期,这就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是时该拍一部还原道尔笔下福的剧集了。 迈克尔并不赞成格兰纳达公司的选择——杰里米·艾恩斯和安东尼·安德鲁斯,尤其是安安(简称有点肉麻,谁让他叫这名)。迈克尔自己说:“这部电视剧是我一手推动起来的,它就好像是我的孩子。”迈克尔对这部剧集的诚挚真是难得,他是一个合格的制片人,更是一个合格的福迷。 不错,迈克尔选择的,就是杰里米。 迈克尔与杰里米在同一座城市的同一家剧院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后,即二十五年以后,他们又在这座城市重聚,迈克尔将杰里米推上扮演福尔摩斯的成功之路。这座迈与杰的缘分之城就是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 迈克尔从导演升至制片人,事业发展得很不错。而杰里米更不必说,他早就成为一位电影明星。但那张邪魅过分的面孔让迈克尔这个老到的电视制作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我当时错把杰里米视为一位奶油小生”。 当迈克尔打定主意要在荧幕上为大家奉献一位戏剧化、原汁原味的歇洛克·福尔摩斯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杰里米·布莱特。格兰纳达尊重了迈克尔的选择,杰里米也开始向注定的命运走去。 事情并没有按计划顺利进行。杰里米在演莎剧《暴风雨》,还准备拍摄电影版,但无果而终,这时杰里米才考虑年前那个出演福尔摩斯的邀约,伊恩·理查森版的福尔摩斯正在拍摄中,不过又是一部非原著性质的只有两部剧场版的仿作罢了,或许我这个评价有些不公,但理查森的版本未能吸引购买方的兴趣,也未能引起像BR版的轰动,可以看出理查森版还是差强人意的,但杰里米对理查森的表演还是报以高度评价的:“他有一种冷静感,我觉得精彩极了--就好像一条电鳗。”杰里米的评价倒是很有意思,不过,理查森版已被杰里米版的光芒遮挡住,理查森版福尔摩斯的出品方梅普尔敦电影公司自称已在美国取得翻拍福华两角色的独家版权,格兰纳达公司与其掐上架。结果,将拍摄计划往后推迟了两年!这个架不得不掐,而且也不能不掐赢,若格兰纳达在这场战斗中输了,那结果未可知,起码梅普尔敦不会有那么惨淡的直到一九八六年都被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封杀的前景,杰里米的福与大卫·伯克的华生的至尊地位可不一定马上稳固。 忙完这一圈事,《福尔摩斯探案集》这个拍摄计划算是真正定下来了。但这些都不过是前期的预备活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要想拍出一部“忠于道尔”的福剧集非常不容易,精神层次不可偏离原著,人物衣着外表需要符合原书,布景细节都得步步遵循书本。我偷摸抱怨一句:“道尔爵士,你整事儿呀!”当然,只是随便说说,道尔只管写书,他是“英国侦探小说之父”,不是剧作家。 杰里米也被福用精神绑架了,他在巴巴多斯与福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福的故事迷恋起来。杰里米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哦,是的,在这位老兄身上我大有可为。”其实,这个就是杰里米心中对福剧集的一个模糊的框架,他的“大有可为”与他将付诸于行动,接着,“大有可为”被一个更清晰的感觉概念所代替——“弯折柳条”。 杰里米没有沿承BR版的风格,不是时时戴着猎鹿帽,手握海泡石烟斗,更没经常念着原著中未有而BR发扬光大以致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台词:“太简单了,我亲爱的华生。”杰里米不会认为流于表面的表演会吸引人,或许只能维持一时,可距成为经典还是差距不小。因为BR是如此做的第一人,其他人模仿永远是模仿,要么另辟蹊径,要么是超越BR的风格。杰里米作为一个成熟而聪明的演员,准确地体会并扮演了福,他所做的事,就是“Do the Doyle”(忠于道尔),虽貌似简单,但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戴 维斯认为杰里米身上有两点要素使杰里米成为福的荧幕化身。一是他的表演中有一种危险而近乎诡谲的锋芒,二是他身上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性别模糊感。我虽然不太确定这两种感性至极的因素,也不太清楚作者的评价根由,但我同男人们深深迷恋杰里米的福,同女人们爱慕渴求他的福。因为我本身也是偏向中性(外显,文字不太符合),似乎也有着一种性别模糊感,倒不是想和杰里米比较,只是相近更易相知,我在尝试理解这两种因素时,不由自主地带入自身,就像福在案件中带入自身一般。不错,杰里米的魅力融入于福,他表演具有的吸引力与自身的特质相结合,就创造了,准确是描摹出自己内心中的福,也是一个丰满而真实的福。 迈克尔与杰里米在冒险,迎来的,不是欢呼赞美如潮,便是鄙夷斥责疯涌。 迈克尔在一九九五年秋天,杰里米去世的那一年,那个季节,对戴维斯说谈论了选择杰里米的原因。他这位古典演员身上有哈姆雷特的特质,具备演绎福的能力,这是他能把台词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杰里米至少拥有六七种迈克尔想要囊括的特质:声音(原加入唱诗班且舞台剧必备素质)、容貌(年轻时俊美过度,拜伦式美男)、智慧(理解力与敏锐度)、气场(锐利的眼神可以割开钻石)、体态(瘦削,福扮演者必备素质)、跃过家具的好身手(健康)、驾驭马匹的手段(刚开始想做骑师,驭马没得说)、变装技巧(相当关键的一点,真的无法认出变装后的他)和应付任何要求的能力(任劳任怨而且机敏)。 戴维斯问,但他不会太过俊美吗?福尔摩斯可从来不是英俊非凡的。结果迈克尔放声大笑,杰里米一直都是那么英俊,谁都没办法回避这个。 让我忍俊不禁的是迈克尔与他的妻子的一段对话。 刚启动拍摄计划时,桑德拉(迈妻)对迈克尔说:“老天在上,怎么又要拍那两个贝克街的无趣老家伙?” 迈说:“要是杰里米·布莱特来演福尔摩斯呢?” 她马上说:“啊,好吧,那就不同了。”没错,杰里米定是不同的。他将自己代入了福。 不过杰里米的试镜胶片糟透了。那段默片里,杰里米脸上抹了许多白粉,衬得眼睛与眼圈红红的,似大病后般,而他还走了一段鸭子步。这时的他还并不了解福的内涵,还好,刚开始而已。但他有一点从始至终保留了下来:黑白为主色调。没错,福是精确冷酷的机器一架,柔暖光色不应掺合进来,起码不能过多。福世界若被光线弱化是可怕的,他那个冷峻而理性到极点的神人参半者,除了对华生有过瞬间的情感暴露紧接着便迎来那种印第安人的呆板表情,任何东西在他眼里几乎都不过是能引起或不能引起兴趣的事实而已。对于福,或许唯有他强烈甚至偏执的正义感是能与外界有维系的物质,还算不上是一种感性的物质,顶多算是理性里夹杂的一点点垃圾,因为它似乎混入了点对于福头脑不可容忍的情感,所以正义感算是福理性中的残次品。杰里米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四大侦探中最出名也最聪明的、性格也是最差的福。没有人会把大侦探波洛当做真人,可福让很多人中毒过深,杰里米相当于演一个有血有肉真正存在的人。牛马羊不如鬼神易画因为前三者是人们所惯见的实物,后者则无人知晓真像,福也是因此最过难演。 福的挚友华生是全书地位仅次于福的人,他是旁观者,也是一个知心好友。福伟大的智慧是先天与后天参半,我们倒可以参详案件来探讨其智慧,而他伟大的精神层面我们本无从下手,他对哥哥都让人觉得不过尔尔,幸而我们有明智和善可亲可爱的华生医生。 迈克尔做了又一明智的选择——大卫·伯克。BR版的华生由尼盖尔·布鲁斯塑造了一个笨蛋的形象,不过,布鲁斯还是将华生提升到与福全面合作的伙伴地位,终于将一直在演员表上倒数的华生升到紧随福后。不过,这些远远不够,华生不是个跟班。他拥有高尚的品质,包容耐心,幽默随和。而且,他是一个明智机敏,可亲可敬的退役军人。一个含糊不清的老糊涂蛋是不会成为福这种高智商坏脾气人的挚友的,否则,我会怀疑福的品位及眼光的。 大卫·伯克结束了“华生笨蛋”的时代。那清晰适宜的声音令人心情舒畅,自然幽默、正义忠实、能力良好,而大卫的继任者爱德华·哈德维克也同他警惕着表演变得乏味或愚蠢。大卫·伯克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和杰里米丝毫不冲突,没有想盖过杰里米的光芒,所以这片绿叶清新自然,令人愉悦。大卫与杰里米在剧中有许多互动,他们两人在每集(1~13集大卫扮演华生时)里都至少有一个场景温馨或俏皮或两者兼有,大多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并乐此不疲,逗得我在前十三集里不时吃吃地笑。 迈克尔又一手策划了贝克街的营建。杰里米一走进“贝克街”就被震撼了。他与友人班伯·加斯科因(英国作家和电视主持人)在一起,摄政公园居然在错误的一头(我路痴,茫然地飘过)!除此之外,满是马匹、马粪、稻草的街道逼真得惊人。确实,在片头里,那段贝克街街景让我坠回十九至二十世纪的英国,还原度相当的好。 官司打完了,主角选好了,片场修成了,下一步就是考虑剧本和整部剧的基本拍摄手法了。 迈克尔说:“当时只准我们先找人编写十三集剧本,到《最后一案》为止。” 其实,这么看这部成功之至美誉盛传的剧集在开始时竟被视为可能的失败之作,让人有种悲哀感,所以剧组在第一季时是全组焦虑紧张。他们无法避免忐忑。确实,迈克尔在率领制作组开展一场冒险,改变寻常风格而忠于道尔的演出会受到怎样的欢迎无人知晓,是卷心菜还是鲜花? 剧作家约翰·霍克斯沃斯被请来与迈克尔合作,他确实是个好极了的剧作家与顾问。约翰资历往桌上一拍就吓死人,《楼上楼下》《公爵街的公爵夫人》、道尔除福外的其他作品基本都被他编写成剧本过。约翰早已陷入维多利亚时代里的故事中去,他敏锐的直觉帮迈克尔定下这部剧集的基调。 约翰与迈克尔定下来几条基本原则,后继编剧都严守着这些原则:华生不娶妻;华生与梅丽·摩斯坦没有浪漫史;对福年代大事表无视,等等。这些原则对一些严肃的福学家过于激进甚至极端,但是他们要将福精华献给大众,浓缩在五十分钟或一百分钟内,不过,他们有时也到了无故事情节却能充分发挥表演的地步。他们弯折着这根柳条,让它在观众面前拥有一种叹为观止的弧度美感。 约翰与迈克尔同时选择了《斑点带子案》《红发会》《波西米亚丑闻》《蓝宝石案》,构成了部分的前两季。他们先分头列的单子,一比对发现很有默契,共选了上面四集,而约翰选的《银色马》与迈克尔选的《布鲁斯-帕廷顿计划》也在第四季中拍摄。好吧,虽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还能拍摄第二季以后的剧集。 我也同众多喜爱这部剧集的人们可惜:《血字的研究》为什么没拍?! 迈克尔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它与开篇故事密不可分,夹有一段冗长的回忆。 于是他们决定先拍短篇。于是我们无法看到杰里米与大卫精妙的配合中呈现福华初见的年轻活力与光彩夺目。于是我们很遗憾,只能靠想象来安慰自己。 第一季开拍时,制片人与主演都浸淫于福世界中已久,但迈克尔还是无法放心。 因工作人员不一定了解福,所以迈克尔为设计、化妆、服装、摄像、布景人员想了很多,于是乎他做出一个决定——编写一本参考手册。其实,我也和迈一样,不指望工作人员知道福把烟草放在波斯拖鞋的脚尖处,用匕首把没拆封的信封钉在壁炉台上,还有,用手枪在墙壁上向维多利亚女王致敬。这本手册厚度不超过一本短篇小说,有衣装、饮食、布景等等,都来自于原著,没有改动。 看看现在的影视剧,有谁会耐心地来整理一本手册给工作人员?有谁能从厚厚的装载六十篇故事的书中一条条翻阅查找?有谁为还原原著刻苦细致,制片人、编剧、主演一起上阵追求这种境界? 制片人迈克尔·考克斯,副制片人斯图亚特·道格蒂以及节目研究员尼基·库尼一起,将福全集一一筛选,排查摘录一切可能对剧集拍摄有用的信息。这本令人钦佩不已的参考手册全名为《贝克街档案:歇洛克·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仪表及习惯指南——格兰纳达电视台“福尔摩斯历险记”剧组专用》。全册收录一千二百条左右的信息,由订书机装订,外表为硬皮。其内容涵盖全面,共三十个大类,为全组人员提供便利之处无可估量。我和戴维斯一样,认为此举独一无二。杰里米将它视为第二本圣经,第一当然是原著了。 其实,这些都是准备工作,因此,他们一丝不苟、面面俱到的精神与行动都让我深深钦慕赞赏。没有人会知道福会在第十三集永被格兰纳达溺死于莱辛巴赫瀑布中,还是会在第十四集夹着一捆书佝偻地在观众面前出现。他们本不用这么认真的,在这未知的结果面前。不过既然是冒险,就要尽心尽力地探寻下去,失败也能给自身一个交代,虽然这比不尽心力的失败要痛苦得多。 万事俱备,只欠杰里米、大卫与众多演员的东风。 这艘华丽的“福剧集”之轮已挂上风帆,与扬帆起航。它的预备工作向我们宣告:它非泰坦尼克号,不会沉没海底。 船长拉响船笛,发动机也“呜呜”地响起。海风带起帆动,美丽的船帆飘扬,远远看去,有密密麻麻的花体英文印染其上,最大的四个名字映入眼帘:Sherlock Holmes Jeremy Brett John·H·Waston David Burke 船帆若一花,绽放于海间,轻缓冉升起,遥挂碧空里。 镜中的你,镜外的我,帆花扶摇触苍穹…… 贰零壹贰秊伍月肆日 P.S.:此文献以《镜外》的“第二章扬帆起航”
-
Leader 赞了这篇讨论 2024-08-25 22:09:09
-
Sophie的下午茶 赞了这篇讨论 2017-06-20 14:07:48
-
令望 赞了这篇讨论 2016-10-04 20:16:54
-
不稳定的安静狂 赞了这篇讨论 2013-10-05 00:19:12
-
planet1900 赞了这篇讨论 2012-08-21 16:44:04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想收藏电视剧《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谁有? (Nanner Van)
- 致Jeremy Brett的一封信 (Merry Brett)
- 我想问一下,怎么给JeremyBrett基金会捐钱? (Merry Brett)
- 請問《鏡子外的福爾摩斯》哪裡有賣? (林疏)
- 死的太早了……哭啊 (seekl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