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看到浙大的24/67656,我终于明白自己长久以来的焦虑来自于哪里
来自:赤木桶饭
最近看到浙大发布的获得竺奖的推文引发热议,我突然想到在我的求学路上好像遇到不少这样的分子和分母的数据。
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中,考试作为唯一一条出路,分数竞争是唯一的手段,外界将分子的成功无数次的放大,将分母的失败无数次的放大,告诉我们你一定要努力当这个分子而不是分母,一旦出错,你将会被成为分母,永远将分子踩在脚下。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没有太在意这类话,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我充当的一般都是分子的角色,这句话也只是放大我作为分子的优越感,而这份优越感往往来自于将分母踩在脚下。
可是,当我有一天突然成为分母时,我开始着急,我开始不知所措,那些优越感如同潮水般来势汹汹也退之匆匆,我突然恨透了这句话,我不断尝试着去变成分子,可是一次次失败了,我绝望,我焦虑,我崩溃。
分子听不懂我的痛苦,而分母也无暇顾及我的痛苦,于是我成为了无声哭泣的一个人。狭小的教室里人似乎很近,近得连过道都无法令人通行,远得连哭泣声都无法听到。
之前看过长郡中学的《飞越疯人院》,里面的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你被这个世界吐了出来”,“吐”这个词用得好好,我被这个价值体系评为分母,然后被踢出去,但是我的身上黏黏糊糊,仍旧残留着这个体系的口水。我安慰过很多次自己人生的容错率很高,却又无时无刻想着某次重要竞争的失败将导致我的人生的暗无天日。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被这个体系PUA太久了,久到我都要同化了。我们的竞争一定是弱肉强食吗?得胜者一定要踩着失败者吗?为什么?分子在为不断要保持分子而痛苦,分母要为成为分子而焦虑。
也许在竞争中我会落选,但我并不错。错的是这个评判标准。其实,看到这次抵制,我感觉挺开心的,分母不再为自己为什么没成为分子而痛苦,而是能站起来反对鼓吹这种宣传的人。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可总有人能戴着枷锁跳舞,也终将打破枷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点亮心情|对外界评价的毫不在乎真的是一个很牛的心态 (鼠今年修身养性)
- 点亮心情|请你无条件地站在你自己身后 (强者叙事)
- 实用小贴士|一个心态小转变让我在工作日无痛健身学习好好吃... (黄桃味船)
- 思考及感悟|不想做的事情,说明时机不到。想做的,任何时候... (好吧)
- 出谋划策|如何减少梦中的创伤重现? (五颗蕃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