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原著角度十二钗命运及其判词之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
来自:向墙角咏白海棠
01 元春:荒芜里抽身大梦(入组帖)原著角度十二钗命运及其判词之元春:荒芜里抽身大梦
小小的题外话:先贴个链接!这个系列的坑会慢慢填,昨天发出去的时候还不确定大家会不会喜欢,感谢给我顶帖的宝玉们🤲☺️我会努力更新!因为不想按番位更(昨天完全是应景所以先更了元春,不是以后都要按番位更的意思,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可以没有番位),也向宝玉们征集下一个想看谁的,大家可以留言,我抽空就填!
正文开始:
(一)判词
《红楼梦》原著中,钗黛二人一个是官宦家遗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的千金,她们的性格旁人看来迥然有异,但在封建制度之下两人的命运却成了一体两面,脂砚斋也曾有过“钗黛合一”之说,认为钗黛“名虽二个,人却一身”。警幻给宝玉看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开头即是钗黛,二人的命运入同一首诗,与其他人一人一首的判词相比,颇有使读者比较、反思的意味。在这里使用判词分析楼黛玉的性格及其人生经历时,也因此采用二者对比的方式(没有拉踩的意思),和宝玉们一起反思张黛玉的人生历程。
正册判词之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二句是宝钗。其余二句为黛玉。这首判词比较常见,暂时就不贴意思在上面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德和才放在这里完全是对张黛玉的讽刺😢
先谈德。
一个人品德如何,从他在最亲近的人面前的表现可以看见这个人的道德底线。



这部分说多了感觉会过于拉踩,反观其他钗子们的表现:宝钗连续四年卡点给妈妈送祝福,香菱和妈妈一起出游场面也非常温馨,甚至无人在意的可卿对家人的情感浓度也比黛玉强不少。(用fal吗?宝钗:饼,🖕,tmd;香菱:糊,苍蝇搓手;可卿:石头砸老奶,一生爱自由)
原著中对于黛玉的描绘是一种“情情”。林黛玉的“情情”是和宝玉的“情不情(指赋予没有生命的物体情感)”做对比,是对他人情感的一种体贴入微,“替他爱惜”。简单来说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共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绛珠之泪不能尽的原因。
反观我们张黛玉,共情能力可以说是一点没有。
面对换番后人气下滑的队友,张黛玉:你配吗?你也配和我说话?(暂时没找到图,求评论区宝玉ccw我后期加上)
面对被身边浦南言语霸凌后马上哭出来的队友,张黛玉:你咋啦?


当然,有人会说,看他出道站演唱会泫然欲泣活脱脱一个易碎infp,怎么不算共情呢...如果对自己共情也算共情的话...林黛玉的情情是对他人的共情,是对别人情绪的体贴入微,不是回首多年练习生涯想起自己少吃了几块鸡排(bushi 哭的梨花带雨。(当然正常人在出道站舞台上都能煽情的起来,情绪浓度也只会是因为自己,流的每一滴泪也是,因此在我看来这不是所谓的“共情”,只称得上情绪化)
再说才。
粉丝口中的“全能主唱”,这么多年了音域还是躲在舒适区。英语水平差的令人发指却称自己喜欢唱英文歌。
跳舞,更不必说,详情可见我组宝玉建设的黛玉划水帖。黛玉你只是一个无情的划水机器,又有什么错呢?
结论:无德无才,庸碌之辈。
(二)莫怨东风当自嗟:
此句出自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黛玉所掷花签。这里涉及到对原著“还泪”的理解。还泪其实也是黛玉情情的结果,脂批本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是说黛玉是为知己痛惜憾恨,她的痛苦不像续书中所说是因为见弃于贾母、因为宝玉宝钗的婚姻,实际上她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太能体会身边人的苦痛与悲剧,所以有“春恨秋悲皆自惹”之说。
可是,张黛玉,难忘今宵,难忘你定番之日放不下来的嘴角。

你也是知道的吧?
身处其中的你比我们更知道这个侏罗纪、修罗场,比我们更知道这一切都是德不配位者的狂欢。
当然,更确切地说,因为没有苦痛一帆风顺,所以你不会体察到别人的痛苦,只把自己青春期那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情绪算作彻底的痛,所以出道夜你哭,没有一滴泪是为他人而流吧?
你看见宝钗好风凭借力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风从哪里吹来?(fal:饼,🖕)
所以,今天你成长悲剧的执笔者完全是你自己。
“无情的分明报应。”
莫怨东风,当自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大观园|高会新音卡面出了(已加拍立得) (元宵)
- 大观园|无所谓首唱day1直播楼 (多比 is free)
- 大观园|氵茉莉奶白的新杯子咋这个配色 (嘎噶胳)
- 大观园|🍉 双人舞台也按番位来? (没有主见的豆友)
- 大观园|罗红这么急吗? (每日一辱泰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