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三大内核冲突,剧情高开低走。
来自:玉凇
一、世界观真实与虚构的冲突,捉妖世界沦为男女主感情工具。 剧情塑造的捉妖世界是局限的,也是真实的。 局限在人物不能走出地图的边界,局限在凌妙妙新手保护期时,剧情偏离会重新读档。但随着剧情展开,原著情节约制力越来越弱,只框定了世界大的走向,而这一点用现实世界的逻辑很好解释——命运。大方向下,观众跟着主角看到的是由水妖、赵太妃、慕容儿、郭修等非脸谱化角色构成的真实世界。他们是处在多重矛盾之下、复杂的、有血有肉有独立思想的人。从这些人物的塑造也可看出,编剧致力于将捉妖世界写“真”。 这个过程用了三十多集,但这所有的真实感被阉割的结局掐灭。 柳拂衣、慕瑶失去弟弟妹妹后,是继续除妖除恶?是重振慕家?还是归隐?没有交代。捉妖世界的众人是失去对二人的记忆、还是将他们奉若神明?没有交代。 看似男女主为了捉妖世界的存续牺牲自己、抵抗灭世天劫。但因为结局的不交代、将重点放到现代世界,导致捉妖世界在他们回到现代后戛然而止,没有未来,好像被按下暂停键的视频、一个工具,在男女主相遇后被编剧彻底抛掉。 这也造成了结尾与前期,捉妖世界“工具”与“真实”的冲突,让人觉得情感错付。
二、剧情节奏前后冲突,有骨无肉的快餐式结局,憋死全剧最后一口气。 最后两集,剧情收束、所有伏笔交代、全剧逻辑闭环,本是这剧最大的优点,但因为剧情推进太硬、详略不当,导致观众情感没上去、断裂,觉得烂尾。 男女主杀死怨女作为捉妖世界的主线,应是全剧最热血的剧情高潮,但打斗相比文戏太少、太草率。 因为要收束世界线、填坑,文戏是必要的。但打戏部分,最后的最后,慕声释放妖力后直接把怨女打死,自己重伤死亡及之后,急于走剧情,而没有写出决战BOSS的热血、燃。 《永夜星河》作为穿越系统文、且伏笔较多,剧情走向并非不可预料,它的精彩是在人物塑造、演员对剧情的演绎,比如摘发带、接水滴等等。在主角胜利必然结局下,需要充足展开剧情、让观众在迎来必然结局前享受过程的爽感、热血感。单纯走剧情,情节生硬导致情感不连贯、情绪缺失,味同嚼蜡,让人觉得一口气憋了三十多集却没吐出来、不上不下,堵得难受。 另外,结尾明明赶剧情,却详写走天梯,更是加重了这种不合理。先不论完全没有铺垫,就凭主角一句话所有人就信任他们搭天梯这点不说。搭天梯剧情拖沓,是为了体现这个世界众生齐心协力对抗天灾、展现了这个世界的“善”,塑造了世界的“真”。但这里的“真”,正如第一点所说,与仓促的结尾是冲突的,结尾对捉妖世界的不交代,导致了捉妖世界在主角回到现代后迎来真正的“死”。 所以这里的拖沓更没有必要。如果剧情有限,不如砍掉捉妖塔前几层,直接开启怨女副本,着重描写众人与怨女的大战。
三、“人”的本质前后冲突,结局情绪弥补方式错误,带来的be感 第一点提到的捉妖世界仓促结束、两个世界分离的遗憾,个人觉得编剧似乎想通过凌妙妙在现代遇见相同样貌的人来弥补,补偿观众与主角与捉妖世界分离的遗憾。 但是,观众与主角对捉妖世界人物的情感,是不可被现代长相一样、没有捉妖世界记忆的人替代的。 首先,记忆问题,记忆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凌妙妙在捉妖世界失去现代记忆后,不活泼、被同化,这是因为编剧在刻意塑造失去现代记忆的凌妙妙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凌妙妙,而那时,想她恢复记忆是所有观众期待的情节。无论是编剧、还是观众,此刻共识:拥有完整记忆能掌控自己的人才是完整的人。那么结局让一群样貌一样却没有捉妖世界记忆的人出现在现代就与前边所表达的“人”的本质相冲突。 第二,样貌问题,不是长得一样便是一个人。凌妙妙和林虞、和慕青时样貌一样,可慕声能清楚分辨出三人、观众也能。在这里,编剧与观众也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相识相知的是灵魂,而非皮囊。 以上冲突,导致现代世界的结局根本无法弥补观众的情感,也是很多人认为BE的来源。 这个结局更衬得捉妖世界只是大梦一场。 唉,累死我了。先写这么多,有其他感想之后再补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数据分析|永夜星河拉新记录11.01-12.31(3.19升至第7🎉,1... (知知了了)
- 第5集|救火这段还怪好哭的 (Choco cake)
- 第3集|这里好抽象 (欣欣相兮~)
- 永夜星河同人图汇总(主妙妙/声妙) (麻辣小龙虾)
- 拉新上升第六 (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