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科普|小议阴阳五行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来自:云卷云舒
前言:中国的古文化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因为其晦涩难懂,没有办法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普及,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其中不乏传统的阴阳五行原理,甚至是基于阴阳五行原理的中医学,也因为西医的普及,而被认为是边缘科学。笔者也看了不少中医学著作,虽然这些著作都可以比较准确地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原则,但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够完整的从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及哲学多学科角度综合分析、阐述中医学原理的。笔者非科研人员,也只具备本科基础知识,目前只读完人纪教材第一遍,虽然设法理解了阴阳五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逻辑架构,以开创精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多学科综合分析系统,但这套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并且受到时间精力的限制,无法尽述。希望可以在后期的进一步学习中掌握到更深入的精髓,写出更深入的文章,也希望笔者的角度可以引起更加广泛的探讨。
一、五行学说的逻辑学原理分析
1.1 五行学说基本知识架构“康德先验哲学”基本介绍
首先,中医学是一门基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原理知识体系的一门学科。而阴阳五行原理又是基于数学逻辑、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知识系统,符合“康德先验哲学”原理而诞生一门科学。由于“康德先验哲学”太复杂了,本文无法尽述,想深入了解其核心理论的可以参考康德三部典型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以免本人的理解有偏差之处。简而言之,人的综合认知由感性灵魂(易卦地才)、验知性格(易卦人才)和悟知性格(易卦天才)组成。感性灵魂由基因决定,验知性格一部分由基因决定,一部分通过后天实践经验获得。悟知性格可以通过后天调整改变,简称一个人的“悟性”,代表了一个人获取先验知识的能力,而先验知识不需要通过经验获得。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就是人生来就会吸奶,鹿一生下来就知道如何站立,说明这些基本知识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个基础上,康德又推导出所有先验知识的产生都是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的。这些完全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先验知识”。先验知识一般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架构,并且必须符合所有科学基本原则。在先验知识的范畴内,只要建立合理的逻辑系统和科学分析体系,就可以对世间万物进行一个抽象的、概念化的归纳、总结和分类,再结合实践经验,通过认知的综合判断,将实践验证过的符合先验知识的属性一一对应到这个概念化的分类,就是一个完整的先验哲学系统。而阴阳五行系统以及易学就是这个系统的典型。
1.2五行学说的逻辑学原理
我们区分世间万物的种类和考虑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最小的分类标准是五类。为什么是5呢?一个事物的属性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可以认为有以下几种:1. 促进其他事物的形成。2. 由其他事物所生成。3. 抑制其他事物的形成。4. 其他事物可以抑制此事物的形成。5. 和这种事物相同属性的物质。考虑了这五种基本关系,就考虑了世间万物的所有关系。我们用 B“生” C来代表关系1;用A “生” B来代表关系2;B “克” D来代表关系3;E “克” B来代表关系4;B这个分类来代表关系5。这样,5种事物的相互转换可以达成一个循环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用简单的 “生克” 观关系来表示。这个逻辑架构的建立可以通过寻找功能完全相反、相互抑制的两个事物属性来找到相克的两个抽象属性,然后把这两个事物的中间属性设立为中间相生的事物属性特征。通过2对相互抑制的事物的中间点,得到2个相生事物的中间属性,然后就可以把这5个属性组成一个完整的生克系统,这样五行的基本逻辑架构就设置完成了。通过严格筛选五类基本事物的基本属性,可以得到一个具备严谨逻辑的五行生克系统模型,所以古人通过严谨的观察和选择,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五材”——金木水火土作为五行属性的典型代表。因此,分析世间万物的基本关系,最基本的分类,必须有5类。而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只要符合统一功能属性的事物划分为最基本的五种类型,就可以将这些事物进行一个最小单位的分类,以及考虑这些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然后,这五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有C52=10种关系。也就是说,世间万物,最基本的类型有5类,最基本的关系,有10种。所以为什么我们采用10进制而不是5进制,8进制?因为10是一切关系的终点,10是一个完整的轮回。因此,五行学说是世间万物相互生成、制约、循环的一个逻辑学模型,可以完整的体现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阴阳属性,又可进一步将五行属性分出阴阳两种,将最基本的5类扩大10类。于是,我们有了更为复杂的十天干生克系统。因此,我们考虑事物之间更细致的分类,必须是5的倍数,如10、20、30等等。这些分析系统的设立,都可以依据基本逻辑关系结合符合科学的人工定义来完成,这就是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
1.3 五行属性抽象意义的提炼
五行的逻辑学模型已经搭建完毕,现在我们只需要将五种典型的功能属性的抽象意义提炼出来,再将其生克关系对应到这个系统里,完整的五行学说就完成了。因此,先哲们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来作为这些抽象功能属性的代表符号。水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0的代表,因此在十天干中,为壬癸(即数字9和10)。水代表了一切具有滋润、寒凉、柔软、渗透作用的事物属性。木是一切事物的初生阶段,因此在十天干中为甲乙(即数字1和2)。木代表了一切具有生长、条达、伸缩、发散作用的事物属性。火是一切事物的繁荣阶段,因此在十天干中为丙丁(即数字3和4)。火代表了一切具有温煦、轻浮、升散作用的事物属性。土是一切事物的过渡阶段,因此在十天干中为戊己(即0数字5和6)。土代表了一切具有承载、受纳、分解、吸收作用的事物属性。金是一切事物的尾声阶段,因此在十天干中为庚辛(即数字7和8)。金代表了一切具有肃降、沉淀、收缩、收敛作用的事物属性。《黄帝内经》言“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志为怒”,可以看得出来,不同类型的事物,按照其代表的特定属性,都可以简单的归类到五行之一。意思是五行属性,对应到地质五材,就是“木水火金土”;对应到天气变化,就是“风寒燥暑湿”,对应到人体,就是“筋骨脉皮肉”,以此递推。而只要把这些属性对应到相应的五行上,就可以用五行的生克去分析某一类特定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了。
二、不同系统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分析及应用
五行整体逻辑架构已经介绍完毕,现在针对几个特定的事物循环系统,介绍一下五行的具体含义即其生克关系。
2.1地质五材的生克关系
(1) 相生关系的分析:
地质五材虽然简称“木火土金水”,但是他们对应的实际物质属性并不限于我们传统意义的木火土金水。从其相生的关系可以看出,“水”不是H2O,而是承载了各种无机盐和酸碱的水溶液,只有这种水溶液,才可以孕育出具备生长属性的大分子有机物——木(包括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金”也不仅仅是金属本身,而是代表了一切的固态无机盐以及所有的酸和碱。因为无机盐和酸碱之间发生反应,可以产生蕴含各种无机盐和酸碱的水溶液。而各种大分子有机物即动植物可以通过剧烈氧化反应燃烧,产生“火”,火又将大分子有机物燃烧的灰烬变成富含SiO2和各种小分子有机物以及无机盐离子的“土”。土经过长年的地质作用沉淀和结晶,以及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又生成了“金”——即富含无机盐的各种矿物质和酸碱。金又生水,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木火土金水”的定义即使是针对物质循环系统而言,也不是这五个物质本身,但如果我们将五个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木火土金水作为五行抽象概念的像数符号,就可以大大的方便记忆和分析,于是五材便成了五行像数符号的代号。
(2) 相克关系的分析:
无机盐(金)的多寡是影响植物(木)生长的重要指标,太多太少,植物和动物都无法健康成长;植物(木)可以通过改变根系分泌物调节和改变土壤里的微生物种类(土),而微生物的种类既可以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又可以反过来可以调节土壤里无机盐的种类,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另外,生物的合成作用(木)和土壤的分解作用(土)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两者相互牵制,实现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平衡。火燃烧的热量牵制金代表的地质沉降、结晶作用,温度太高,地质沉降、结晶作用无法完成,无机盐(金)也就无法形成。土壤是很好的承载水溶液的物质,土和水比例的多少,决定了水溶液的多寡和浓度,并且土里微生物的代谢会影响无机盐的代谢,从而影响水中无机盐的浓度和酸碱平衡。这些相克的属性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相互牵制的,不仅仅是胜的一方可以克制所胜的一方;如果胜的一方太弱了,势必被所胜的一方克制。这就是地质五材的相克关系。因此,地质五材代表了地球上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是先哲对于物质循环的深入理解和概括总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元素过分增长,无法抑制,都会导致生态系统最终的崩溃以及新的生态系统的重新建立。如地球上的生物总数如果太多,必然导致生物总数的下降以及重新恢复平衡态。森林大火不可能无限制的烧下去,终究会自行熄灭,重新建立平衡等等。
2.2五行学说在人体脏腑关系的应用
(1) 相生关系的分析:
在人体中,“木火土金水”代表着“肝心脾肺肾”。在人体中,水依然是生命的起点,代表木的筋膜是胚胎的最早起源,而胚胎需要水的孕育,孕育出了筋膜,然后才是心脏、脾肺肾的发育。具备木性的肝具有调节气机的作用,负责将人体体液里的无机盐、氨基酸和小分子有机物转换为肝原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是代表热量的火的主要来源,因此肝具备了木的性质。具备火性的心脏具有温煦作用,心脏跳动并产生热量,因此心脏具备了火的性质。心脏将热量提供给具备脾脏用于消化。具备土性的脾具有受纳吸收的作用,将人体从外界摄入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代表土性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因此脾脏具备了土的性质。具备金性的肺具有肃降作用,肺吸入氧气,将人体中的游离无机盐离子氧化,生成构成细胞基本物质的无机盐,并通过呼出二氧化碳和毛孔排泄的无机盐,来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具备了金的性质。具备水性的肾脏主一身之水液,具备寒凉滋润作用,将人体(主要是肺)代谢的无机盐、葡萄糖和水分进行二次吸收,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再将可以被再度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传回肝脏,人体又可以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当然,中医的五脏不限于西医理解的五脏,而是将各个功能的抽象属性归纳为五行属性,再用五脏作为其像数符号代表实际的抽象功能。实际上的代谢过程以及器官之间的联系远比这个复杂得多。如肝脏的功能为调节气机、主升,并且藏血。心脏的功能为主血脉及藏神。脾脏的功能为主运化、主升,并统血。肺脏的功能为主宣发肃降 、主气、朝百脉及通调水道。肾脏的功能为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人体内的物质经过这些器官的代谢循环,达成一个动态平衡,与同样属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代谢循环过程无异,符合先验知识建立的逻辑系统知识体系。而肝脏会影响心脏运输血液的强度和镇静安神的作用,心脏会影响脾脏的运化和统血功能,脾脏会影响肺脏的肃降、呼气和调通水道的功能。肺脏会影响肾脏的藏精、主水液功能。肾脏会影响肝气的疏泄以及藏血功能。这就是由五脏相生关系推导出的“母病及子”关系。当然,反过来的话,就是“子病及母”。
(2) 相克关系的分析:
五行的相生关系是常态,而五行的相克关系体现为功能正常时,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正常代谢。当其中一行适度过剩时,五行可以通过胜复关系自动纠正,恢复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当其中一行太过或不及时,此时五行无法按照生克关系循环,就容易造成另外两个元素的功能异常,甚至因为五行失衡导致机体的死亡。这与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关系也是一模一样的。
当其中一行太过造成其所胜的一行不及或者其中一行正常,但是其所胜的一行不及,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的正常克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相乘。
比如,肝木和脾土的制约关系体现在肝脏的合成作用抑制脾土的分解作用,以及肝脏的藏血功能对脾脏血容量的影响。因此,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需要的催化剂以及原材料必然是相反的,不可同时大量共存于人体中。如果身体的合成作用远远的超出了分解吸收作用,说明身体的分解吸收需要被抑制,这是生物必然的生存法则。因此,肝对脾的制约功能就体现在只有人体需要的物质被肝脏在肝脏可以代谢的范围,脾脏才会进一步进行新的消化和吸收,否则脾脏必须减弱自己的功能,将多余的物质排除体外。当合成作用大于分解的时候,此时用于合成作用的催化剂远远高于分解吸收作用的催化剂,同时肝脏就也和脾脏争夺血液和氧气,脾脏分解吸收的功能必然受到抑制,变得虚弱。这种现象我们简称为木旺乘土。反之,如果脾脏的分解吸收功能太弱了,无法及时的吸收营养用于供养身体,肝脏的功能却正常,此时肝脏就需要在晚上脾脏休息的时候不断将小分子营养物质转换为大分子营养物质,又要在白天脾脏不及的时候,不断的将大分子物质转换为小分子物质用于供养身体,此时肝脏又和脾脏争夺血液和氧气,一样导致脾脏更弱,肝阳上亢。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土虚木乘,肝强脾弱最后导致的现象都是肝阳上亢,脾虚泄泻。
如果其中一个元素太强,其所不胜的元素无法克制这个元素,从而导致所不胜元素的虚弱,我们称之为反侮。比如,脾胃的功能太强,导致肝脏需要不断的将小分子物质转换为大分子物质,肝脏也就越来越虚弱。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木虚土侮,症见多饮多食,情绪激动,上火易怒(纯理论分析这病像是甲亢,所以甲亢用小柴胡汤加减竹茹、生牡蛎、瓦楞子等,都是一些疏木抑金抑土的药)。为什么一个元素强的时候,有时候更容易乘所胜,有时候更容易侮所不胜呢?这就取决于和这个元素相生的元素属性的强弱了。比如,水弱木也弱,金必然较强,于是木被金乘。如果木旺水也旺,金不够水的消耗,再被木制约,于是金被木反侮。
心火和肺金的制约关系体现在心脏的热量对肺的肃降作用的抑制。心脏产生的热量可以调节因为毛孔开合而散失的热量,同时也可以抑制肺脏因为呼吸作用而失去的温度,从而让人体不会因为肺的肃降功能而失温。如果心火太旺了,导致肺脏过分干燥,或者肺脏本身津液不足,显得心火相对太强,就会造成痰液粘稠无法排出,从而减弱肺脏的呼吸作用,造成金弱。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火旺伐金。反之,我们称为金燥侮火,症见肺燥咳嗽,失眠心悸。
脾土和肾水的制约关系体现在脾胃的消化吸收作用抑制肾脏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藏精功能。只有在脾胃的消化吸收正常的情况下,肾脏才会进一步的进行重吸收以及藏精功能。如果脾胃的消化吸收都已经不足以提供身体所需了,那么肾脏便会减弱自己的生殖能力。当脾胃功能相对肾脏而言过强,消化吸收过强,导致肠胃津液失衡,大肠干燥,造成阳明腑证,影响肾脏重吸收功能,造成肾水不足,甚至影响肾阳。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土实乘水。
肺金和肝木的制约关系体现在肺的肃降作用对肝的升散作用的抑制。只有肺气的肃降正常,肝脏的气机才能升发,否则肝气的升发显然会因为去路堵住了而无法升发。如果肝的升散作用相对肺气的肃降作用太强,会导致肺失宣泄,咳嗽气逆。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木亢侮金。反之,称为金虚木侮,症见肝失疏泄,胸闷胀满。
心火和肾水的制约关系体现在肾脏产生的水液用于防止心脏产生的热量过多,超出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人体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可以承受心脏跳动发出的热量。当心火相对肾水过旺时,肾水无法制约心火,就会造成失眠烦躁,我们用心肾不交来形容。
我们可以看到,肾脏和心脏都不容易反侮其他五脏。因为心脏自身不受病,如果心脏的功能强大的话,可以自动减缓跳动速度,比如运动员的心率就特别低。而肾脏功能太强的话,代表了强大生殖力,一般可以通过生殖行为缓解。至于可怜的脾脏和肝脏,如果因为人自身无法管控住自己的口欲,饮食无度或饮食不节,脾脏和肝脏就只能被迫超负荷运转,再由于过旺反侮其他脏器。可见,有些疾病的产生纯属性格悲剧。
2.3 五行学说在人格分类学上的应用
根据康德先验知识,我们可以将五行生克系统推广到任何一类事物上。不同的事物可以呈现出同一五行属性的特征,我们将这个现象称之为事物的同象性。不止五行,利用事物的同像性建立的易学系统亦是如此。比如根据五行生克关系,也可以简单的将人的性格分为五大类,即金宗人格、木宗人格、火宗人格、土宗人格和水宗人格。我们根据五行的特征,可以推导出各种人格的特征以及分析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1) 五行人格属性与互动关系分析:
根据五性特征我们得出,木宗人格具备一定的弹性,世故,懂得迂回曲折、刚柔并济,具备一定的社交手段,其领导力为执行力。缺点是有可能过分逢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火宗人格具备较高的激励鼓舞技能,感情充沛,具备温暖人心的力量,其领导力为亲和力。缺点是情绪较不稳定,有时过分敏感。土宗人格具备较稳定的情绪,具有较高的支持性,诚恳务实,善于理解和接纳不同类型的人格,其领导力为包容性。缺点是太随意,太容易受别人的影响。金宗人格具备较冷静的情绪,刚毅果断,独立正直,善于分析总结,具备较强的个人风格,其领导力为创造力。缺点就是过分直接,易伤感情。水宗人格具备较强的变通性,足智多谋,思维发散,适应性强,其领导力为协调力。缺点是犹疑善变,立场不够鲜明。
很显然,木宗人格和水宗、火宗人格更合得来,和金宗、土宗人格容易产生矛盾。木宗人格的能屈能伸和水宗的变通性以及火宗的包容性三者的相似度更高,他们都具备较强的变通性,因此更容易理解彼此。而金宗的刚正不阿以及土宗的诚恳务实和木宗的不折手段完全是相反的属性,基本上他们都会讨厌对方的过分正直或者过分世故。所以木宗人格适合结交大量的水宗及火宗人格的朋友,以及少量的金宗和土宗的朋友来提高自己对不同人格特征的适应性。
火宗人格和木宗、土宗人格更合得来,和金宗、水宗人格更容易产生矛盾。火宗人格的包容性和木宗人格的变通性以及土宗人格的支持性三者的相似度更高,他们都可以满足彼此在情感上的需求。而金宗人格的冰冷严肃以及水宗的犹疑善变无法满足火宗人格情感上的安全感并提供稳定性,因此彼此之间缺少一些亲密的关系。交友指南可以参考五行生克关系自行分析,既要生又要克。
土宗人格和火宗、金宗人格更合得来,和水宗、木宗人格更容易产生矛盾。土宗人格的支持性可以很好的给火宗和金宗人格提供稳定的支持性,而金宗人格的刚正果断与土宗人格的诚恳随意正好互补。而水宗人格的犹疑善变无法满足土宗人格诚恳务实的安全感。
金宗人格和水宗、土宗人格更合得来,和木宗、火宗人格更容易产生矛盾。水宗人格的随意善变和金宗人格的刚正果断正好互补。而火宗人格的情绪不稳定往往是金宗人格难以接受的。
水宗人格和金宗、木宗人格更合得来,和火宗、土宗人格更容易产生矛盾。原因上文都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2) 人格训练以及人格发展方向建议:
当然,一个人不会只具备其中一种五行属性,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或者通过严格的人格训练,一个人一般可以在具备一种主要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兼具其他人格特征。具备多种人格属性特征的人具备更强的个人能力、环境适应性以及人际契合度。
一般而言,我们优先发展和自己属性相生的属性特征。比如金宗人格可以优先发展水属性和土属性,因为这两个属性和自身的天赋是相生的,发展起来较为容易。基本上,发展出水属性的金宗人格会更足智多谋,更柔和,不会那么的棱角鲜明,变通性也会大大提高了,可以缓解金宗人格刚愎独断的特征。发展出土属性的金宗人格会具备刚柔并济的特征,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包容不同类型的人格特征,这样可以更好的弥补其冰冷严峻的气场,同时具备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特征。基本上,由于土生金,所以对于金宗人格,发展土属性会比水属性具备更大的优势。同时,金宗人格也可以适当发展对其而言相对较难火属性和木属性,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发展。如果过度的发展这两个属性,必然导致本性金属性受到过度的压抑而无法发挥出自身原有的优势。由于金克木,所以木属性是金宗人格最难发展的属性特征。火属性代表了良好的情感功能,如果具备优秀思考功能的金宗人格,同时具备优秀的情感功能,那么将会如虎添翼。至于木属性的世故老成,适度发展就好。从MBTI人格的角度,MBTI人格的ENTJ显然属于五行的金宗属性,所以MBTI人格对ENTJ的发展建议就是发展火和土属性所具备的情感功能。这个从五行生克的关系而言,是合理的。但是MBTI理论的人格发展指导这块缺乏完整的系统逻辑架构,因此不够完善,我们用五行生克关系来分析会更好。
鉴于时间限制,其他人格的发展建议在这里不做分析,大家可以根据参考金宗人格的分析方法以及五行生克关系进行抽象推广和分析,这有有助于训练先验哲学的思考方法。
2.4 利用五行生克关系进行团队建设
我们还以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进行团队建设。一个公司或一个领导,必然表现出其特别的管理风格。一个领导的管理风格由其人格所属五行属性所决定,一个公司的管理风格,很大程度的受到这个公司多年传承的企业文化以及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的影响。至于一个公司最终的管理风格,未必和企业文化或者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完全等同,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而一个部门的管理风格,往往受到这个部门的职能范围以及部门经理管理风格的影响。其中,部门经理的管理风格一般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无论大小,必然同时需要五种属性的人格,但是又有侧重。木宗管理风格更适合水宗和火系宗人格作为直接下属,同时需要适当的金宗和土宗的人弥补木宗缺点。金宗的管理风格更适合水宗和土宗的人格作为其直接下属,同时适当需要火宗和木宗的人弥补金宗缺点。其他管理风格是否能发挥出其优势,也很大程度的取决于团队五行的协调性。同时,管理风格更均衡的领导适应型更强,更容易和不同属性的下属进行沟通。如同时具备火、金、土、水宗属性的金宗领导,基本上已经接近金宗管理风格的天花板,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我们还可以利用五行的生克关系来促进团队的和谐度。假如金宗人格和木宗人格之间出现了矛盾,可以引入水宗人格作为第三者协调合作。如果想打击金宗人格,就引入火宗人格协助木宗人格。如果想打击木宗人格,就引入土宗人格,打击木宗人格。当然,和谐终究比敌对更有利。我们还是尽量的根据五行的属性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这些大家也可以根据先验哲学的思想体系即合实例自行观察分析,再这里就不再细谈了。
五行生克关系的应用范围不限于以上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五行属性分析当前社会的产业结构,确定目前过剩的产业和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或者根据每个职能部门的特点,优先选择更适合其特点的人格属性。总之,只要熟练的掌握五行生克系统的应用,基本上就是这个的世界的先哲,永远领先于时代的潮流。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分析
3.1 阴阳的本质分析
阴阳的本质其实事物属性对待关系的相反属性。也就是说,大相对小、多相对少,奇数相对偶数,刚健相对阴柔,光明相对阴暗,温暖相对寒冷,释放物质和能量相对吸收物质和能量,排泄相对收纳。所有一切事物对立的两面,都可以用阴阳来分析。而何为阳,何为阴?阳相对于阴总是代表了更多的能量。阳属性相对阴属性能量更多,能量总是从阳性物质流向阴性物质。阴阳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逻辑学的代号,正如金木水火土的抽象属性一样,阴阳也可以涵盖所有对立面的属性。所有的事物,区分出阴阳以后,就可以用阴阳这个逻辑去计算他们正反两面的逻辑互动关系,从而研究一切事物的逻辑关系。所以阴阳在不同的领域,概念范围非常之广,而最典型的阴阳在于天干的阴阳属性。天干的阴阳属性用在自然界的事物上,阳就代表大,阴就代表小。可是到了抽象属性上,阳就代表刚健,阴就代表阴柔,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之间唯一可以产生联系的就是他们是事物的两面,代表事物的两个完全极端的不同属性。又如大树是甲木,小树是乙木,而树干也是甲木,树枝也是乙木,从而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区分阴阳,就可以赋予阴阳完全不同的涵义。最典型的例子,金的致密属性相对于木的疏松属性为阳,而金的肃降作用相对于木的升散作用又为阴,所以阴阳是可以随着属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从五行阴阳的关系上,也同样可以推导出,相克的两行对应属性的对待关系都是完全相反的,所以他们被划分为相克关系也是理所当然的,而相生关系则代表了更高的相似度,在可以中和协调的范围内,于是这种区别可以被称之为互补,而不是不和。因此,理解阴阳时,只要明白他们是相对的,然后去挖掘他们在实际定义上的相反两面,就可以知道阴阳对应的属性是什么,这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3.2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上的应用
在中医学上,阴阳依然是两个对待关系的正反两面,既可以是寒热、虚实、表里、也可以是吸收和消化,排泄和收纳,上升和下降。而应用到人体上,最关键的阴阳辩证就是八纲辩证。我们用阴阳来表示一个人的身体机能是否正常,寒热来表示一个人的冷热状态,用虚实来区分一个人疾病的病机,用表里来区分疾病的深浅,这样就可以基本上划分出疾病的各种类型,用于疾病的诊断。万物负阴抱阳,根据能量的多寡和流动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五脏的功能分为阳属性和阴属性。阳属性功能主气、主物质和能量的产生和释放,阴属性功能主形、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和排泄。阴和阳缺一不可,阳需要阴吸收的物质,将这些物质转换为可以产生能量的其他物质,而阴吸收物质又需要阳性的能量推动才行。因此,阴阳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阳虚代表着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较弱,大量的营养物质因为无法吸收而排出体外,同时造成能量的产生小于能量的消耗,于是呈现成体温不够的阴性现象。阴虚代表着水液不足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泄能力较弱,造成身体物质浓度过盛,同时造成身体代谢亢进,于是呈现于体温偏高、水液不足的阳性现象。阳虚会引起身体代谢减弱,阴性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造成身体阴性物质不足,因此阳虚会造成阴虚。阴虚由于器官吸收合成功能亢进,解毒排泄功能衰退,器官长期超负荷运转,久而久之一样造成阳虚。
我们将五脏促进吸收、具备温煦作用的功能定义为阳,将五脏促进排泄、具备寒凉作用的功能定义为阴,就可以分析出脏腑的阴阳属性,如肝脏的功能里主升发就定义为肝阳,主排毒定义就为肝阴。心脏的功能主血脉就定义为心阳,主镇静安神就定义为心阴。脾脏的功能里主运化、主升就定义为脾阳,主统血就定义脾阴。肺脏的功能里主宣发肃降就定义为肺阳,主通调水道就定义为肺阴。肾脏的功能里主生长和藏精就定义为肾阳,主水就定义为肾阴等等。我们将自然界中能让身体变暖的药物定义为温药和热药,将自然界中能让身体变冷的药物定义为寒药和凉药,这样就可以调节身体的寒热。我们根据不同的药可以影响的五脏和经络,定义出药的归经。我们将五脏的功能详细定义出来,如肺金主气、主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我们再根据每味药可以影响五脏的相应功能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区分出药性,就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了。分析病机时除了考虑本脏的病因,还需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考虑各个脏腑之间的影响,确定是本脏生病了,还是被其他脏腑乘侮,从而得以实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平衡。这就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
综上所述,基于先验哲学的中医是一套多么精密而完善的辩证系统,完整的考虑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如西医一般,缺乏完善的科学理论,不考虑五脏之间的相互作用,把人体的每个部分当成孤立的系统,靠实验和大数据得出不完整的结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决不可取的。咱们中医光头痛的病因就很多,头痛可以医头,头痛可以通过治肝来治疗,头痛可以通过治胃来治疗,头痛还可以通过解表来治疗,其科学性非西医可比。最典型的表现为,西药的说明书都有各种副作用,一种药可以同时对多个器官造成副作用,而中医的基础理论却是如何是实现五脏的平衡,减轻脏腑之间的乘侮关系。这两个系统,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还望智者自知,见微知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贴卦与论卦|公正比谦和更重要 (七滴水1977)
- 窮盡一切悲傷 (林紫陌)
- MBTI✖️星座交流群! (卜卜)
- 不可分析的運動 (林紫陌)
- 贴卦与论卦|帮忙判断一下他的类型 (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