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就是传说中的BPD和NPD共病
来自:魂千千
如果说杨子和留几手是非常典型的NPD的话,前面几期的时候麦琳显现出的是BPD的症状,她看起来和他们两个完全不一样。
我们先来看DSM-5手册对BPD的诊断。
当存在困难的人际关系模式、自我形象极端的改变,以及成人早期开始有冲动行为时,就可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以下至少5种情况:
1. 疯狂地努力,避免某人离开他。
2. 不稳定的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可能在有时对某人极端地爱,然后是极端地恨,在两者之间转变)。
3. 自我形象以极端的、频繁的改变为标志(可能在高度自信和非常糟糕的自尊之间转变)。
4. 风险行为,倾向于冲动和自我伤害,例如,疯狂购物、有风险的性行为、物质滥用、有风险的驾驶和暴食。
5. 自杀行为或自我伤害的模式。
6. 强烈的悲伤或焦虑发作,持续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
7. 经常感到空虚(例如,感到乏味、没有意义或目标)。
8. 强烈的愤怒,超过了问题的范围,或出现愤怒控制的问题(例如,频繁地打架或发脾气、经常生气)。
9. 稍纵即逝的、压力所致的偏执想法或感受(可能猜疑他人对自己有不良的动机或计划),或感到“不真实”,或与自己或世界分离。
节目里可以看到麦琳至少符合1、2、3、4、6、7、8、9条,也就是她很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BPD的情绪很不稳定,对伴侣来说是灾难,因为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触碰到了她的“trigger”,把她惹怒了,她就觉得你不爱她了,就会大破防,甚至和你决裂。可谓是敢爱敢恨,让人情绪忽上忽下,非常紧张。麦琳为了画像大哭,经常质问李行亮为什么不爱自己,不理解自己,都很符合BPD的特征。
麦琳在节目中提到自己的家庭,从小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一个杯子掉在地上都会被骂很久,这些也都是BPD形成的重要条件。可以说,缺爱的孩子,被虐待的孩子,就会非常在意别人是否爱自己,从而没有价值感,失去自我,感到空虚,成为BPD。
BPD会为了爱而付出,可以说BPD是为爱而生的,只要你给他爱,他就可以有情饮水饱。所以节目最初麦琳为爱奉献、愿意跟着李行亮吃苦的叙述,的确也很符合BPD的特征。
BPD年龄大了,途中遇到爱自己的伴侣,稳定的伴侣,能够接住自己的情绪,让他拥有了安全和无条件的爱,他就会越来越好。如果多学习多读书,自我反省,甚至可以“自愈”。因为年龄和见识的增长,通过工作、学习,有了自我价值感,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更能够觉得自己有价值,这时候空虚感就越来越少了,情绪越来越稳了,有了稳定的生活习惯,很多BPD的症状就没有了,自然就好了。治愈的BPD就是那种“超级正常人”,有同理心,有深度,理性且知性。
所以,我们说BPD是可以做心理治疗的,严重一点的BPD会需要更多时间,但是如果他喜欢看书,愿意学习,最终都会治愈。这是因为BPD内在没有很自洽,并没有觉得自己完全正确,所以他们经常会反思自己,如果别人说的话能缓解他的悲伤,他就能听进去。但是NPD不一样,NPD内心非常自恋非常自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他们的“假我”情绪很稳定,防御非常好,一般不容易破防,所以感到不到痛苦。他们已经画好了一个圆,很难再改变,心理治疗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但是,有一些BPD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向NPD转变。这种通常是很幸运,比如遇到完美的安全型的伴侣,或者事业有了很大提升,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了,情绪也开始慢慢平稳了。这时候他们会开始膨胀。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学习,不看书,对世界没有产生敬畏,就会过高看待自己的地位,变得自恋。(某女明星也是这类)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DMS-5里对NPD的诊断。
1. 夸大才能和成功,期待比他人更加被关注。
2. 沉湎于有关他自己伟大的、无休止的成功,力量,天赋,美丽,或理想的爱。
3. 相信他是“特别的”和“独特的”,只能与其他特别的或地位高的人结识或相处。
4. 持续地需要他人一直崇拜他。
5. 相信他值得或应该被特殊对待(例如,不需要排队),或他人应该快速服从他的要求。
6. 剥削(或利用)他人来达到他的目标。
7. 不关心或不注意他人的感受或需要。
8. 嫉妒他人的成功或犒赏,或相信他人嫉妒他。
9. 表现出一种傲慢(自大,势利)的行为和/或态度。
这个诊断仍然是等于或大于5条以上就可以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说,如果BPD的需求是想要爱,NPD就是想要赞美和崇拜,体现自己的高高在上。
在麦琳中期的表现里,我们看出很多属于NPD的特征。比如画像事件,其实她是觉得“没有画出我的美貌”,哪怕李行亮一直表忠心说“我很爱你”,但她不为所动,因为她要的语言是“你很美貌,这个画师技术太差,画得和你完全不像”。又比如一开始她说她很爱李行亮,后面却扬言“不想花两小时去听他说他的那些东西,对他的爱好并不感兴趣”。甚至还说到自己的女儿:“我为什么要去理解她”?这些都是NPD没有同理心的特征。
还有一开始说自己“每天收拾得很干净,随时都可以出门”,但是行为上却是蓬头垢面,到处乱扔纸屑。说自己是家庭主妇,为家庭付出不少,但是电视上连行李箱也不会收拾。这些都是在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因为NPD对自己总是有过高的评价。
我们从节目里就可以看出,麦琳符合其中1、2、4、5、6、7、9这几个选项,属于典型的NPD。
所以,麦琳不止有BPD的特征,还具备NPD的特征。这就是传说中的BPD+NPD共病。
这种人极具迷惑性。单纯的BPD是真诚的,他们不会伪装,防御机制比较低,就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缺爱,痛苦,自卑,也很破碎,但还是真实善良的。单纯的NPD就是杨子那种,一眼就发现是个自大狂,容易引起大家的警觉,伤害性也小一些。像留几手这样的隐N,喜欢掩饰自己,装可怜,但是没有BPD特征,情绪比较稳定,很少破大防。
但是NPD+BPD共病就很可怕,很难搞,毒性更大。她明明非常情绪化的,甚至情绪化得有点但是她又会装出和你很理智地讨论问题,让你觉得她很理性,但是她又完全不讲道理。他们很擅长去掩盖自己的情绪,又很擅长掩盖自己的需求,让人难以琢磨。看上去他们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有BPD的破碎和可怜,然而他们内心里又无比坚硬,得理不饶人,拉帮结派,孤立别人。你以为她是很自卑地觉得自己是配不上李行亮,觉得她挺可怜的,但是她又会告诉你她离开他之后自己的生活水平可以直线上升,把李行亮踩在脚底。你以为她们很爱你,伤害你只是缺爱,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其实她可以随时把你当垃圾抛下。一边说着自己可以为爱牺牲,为爱付出,什么都可以不要,暗地里对物质要求却是孜孜不倦地渴望,甚至不惜和你争抢。
这类人也是争议很大的,看上去像个受害者,大家就认为那另一方就一定是个施暴者了。所以她们的伴侣也更加得不到理解和同情。被PUA后形成了创伤绑带,本来就已经难以逃脱了,而且周围人还会说是你的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她哭是你不理解她,不体谅她,她发疯是因为“反应性虐待”,反正都是你的错。如果另一半刚好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好人,就会更加百口莫辩,自责内疚,最后被吸干精血,变成一具干尸。
BPD+NPD共病坏就坏在如“观察员”在节目里的那句话:他们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撕烂。麦琳觉得管钱很焦虑,就要让你试试。她们害怕被抛弃,就要抛弃你。她们以眼还眼,睚眦必报,她们的同理心是负的——我很知道你怎样才痛苦,所以我可以随时让你痛苦。
像这样的人是应该识别并且远离的,即使不能远离,至少要让她知道:你这样是一种情感绑架!而不能为虎作伥,像节目组里最近这一期的洗白,把情感虐待弱化成一次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随着NPD吸食掉学包的情绪后自恋得到了满足,情绪突然好转,一切矛盾似乎又自动消失不见了。
所以我建议要多普及NPD和各种人格障碍的知识,抑郁症攻击自己,人格障碍攻击他人。面对那些攻击他人的人,我们不要过度反思,一定要懂得保护好自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npd喜欢把我用实力换来的东西说成是运气or别人人好or我占便宜 (momo)
- 警惕隐性npd (momo)
- NPD就像蜥蜴人一样 (神经蛙)
- 了解NPD|幸存者真的不用担心npd没有报应 (郫县石头酱)
- 大家觉不觉隐性npd手里有一本剧本 自己演 还要制造事情 拉你... (ʚ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