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表
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总述:表之体例,太史公所发明。虽不便于读,而于检索对照极易。而制表则需下大力气,死功夫,绝无半点取巧可寻。此非以治史为天命之司马迁不能作此例。而诸本纪,世家,列传者,皆各取一国,一族或一人次第写来,而相互间或攻伐,或盟约,或陵替,参差交错,难有全貌。此《表》恰能补其余各卷例之不足,可谓全盘贯通。《史记》之为名史而非故事汇编,《表》之功莫大焉。《三国志》笔法凝练,叙述进退合体,却惜乎无此一卷“三国表”,可叹美中不足。 三代世表第一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六国年表第三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七六〇页:太史公于此卷前言曰:“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将汉高祖之功业归之于天授。若以今日国定正统之唯物史观之,则必叱其为荒谬。然而唯物、唯心,千年来何尝有分晓。但凡人皆一生,史皆一次。已发生之事,若逆循其因,则一饮一啄似莫非前定;非发生之事,若顺测其果,则千头万绪总无定论。此为强秦无道运数已尽,故而上天选取一人取而代之,而此人恰为刘邦云?或上天早已定刘邦某年为帝,而安排方士、儒生、李斯、赵高、胡亥、项羽等等人为刘邦铺排云?吾其信昆德拉“造物主之电脑”说。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八七八页:高祖初封之侯一百四十三人,至太初而百年,所存侯族仅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矣。呜呼,功名果如浮云之易散。便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过三世而终。故此人人欲争天下,以求子孙数百年之基业,而得天下者求长生......却不知若长生可得,又求何物。世间动荡纷扰,皆人心之不足之故也。 九四六页:安丘懿侯张说,于高祖八年封,三千户。至武帝元鼎四年,张说之后侯张指,坐入上林谋盗鹿,国除。初看时不解,谓盗猎一鹿,何至除爵,莫非疑其潜伏林中行刺乎?后看《平准书》,方知武帝时苦于通货膨胀,以白鹿皮为币,值四十万。此惑乃解。 九六四页:平州共侯,高祖十一年封千户。武帝元狩五年,侯昧坐行驰道中更呵驰去罪,国除。此则奇怪不可解矣。莫非如今日之市区禁鸣号,于汉之时,驰道(高速马路)中不得大声呼喝耶?一笑。 九六八页:期思康候蕡赫,高祖十二年封其二千户。其功曰:“上书告布(淮南王黥布)反”,而“布尽杀其宗族”。其结局曰:十四年,赫薨,无后,国除。想其凄凄苍老之时而孑然一身,岂不悲哉。获一侯位而丧全族,身死族灭。此侯爵何用哉。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一一〇七页:洮阳,元朔五年,长沙定王子靖侯刘狗彘元年,元狩六年,侯狗彘薨,无后,国除。大笑,王子亦有名曰狗彘耶?疑其为定王留情于民间之私生子也。成人后归宗认亲而封候。不然本名何不堪至此。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一一五五页:将相名臣,比之王侯,陵替如走马灯。而多见丞相老死,则由御史大夫升任。御史大夫盖即副丞相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战国策史记微信读书群 (敦敏)
- 有没有想一起读《史记》的小伙伴呀~(群图) (甜润沁鼻🍃)
- 《史记会注考证》到手 (心之所向)
- 求史记电子书 (豆友188606371)
- 二十五史马拉松活动线上成员招募 (sim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