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分享|在咖啡馆工作半年,我找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来自:Kamicika-Saruvi
2/19更新: 可能很多人看了我对咖啡馆工作的描述,会觉得是神仙氛围神仙老板,但其实无论什么工作,有它吸引人的一面就必定有另一面的艰难。这次更新想碎碎念一下这份工作中常有的辛苦。 1、打仗一样的高峰营业期: 周五周六周日一般是店里的营业高峰,最最夸张的是在24年9-10月份,曾经忙得从早晨开店到晚上打烊,这之间连吃一口饭的间隙都没有,只有不断地做单出单收拾桌子洗碗补充物料…等回到家只觉得大脑都一片空白了,手机也是一天都没看过一眼。但有时连着好几个星期都要经历这样高压的营业状态; 2、进步缓慢的学习阶段: 虽然咖啡喝得很多,但对如何出品好喝的咖啡这件事我是完全0基础的,因此最开始也经历了备受打击的摸索学习阶段,诸如怎么也拉不出花(只能在打烊后自己留下来练两三个小时)、经常犯常识性错误、不知道怎么判断萃取好坏,光拉花就用了半年时间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不过这也和老板自己的高要求有关,他打的奶泡可以说是我喝过的咖啡店里数一数二的细腻、薄,能很好地提升甜感和风味。其实任何想要沉下心钻研的知识和技术都不会是轻松简单的; 3、肩颈的劳损: 虽然刚开始长时间站立的辛苦我还觉得不算什么,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健身习惯和肩颈放松训练的话,时间长了还是会产生比较大的身体负担,现在我的脚没有觉得难受,但肩颈的酸痛越来越明显了,我老板也因为长时间如此腰部肌肉的问题比较严重。 4、不固定的吃饭时间以及没有午休: 这个应该是大部分餐饮店都有的问题,因为午间也是客人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基本都不可能在11-下午两点间准时吃饭,午休也是不可能有的,比较空闲的时候能坐下来休息就已经很好了。 日常做咖啡的碎片🧩



|原文 先交代下楼主的工作经历:
文科毕业,2020年毕业时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前前后后换了三家公司,几乎是每年一跳,直到23年末终于对自己做的工作找不到任何价值感,无比厌倦往返写字楼和租的房子,兢兢业业数着工资攒钱,每天都渴望着转换生活方式,找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我在互联网行业的最后一份工作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坏的选择,无压力,准时打卡上下班,薪资也不错,只是我自己出了问题,于是选择了离开。
辞职之后我迎来了人生最长的一次gap,也是最自由、解放自我的一段时光:退掉原来租的房子,把行李寄回老家后,我开始一个人从北到南持续一个月的旅行,没有任何计划,只是像一个无依无靠的漂泊者一样。回家过完年后,趁着天气回暖,三月和朋友一起去云南边境徒步;四月根据提前做好的计划,去京都过了一周的春天,就这样悠闲散漫地过完了24年的上半年。
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回家的日子又让我无法忽视现实的另一面,一方面家里人对我此般散漫非常地焦虑和反对,尽管我有一笔不少的存款,另一方面他们总担心我这样没有稳定工作会“废掉”,逐渐与社会脱轨(实际上与社会脱轨,只求稳定而从来没有睁开眼看过世界的是谁呢?),于是争吵不断,我无法违心或者圆滑地敷衍他们让他们安心,也没办法用更聪明的办法去对抗他们已有的框架,最后忍无可忍的我选择带着行李又回到了原来工作的城市。
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好要做什么,甚至想着随便打点零工,一边备考准备出国,但因为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多久,加上担心存款就这样流失,我萌生了很早前关注这个小组后就有过的想法:成为咖啡师。咖啡上瘾,并且对咖啡店的生意有着一丝好奇、对餐饮业也不排斥,我立刻就开始了线上+线下行动,线上给manner投递无果,于是线下直接圈定我居住地1km范围内的四五家小咖啡馆,walk in。(选择这些咖啡馆时并没有太多考量,最主要就是离家近,最大程度地减少通勤的开支和压力)最后,一家我一年前曾光顾过,店内氛围非常热络,装修也颇具品味,老板看起来很有想法也很热情的咖啡馆,接受了0经验的我。
一晃24年都已经结束了,我也真的如愿成为了刚入门的咖啡师,一开始只是因为一丝好奇心的驱使,尝试后也逐渐明白,其实换一种生活方式,换一条路,并不可怕,相反这才是探索生命的另一种开始。这期间听闻朋友对一线职场的各种抱怨、行业萧条、换工作的痛苦,我还开玩笑地说:还好咖啡师赛道不饱和,0经验也能找到工作。
说说我在咖啡馆工作的一些琐碎小事吧。
我工作的这家店的老板,和很多现在所谓的“网红”店,或者追着风口想捞一笔快钱的餐饮店老板,非常不同。他博学多识,很早就转行做餐饮,既是厨师也是资深的咖啡师,很有品味也对咖啡非常了解和喜爱,这家店更像是他实现自己创意和想法的载体,而不是单纯的做生意,他对员工也并非上下级的关系,而是认真观察每个人身上的特质并鼓励大家去主动表达和学习,和他成为熟人朋友的顾客也非常多,店里总是有热络的谈话和客厅一样的氛围。
刚刚加入时,因为对于自己的0经验有些不好意思,我并没有想要拿到什么像样的薪资,哪怕只是作为学徒体验也是不错的经历。但从试工到几个月后转正,老板并没有任何白嫖劳动力的意思,哪怕很多对他来说常识程度的知识我一点都不知道,但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要克扣薪酬或是看轻我,店里的器具都可以随意使用,练习阶段的成本也都由他们承担,所有的劳动都是有回报的。大概是这样的人情和友好平等的氛围感染了我, 而当时正逢店里的营业额增长期,也很需要我作为帮手的加入,我决定转正成为正式员工。
在这间咖啡馆工作最能留住我的,是这里非典型的职场关系,以及新鲜事物的频繁出现:非典型,既是指老板和我,也是我和其他员工之间,其实严格来说,我来的时候这家店只有我一个正式员工,后来才慢慢有了两个新员工(但也都是老板的老熟人)。大家在工作时间也很casual,只要不是高峰期,随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谈话,或者聊附近好吃的餐厅,新发现的好喝咖啡豆,聊节假日的计划,或者乱七八糟的旅行和经历,其他店员也都很健谈。如果店里碰巧比较空闲,老板有各种各样的好书散落在店里各处随时都可以翻阅,杂志、人文社科、饮食、历史、诗集、影集...这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点。当然作为员工,也不是工作的每一分钟都是那么享受和愉快,小摩擦常有,被批评常有,一天站满8小时后腰酸背痛也是常态,但这样的人际氛围,已经胜过大部分普通的职场。
可能有很多人会比较关心和好奇,在咖啡馆工作到底是悠闲,还是很辛苦?对我来说,这两者都有,在咖啡馆工作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和这家店的营业情况怎么样、空间大小、营业时间还有需要制备多少种餐品有关。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需要站立、搬运东西以及上楼下楼的,对体力的消耗可以说是一大挑战,站满一整天对很多习惯了写字楼白领工作的人来说就已经很辛苦了。但由于是个体户经营,所以虽然累,但累的程度又比连锁咖啡店(manner、瑞幸)要好得多,而且餐品的种类也没有那么多,记配方也相对轻松,闲的时候在店里放自己的歌单感觉真的很好。(老板也很喜欢我选的音乐hh)
最后再提一些不那么重要的:
薪资:城市不同、店不一样,经营模式不一样,薪资都会有些差距,但咖啡馆的薪资绝对是比较一般的。以我工作的咖啡馆来说,新一线城市+双休+早10晚7,初级经验的咖啡师在6-7k左右;如果是兼职,日薪在200左右。薪资范围也可以参考peets、mstand这些大型连锁品牌。
进入咖啡行业有什么要求吗:看情况,大多数咖啡馆可能会要求有SCA证书或是从业经验,至少上岗就能标准出品,但小个体户会有一些机会,看老板自己的性格,比如我的老板就看人的特质>咖啡经验,当然也有可能是咖啡师太少了很难招hhh。但无论如何自己喜欢喝咖啡并且了解基础的咖啡知识是比较重要的,并且抱着学习一门新知识的心态,比只是找份兼职更好。
先写这么多,如果有人感兴趣还想听我说些别的,请告诉我!我会不定时更新!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历分享|因为姐妹群的一句话,我去当空调清洁师傅啦 (吉高甲里子)
- 经历分享|轻体力活分享 进厂做QA (momo)
- 求经问道|不会社交能做什么工作 (%byyeyeye)
- 经历分享|爱尔兰的咖啡师试工经历 (森林的大海)
- 求经问道|进电子厂要隐藏工作经历吗?私聊都已读不回 (江湖骗子吃鱼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