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啊请拉|一代一孩房反刍之辰菲性格、相处、及行为模式分析(上)
来自:lemonade(N+1次的赛博秽土转生)
本篇初写于24年一孩房归来时期,当时秉持着温故而知新的精神,温习了第一代一孩房(拍摄时间19年年末)。
19年年末的SKZ还没火到得有各种顾虑,不论是迷8的状态、还是剪辑的节奏,和当下比都更松弛。重看时,结合这些年的轨迹看当初的辰辰菲菲,觉得对两人个性的理解也都再次被确认、被加深,很有意思。
不知道这年头大家还会不会再看辰菲分析,但当时边看边写了一些,最近也有时间编辑了一下,就且在发出来在这里留存一下吧。
本文以第一期一孩房为主要根据,辅以其他素材,大致整理了下对辰菲两人个性底色的分析,也在尽量不受cp滤镜影响的情况下,对当时两人的状态、性格底色、以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全文大致结构:
- 第一期一孩房录制形式&总体观感
- SKZ队内相处模式&“麦麸”
- 黄选篇:1)性格底色 2)菲一孩房的选
- 菲菲篇:1)性格底色 2)选一孩房的菲
- 综合总结-面麻从过去到现在
因篇幅原因,1和2为上篇发布,3-5为下篇。
一些惯例叠甲:本篇除了面麻相关的,涉及到队友的内容都仅限于一孩房拍摄时期,不代表稠密一直以来的情况,非稠密全员分析,更非稠密男团学,且写稠密也是为了更好理解面麻,嗯。
————————————————————————
Part I. 初代一孩房录制形式&总体观感
我组二孩房分析神贴里有分析过SKZ这类节目的录制方式。一孩房是差不多的,大致形式是:每个人轮流单独进房间,然后staff会在单独的那位和其余7人之间,传递彼此对话里的关键词,来确保两边的内容有一定关联。
24年的一孩房,节目组还会在最后设计趣味提问,19年的是完全没有的,最多给出了个大方向,比如“形容一下这个人/自己的个性”,看迷7和单人怎么聊,根据他们聊的内容,提取关键词,再将关键词递到另一边,让迷7根据关键词说这个人,或让单独的那个根据关键词聊一聊自己,这期间,如果又提到有意思的关键词,节目组就再递出去,如此来回,在保留对话自然推进地情况下,使屋里单独回答的人和外面7人之间话题有一定的连贯性。可以说是在既定的节目框架下,最大程度地让迷人自由发挥。
迷人状态:
因为是聊天的形式,且没有综艺节目套角色、造梗的需求,大家状态都肉眼可见得很放松,基本有话直说,有时甚至会说的很激动,有称赞也有吐槽,称赞时很走心,吐槽起来也很热闹,但吐槽和中立的评价较多,并没有很给队友脸上贴金+立人设,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也都带有个人的性格特点,算是挺贴近他们相处时的群聊状态。
后期剪辑:
在剪辑领域,有句俗话叫“adding a cut is adding a lie”,本质传达的意思是,后期剪得越克制,才越能贴近原拍摄对象的真实(这里顺便辱骂一下24年8月talker,小麻和选子聊了5秒平壤冷面都要被剪两次)。19年的一孩房,在众人聊一个话题的时候,基本保留播对话的连贯性,甚至,在镜头能拍到多人的角度时,会好几分钟不剪切,和近两年talker里面麻双人经常被剪的稀碎的违和操作形成鲜明对比。当然,节目时长有限,必然有很多删减,但只要是保留在节目里的对话,基本都是整段保留的。
结论:
都知道镜头前的内容都是一种运营,但“运营”并不等于“演”。哪怕是职业演员,要演出“自然地说出一段话”,都得拍好几条,更别说和他人对话了。一孩房这种没有预设综艺角色、7个人七嘴八舌的状况,是很难靠“演”来推进的。说白了,能左右节目呈现效果的,就是迷人是否愿意多说+后期剪辑是否自然,而根据前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年一孩房,呈现的不会是迷人的全部,但其所呈现出的内容,本身是很能体现迷人的一部分真实状态的。
————————————————————————
Part II. SKZ的队内相处模式&“麦麸”泛谈
面麻并不是活在只有彼此的真空里,他们的日常离不开SKZ大团体。所以这一部分谈一下对迷8整体的一些观察,对理解辰菲也很有帮助。大体两点:
第一,纵观19年一孩房全系列,留意一下谁说了什么话,不难发现,每个人愿意分享的程度有所不同,且迷8对彼此的了解程度,也有一定差异的——有的是相处的远近导致的,有的则是因为个性不同导致的。
简单举两个例子对比一下:
- 聊到领导,大家都强调1的责任感和严格,但那个时候,对灿称得上了解的其实只有2和3,尤其是3,连1惯用手势是在表达什么意思都懂——这很明显,是因为13经常一起工作,聊更多、关系更近,所以更了解彼此。
- 聊到5,这个阶段的劳斯,和5翻篇早期爱吵架的阶段后玩得非常好,也自认为彼此很了解,但劳斯对5的认知,也还停留在“话很多的氛围组组长”这样的表面。但阅历更丰富、也更敏锐的2,已经明显察觉到5根深蒂固的对外界的排斥——24都和5关系不错,但在对5的了解上却有所差异,这本质还是因为,每个人个性与经历上的差异,会影响他们对彼此的了解程度。
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关系好与不好”,和“对彼此的了解有多深”,并不完全对等。
迷团8人,是非常典型的“亲密感先行于对彼此的了解”的,看早期物料不难发现,在他们还没完全了解彼此的时候,就已经关系非常近了。这点基本是kpop爱豆团体的共性,队友直接是室友,彼此共同和外界的“普通人生活”所隔绝,生活在艺人世界的泡泡里,必然段时间内关系更近。但除了这一层,8迷之间还多了一层肢体接触的“亲密感”。
这就说到19年一孩房里,对稠密的第二个观察:
迷人第二个特点是:因为有菲菲这个神奇的存在,在迷人之间,拥抱之类的skinship交流其实被完全日常化了。
这点需要用菲菲的part来说明。当黄选说起菲菲喜欢skinship的时候,李哥自然地接了一句说菲菲会蹭他肚子:

随后老三也调侃说菲菲抱着人很久后,得哄着才能拿开手。

这里的重点是——不论是2、3,还是跟着赞同的其他人,稠密这群人,作为18-20左右的东亚男(除了老一,但麻子拥抱彼时还没他的份w),在聊起菲菲喜欢粘着大家抱好久的时候,是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别扭感、嘲弄感的——这点其实非常legend。
欧美国家里,有时异性打招呼也会很自然地抱一下,但东亚文化里,大家普遍认为“拥抱”是非常亲密的举止,而18-20岁左右的东亚男生,哪怕是被训练得很好的偶像,也多少会有些恶俗秉性,在对待同性间的搂抱时,惯常会以“ewww”“恶心~~”之类的态度,去起哄、去嘲弄彼此——这种反应在迷人当然也存在,看迷人早期综艺麦麸娱乐梗,他们也会如此反应,所以这群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开放至此。
但因为菲菲当时语言上的障碍+对skinship光明正大的态度,迷人们在习惯了他的撒娇后,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skinship作为一种日常状态下非语言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大家在聊起这一部分的时候,都非常自然,豪不别扭,全无嘲弄。
这种看待拥抱的方式,格外具有欧美特色:普通朋友之间也可以拥抱,以拥抱来传递人跟人之间的温暖和支持,和情啦爱啦的没啥关系。
(举个极端例子来说明欧美人对skinship的理解:欧美现在有职业hugger,专职为对拥抱有精神需求的人提供拥抱服务——注意不是肉体需求,是精神需求。)
也许迷人自己都没意识到,因为菲菲的影响,他们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欧美式的对拥抱的理解。这里只放一个例子:
2020年7月左右的live前,劳务想在后台睡觉,但焦虑症发作睡不着,于是菲菲就当他的小抱枕,让劳务搂着他、陪着他在地上睡,然后劳务搂着菲菲就睡着了。灿尼看到这一幕,觉得很暖,就拍了下来:

舞台艺人长期处在压力之中,稍微脆弱一下就很容易陷入焦虑黑洞,而劳务也有恐惧症发作史,这种辛苦,只有和自己一起面对舞台的人最懂。因此,这一幕里,无论是抱枕麻、睡眠5,还是拍照领导,根本没有人会将这一幕和男团“麦麸”联系起来,他们所做的、和看到的,都是同甘共苦的伙伴之间的支持,这点只要有过舞台经历就一定能懂。
kpop圈的竞争高压不必多说,迷人也经历了各种不易,他们之间的skinship,很多时候确实就是下意识通过最简单直接的、非语言的方式,来跟彼此互动罢了。
这并不是说迷人没有刻意的麦麸,他们营业麦麸也非常之多,但迷人之所以会被调侃“28对cp”,很大程度,还是因为全员彼此之间skinship的日常化。只是很多对他们来说很普通的小习惯,在观众看来就是“反正关羽和张飞不这样”,歪打正着地成就了五银一的名号。
PS. 顺便一提,个人觉得劳斯那句“我不是skinship类型的人”这句话的重要性被过于放大了,他比较的对象是迷的整体氛围,而不是普通东亚标准的skinship,真要说,我觉得迷里最不喜欢skinship的人是自律狂人7,而不是喊得最大声的选。
结论:
- 总体来说,迷人是在彼此都很深入了解之前、就肢体语言动作非常亲密的团体。这里并非说他们不了解,只是彼此的了解程度有差异,且了解的程度差异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有的则是因为个性原因。一大半人不到20岁的少年艺人,每个人都个性很强,又有太多要去面对,不可能有精力对彼此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相处模式,也并不是因为了解才亲密,而是先快速建立起的亲密感,再逐渐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进一步深入了解彼此。
- 迷人有麦麸营业,但在没有综艺需求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很多日常化的skinship,和cp麦麸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一种彼此之间习惯性的非语言互动。
以上这两点,不论是辰菲之间,还是他两人和其他队友之间,都一定程度上适用。
将上述对稠密的分析代入到面麻身上,很多他们早期的互动模式也都很明了了:
面麻的成长背景和个性有很大的差异,两人早期甚至交流都不是特别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亲密——反之同理,两个人出道早期的亲密互动,并不代表他们彼此就非常了解彼此。他们之间可以称得上亲密的skinship非常多,但这并不见得就是麦麸,更不见得就是什么感情暧昧,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在skinship日常化的环境里,彼此之间自然的互动。
面麻两个关系经常被人踩的点是“不一样的人” “聊的不多” “对彼此了解根本没那么深刻”,当今说这些是尬黑,但放在19年年底20年年初,基本都是确有其事——但这和辰菲关系是否很近,并不对等,就像迷8里玩的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了解对方的。
最后,再迅速戴上cp滤镜延伸一下:个人一直觉得,比起了解,辰菲早期对彼此更多的是好奇+憧憬。黄选憧憬麻子那在他看来十分离谱的纯善(及颜值),而菲憧憬黄选的能力和舞台魅力(及颜值)。
早期二人之间的距离和“不够了解”,才恰恰是距离产生美,助长了这种憧憬和好奇,也让两个人更想靠近对方,所以他们skinship的表达会更亲密,也会更主动地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去关注对方的喜好、逐渐真正地了解彼此。
这种憧憬,哪怕在他们彼此逐渐了解、多年相处后,也都还依然存在。一个例子,22年12月Cosmopolitan的采访:
采访的问题是,如果重新活一次,你选择当Felix还是选择当黄铉辰,两个人都选了Felix,麻子一脸震惊。黄选给出的理由是,“没什么理由吧,我想试试作为你活一次”,而麻给出的理由是“再当一次自己,就可以完成自己没完成的目标”,接着对着选子补充说: “我想更像你一些”,于是换选子震惊——本质上,两个人都对彼此的人生很好奇——当然这是后话了。

鉴于二位感人的发型,更多截图就不放了w
上篇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拉啊请拉|聊天楼71.0 (必输游戏)
- 吃啊请吃|《雀斑婊》 (皱皱麻麻)
- 嗑啊请嗑|2025辰菲双人cha统计(截至4.25) (HGinAnia)
- 吃啊请吃|《拥抱之城》 (陌生的洗衣粉)
- 吃啊请吃|📱《昨日雨》(4.24更新) (草莓冰淇淋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