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二年】自“上大夫”至“隶圉”?
逢いたい(人当自救)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左传 哀公二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自“上大夫”至“隶圉”,当指克敌所获各种身份之俘虏。 可是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却如此翻译: 战胜敌人的,上大夫得到郡,士得到十万亩土田,庶人工商做官,奴隶获得自由。 沈玉成在书序中名言,此书是在杨伯峻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可是如果按照杨注,似乎自“上大夫”至“隶圉”是敌人(敌方、俘虏)。但是按照沈译文自“上大夫”至“隶圉”则是我军。 (另,似乎沈译是我目前检索到的大部分通常理解。) 不知道各位对此有何高见? 1.杨先生为何有此“俘虏身份说”? 2.若依杨注,应如何对原文进行理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115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春秋记录一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消失的无影无踪)
- 春秋史新书《春秋十日谈》 (刘勋春秋史)
- 《春秋左传精读》4˙试读 (刘勋春秋史)
- 《春秋左传精读》1˙缘起 (刘勋春秋史)
- 成公二年杨伯峻本的一个问题 (公众号国学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