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
来自:羊角哀公
云中君 我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话,我会豪不犹豫选择《魔戒》。这当然完全是个人偏好。但这一种偏好总还是有些客观依据的。我觉得世界上所有宗教所创造的神话系统都有种种缺陷,唯独J.R.R. Tolkien所创造的系统近乎完美,让人觉得上帝本来就该是那么周到。不愧是一流语言学家才有的精细。而且想像之丰富,思想之深邃和回环往复,即便才学和哲思宏富如C.S. Lewis也曾自叹弗如。二十世纪文学中思想最深邃的奇幻作品居然出自一个足迹不出书斋的牛津的教授,光这一点就让我们念书人引以为豪。可惜钱钟书就没有这样的才力。瓦格那的《指环》虽然也有深的寓意,但抛开其音乐不说,其思想其实远不如Tolkien来得复杂,而且浮在表面,不够contemplative, 所以尼采终于对之感到厌倦。其实真正要欣赏《魔戒》,就必须了解J.R.R.Tolkien所构拟的全部神话的系统,在那里《魔戒》的世界只是最后的一小部分。Tolkien对宇宙创造的描述和三大主题音乐如何导致天使Margoth的堕落真是比《魔戒》的意念还要精彩。而且二十世纪很少有一部文学巨著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感。不了解西方尤其是中世纪的文化和历史是很难体会《魔戒》的精妙的。《魔戒》中的四个Hobbits 其实象征了包括C.S. Lewis 和Tolkien 在内的四个好友。他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英国乡村的理想化。而他们自己也就是乡村绅士阶级的代表。《魔戒》影片虽然拍得也几近完美,但终究由于电影叙述的限制,而无法让观众知道这四个Hobbit主人翁其实在Tolkien笔下后来都成为大学者(这也可以让我们念人文的人引以为傲)。这是Tolkien对他的人文世界开的会心的玩笑。同时《魔戒》的魅力和Tolkien 所创造的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无法分开。所以《魔戒》的译本完全无法传达Tolkien 所自创的种种语言的独特性。Tolkien塑造笔下每一个种族及其文化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其语言及文字来达到,而且通过显示其变化来述说他们的历史。其实在西方,欧洲也好,北美也好,最早对《魔戒》如痴如醉的全是最好的学府里人文学系的精英。而且影响之大,无远弗届。连牛津英语系都一度用Elf 的语言Qunya来写系里的通告。我有个建议,就是《魔戒》的电影版由于时间限制,少了不少关键的情节,所以一定要看后来出的完整版,剪辑得非常好。而且附加拍摄过程的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在欧洲传统文化(而非美国文化)影响下对历史的诠释的能力。不知国内能否看到完整版。另外要看懂《魔戒》,就应找一本Tolkien 的辞典来,将书中的专有名词都细细看上一遍,我可以保证对该著作的观感会大不同。我觉得写的最好的词典是J. E. A. Tyler的The Complete Tolkien Companion。 04-16-2005 01:09 PM 编辑 引用 黑獭说得不错,Tolkien 的确就是研究Nordic 语言的一流大师。而且北欧神话对他的作品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我们也必须了解,其实北欧的神话有许多变种,而且各有特色,象塞尔特文化传统和史诗作品对Tolkien 也有很多具体的影响,但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甚至具体形象的塑造都是匠心独运,而且主要受天主教神学的影响。另外,所有的以前的东西到了他那里,都被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Gandalf和Saruman以及魔头都属于同一种族Maiar,神力无穷,但前两者被至高诸神派到Middle Earth作为保护者,被规定不能在任何情况下显示其神力,而必须以理智和德行来对引导善类对付魔头。这隐含天主教对Free Will的强调。这都是很有深意的。Tolkien 的另一特色是把英国文化的很多特点表现了出来。我有一次在英国乡村散步,就觉得是活生生回到了Tolkien 的精神世界。 他和瓦格纳的作品可做对照的地方很多。就个人而言,我现在的确不太喜欢瓦格纳等十九世纪德国浪漫派的作品,尤其是读了以萨伯林对他们的讨论之后。当然这些都是伟大的作品,个人喜好无足轻重。象齐格君就一定对瓦格纳有独特的认识,他的ID恐怕就是从那里来得吧。 顺便说一句,北欧神话有一种特别的悲壮,是希腊神话里没有的。可惜中国以前对其注意远不如对希腊神话来得多。只有茅盾独具慧眼,将之介绍过来。可以说真有贡献。 04-18-2005 10:15 AM 编辑 引用 云中君:以前上一门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课,老师说,你们要对形而上学有了解,最直观的方式就去看指环王,那种善恶对立、精神物质、理智道德、创世毁灭,正是形而上学体系的精深体现。与先生意思大致相俦。您对魔戒的偏爱真令您的粉丝惊喜,简直可以说humanized you a little... 即之可亲之谓也。 托尔金在语文学上的固执真是可爱,他自己只对乔叟以前的东西有兴趣,便认为英文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势必依赖古英语研究,以此或能和古典学相亢。这样保守的观点在今天重修经典的浪潮中愈发显得是个年代错误,但那份信而好古的热情也让后学感怀不已。今天我们读盎格鲁萨克逊作品完全仰仗翻译,甚至读乔叟注意力都会滑向译文,大是汗颜。精灵语很像古英语,自己没有精力研习,听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也是好的。 不过某些方面托尔金没有说服我,纯语文学终究局促一些,而且W.P.Ker对《贝奥武甫》的贬斥不是没有道理,普通人习惯于希腊罗马的尺度,对古英语了解少,感情也少,托尔金对莎翁等的批评也不合宜。inklings中数C.S.Lewis最得我心,The Discarded Image, Allogory of Love深入浅出,惠人无数。想象这些牛津教授坐在high table高谈阔论,挥毫染墨,真是个迷人的圈子。我颇收藏了些历代魔戒图片,极精美生动,比电影纯粹,也拿着托尔金英俊的照片招摇,不胜花痴…… 宰予:yael问你好啊。看见你说"往复诸公不以你为外人嫌弃",汗,我还是忍不住探头了-_- 想注一个“点墨”的ID,总是激活不了,借一个精力过剩的家伙ID上来的(我不是诸葛啊!)。 由 诸葛恒 于 04-19-2005 02:16 PM 最后编辑 雲中君所言甚是一一此處果有熱鬧可瞧。既有市場需求,便有人願意提供。只是貨比三家不吃虧喔。雲中大人內幕,宰予可知道的清楚呢。雖然對事件的意義常有與眾不同的解讀 (如對伊硬筆字體的判斷有些眼花:P),對事件的順序倒真是熟悉。 再爆一個內幕吧。雲中君最想要成為的「魔戒」人物皆非正派。伊最愛騎龍遨翔的Nazgul。The horror on wings...。尤其是 the witch king。已經不只一次詢問如何才能剪輯LOTR3中 Witch King 出現時的電影配樂在每週本科生的課開場時播出。當然粉絲們仍可將乘龍的雲中君比為蕭史 (只要小心,不要成為「龍口粉絲」了)。念心理的見到伊這種角色認同,分析起來又有些不同了。 由 玄象 于 04-20-2005 08:07 AM 最后编辑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s=&threadid=19072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简评 (labradford)
- 方闻印象 (labradford)
- 美国的两个面相 (labradford)
- 从《碟中谍》看西方认知与国际格局 (labradford)
- 云中君札记|陆扬教授眼中的奥本海默、哥德尔、爱因斯坦与普林... (labrad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