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

羊角哀公

来自:羊角哀公
2012-08-23 17:02:0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羊角哀公

    羊角哀公 楼主 2012-08-23 19:38:04

    Smégol 殺友原是為魔戒咒語 (ring-spell) 所指使的,在讀過原著的讀者看來不存在誤殺的可能。電影延長版亦將此情節交代的很清楚。將音量�{響便會聽見自魔戒傳出的咒語。我和木兮一般不太能理解江流所謂的玄學是指什麼。但Smégol - Gollum 的象徵意義不能止在 LOTR 一部書裡來看。必須與 Hobbit 合觀。

    與 LOTR 相比,Hobbit 的語言頗佻皮可喜,是 Tolkien 在他的孩子們仍年幼時寫的。Hobbit 裡的世界是魔戒尚未完全穌醒前的世界。邪惡只能在黑暗裡活動。Elf 一族類的冬天尚未開始。Lord Elrond 的 Rivendale 充滿了學習不完的知識和唱不完的山歌。擁有魔戒的 Gollum 仍對猜謎語有無窮的興趣。伊住在岩洞裡以在小湖裡釣到的魚為主食,但有時亦會戴上魔戒,藉著隱身來捉幾個 goblins 充饑。幾乎可以說,雖然沒有家人朋友,失去魔戒前的 Gollum 相對來說還是快樂的。Bilbo 的到來則毀了伊原來平靜的生活,也讓魔戒有機會選上有急智的 Bilbo 做它的新主人。所以與其說是魔戒毀了 Gollum,不如說在伊眼裡是 Bilbo 毀了一切。 由 玄象 于 04-26-2005 07:13 AM 最后编辑

    玄象

    引用: 最初由 江流 发布 我觉得电影中第三集用那样的方式,通过魔界的咒语安排史麦戈杀人,结合影片其他部分整体理解的话稍有和我对指环王主题的理解不和谐处,而这不和谐处,转换成具体的问题,简化地说大概和所谓罪的主题相关。因此如果从这个点开始,我觉得能够在想象中偷窥一下该作品表达出的对此问题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玄学或者用个大词叫人论了。

    江流的罪不知道對照英文中的哪一個字,是sin,crime,還是 guilt? 但無論是這三個中的哪一個,我從來不認爲它們和魔戒的主題有任何關係。Tolkien 的世界中辛苦背負十字架的角色不是沒有,最主要的是被流放於 Middle Earth 的 Galadriel。這在電影中並不明顯。部分原因在於 Galadriel 和 elf 們受困 Middle Earth 的故事發生在第一紀末,而當 LOTR 的故事及電影開場時,以是第二紀末第三紀初了。若非 Sauron 終於被擊敗,Galadriel 的憂傷只怕是永恒的。飾演Galadriel 的 Cate Blanchett 沒有演出其沉重是LOTR 第一集最爲人垢病之處。按照 Tolkien 自己的説法,他所關注的有三點:一是對權力的貪婪;二是邪惡可能源出於善意;三是小人物亦能成爲英雄。這都與他的英國鄉紳背景和他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歷有關。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s=&threadid=20399

  • 彼何人者邪

    彼何人者邪 (but who is this, of whom) 2012-08-28 12:16:30

    m

  • Perelandra

    Perelandra 2013-12-06 09:22:32

    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去另一个世界

    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去另一个世界,我会毫不犹豫选择《魔戒》。这当然完全是个人的偏好,但这种偏好总还是有些客观依据的。 我觉得世界上所有宗教所创造的神话系统都有种种缺陷,唯独托尔金(J.R.R. Tolkien)所创造的系统近乎完美,让人觉得上帝本来就该是那么周到。不愧是一流语言学家才有的精细,而且想像之丰富,思想之深邃和回环往复,即便才学和哲思宏富如刘易斯(C.S. Lewis)也曾自叹弗如。二十世纪文学中思想最深邃的奇幻作品居然出自一个足迹不出书斋的渊博的牛津教授(Oxford Don),光这一点就让我们读书人引以为荣,可惜钱钟书没有这样的才力。瓦格那的《指环》灵感也得自于北方神话系统,但抛开其音乐不说,思想的寓意其实远不如托尔金深刻,难怪尼采终于对之感到厌倦。不过真正要欣赏《魔戒》,光读《魔戒》本身不够,还须了解托尔金构拟的全部神话的系统,在那里《魔戒》的世界只是最后的一小部分。托尔金对宇宙创造的描述和三大主题音乐如何导致天使米尔寇(后被称为魔苟斯Margoth的堕落真是比《魔戒》的意念还要精彩。魔索隆Sauron 虽然威力笼罩一切,但相比于他曾效命的魔苟斯的反叛而言,邪恶或有过之,气概和本领则远逊。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他这一神话系统中的四个阶段的主宰者(维拉诸神,精灵和人)地位的下降。这些都说明了《魔戒》秉承了古典史诗从神的世界到人的世界的构思,也就是随着往古黄金岁月的衰落而更接近我们的景观的到来。 二十世纪很少有一部文学巨著有《魔戒》這樣深厚的历史感。托尔金笔下的景观往往都有来历,最明显的就是中土,在这点上他采用了最为现成的欧洲中世纪世界观,所谓中土 (Middle earth),照俄國中古史名家 Aaron Gurevich的解释,就是人的世界。Gurevich 据此观念来研究中古欧洲社会的社区构成。这个概念古英語是 Middangeard,古高地德語是 Mittingarl,古薩克森是 Middilgard,哥特语里则是 Midjungards。这个世界的居民对自己的空间和外部的界限十分清楚,家的观念异常强烈。也许这是为何比尓巴金斯(Bilbo Baggins)和他的霍比特(Hobbit)伙伴们要如此经营他们自己的家,而对他们来说到这片家园之外的世界去冒险是不可思议的。 《魔戒》中的四个霍比特人其实象征了包括刘易斯和托尔金在内的四个好友。他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英国乡村的理想化,而他们自己也就是乡村绅士阶层的代表。《魔戒》影片虽然拍得也几近完美,但终究由于电影叙述的限制,无法让观众知道这四个霍比特(Hobbit)主人翁其实在托尔金笔下后来都成为大文史学者,所谓行万里路而读万里书,这也足以引起我们念文史的共鸣。这是托尔金对他的人文世界开的会心的玩笑。同时《魔戒》的魅力和托尔金所创造的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无法分开,所以《魔戒》的译本无论多么精彩均无法传达托尔金所自创的种种语言的独特性。他塑造笔下每一个种族及其文化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其语言及文字来达到,而且通过显示其变化来述说他们的历史。熟悉托尔金思想世界的 Arne Zettersten 说语言是托尔金思想世界的核心,他每次和托尔金探讨文化差异或历史变化,托尔金总是用语言的实例来说明他的看法。托尔金强调他笔下的奇幻故事特别适合他所构建的那些语言,在给出版《魔戒》的美国出版商的信里,托尔金说,作为一个整体的《魔戒》,就根本而言是语言启示的产物。而且毋宁说他编得这个故事是为展示他构造的语言提供一个世界。我推测他将主题音乐作为创世的源泉就是和他对语言的力量的重视直接有关,音乐在这里正是语言魅力的隐喻。《魔戒》中语言的作用痴迷《魔戒》的西方读者自然早已心领神会。其实欧洲也好,北美也好,最早对《魔戒》如痴如醉的全是最好的学府里人文学系的精英,而且影响之大,无远弗届。连牛津英语系都一度用精灵语言中的昆雅语(Quenya)来写系里的通告。 还有一点,托尔金是个宗教信仰和情怀很深的文人,他笔下的中土世界的沦陷与再生固然寄托了他对工业时代人类运命和自然环境的忧思和希望,但他并不是汲汲于用文笔来隐喻当下史事的作家,他的概观要哲学得多,也长程得多。作为学者的托尔金曾是对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 研究贡献最卓著的学者。他强调不能将《贝奥武甫》简单视作古代盎格鲁撒克逊历史的史诗化,而应重视其中各种神奇细节的文学意味本身。也就是说《贝奥武甫》有其内在的叙事结构,是艺术的创造,而非史实的拼凑。这是托尔金一贯坚持的文学主张。所以我们也不能将发生于他那时代哪怕是惊天动地的事件和《魔戒》的情节简单地对号入座。这恐怕是阅读《魔戒》的一大误区,也是他老人家最不愿看到的。他在序言里特别提醒读者,《魔戒》中的种种对邪恶的描写,表面看似乎和二次大战有惊人的相似,实则两者并无直接的关联,因为他对这一作品的构思早在二战之前已经成熟。对我这样一个念历史而整天要解读古人书写的人来说,托尔金的提醒意义远不止于对《摩戒》本身的理解,而是提供了一个珍贵的例证,使我们在阅读以往的文学经典时,不要自以为是地将作品的内容和我们掌握的不完整的经典产生时代的讯息攀联。 《魔戒》三部曲影片的公映版由于时间限制,少了许多关键的情节铺叙,所以一定要看后来出的影碟完整版,剪辑得很不错。而且附加拍摄过程的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在欧洲传统文化(而非美国文化)影响下对历史的诠释的能力。另外要看懂《魔戒》,就应找一本托尔金的辞书来,将书中的专有名词都细细看上一遍,我可以保证对该著作的观感会大不同。这方面最好的工具书是J. E. A. Tyler的《托尔金大全》(The Complete Tolkien Companion)。配上这一利器再来读刚刚问世的精心完成的汉译本,一定是令人难忘的经验。

  • 罗宾

    罗宾 (Accept things as they are) 2022-05-13 17:52:29

    其实最主要还是读一下托尔金本人的On Fairy-Stories论文,还有书信集,有很多事情都有解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28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