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 为什么把你们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统统都交给家长?
来自:老蔡(小丫头骗子!)
如果你是小学老师,或者了解安阳现在小学教育的风气,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在小升初摇号政策开始执行之后,数学作业慢慢变成了“收集一篇数学家成长小故事”(要求打印),我只能表示老师思维很发散。语文作业变成了“画册设计大比拼”(要求彩喷装订,当然是家长做)。英语作业变成了“亲子大联欢”。暑假寒假国庆各种假期都要有课外活动(学校称其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全部交给家长负责(学校下达任务,家长买单)。本来很正常的教学环节以加强师生和家长联系的名义抢占了家长的时间。我不明白孩子们的作业打印出来是为了什么? 各种画册和写满了“祖国花朵沐浴着阳光”这样词语的手抄报弄出来是为了让谁看?让老师的业绩看上去漂亮一点么?真是笑话。 就连报名打扫卫生都是所谓“家长委员会”负责,干会计的妈妈收钱、做公务员爸爸点名办手续、一般待业的妈妈擦玻璃,擦桌子。20出头,师院毕业的年轻女班主任指挥和验收。如果单纯认为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那就想得太简单了,个中微妙还是戏中人感受最真切。我不理解貌似小清新的小老师掐着腰指挥家长干活的时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举双手赞成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当前小升初政策环境下,小学生,特别是低龄小学生的教育有了相对较宽松的环境。但是在老师们都没有搞清楚素质二字含义的情况下,一味地将小学教育儿戏化,将教育的规则成人化,将教育的时间、精力成本过渡给家长,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荒唐了?留着老师干什么?高级保姆么? 小学素质教育是不是更应该让孩子们感受亲人之爱、伙伴之助及获取知识的乐趣?是不是更应该让孩子们明白数学不是乘法口诀,英语不是how are you,fine thk you,and you,语文不是写谎言作文? 现在的孩子,画不会画,歌不会唱,不认识花,分不清树,但是却在老师们的指挥和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以各种名义浪费时间,美其名曰素质教育。 这种状况是不是跟现在公务员、事业编制招聘的情况相似呢? 本质上也许是一样的吧。当人们认为某些投资能带来安全感,并且这样的投资渠道寥寥无几的时候,竞争就会异常强烈: ——事业单位准铁饭碗靠的是各种社会资源,就好比孩子背后的家长。 ——小学生的家长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中会主动参与到孩子的竞争规则中,小学老师们深谙其道,必然利用之。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请不要那样做。如果你感到无助,迫不得已,那也许你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 删掉一句话,并没有针对具体某个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