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题选辑
来自:紫湮
1、他是西南联大的一位特立独行的国学教授,他常常看不起沈从文,但是非常尊敬陈寅恪,他放荡不羁言谈常惊世,但是不缺原则和知识分子的气概,他经常吸着烟斗走进教室,但是他讲课非常精彩,请问他是谁?答案:刘文典 2、民国时期四川大学有位著名的国学、历史学教授,他的考试非常独特,他总是选择在四川大学旁边的一个公园的一个茶铺里,让学生按顺序出题考他,然后他掏钱招待学生喝茶,请问他是谁?答案:蒙文通 3、他是五四风云人物,他梦想为中国写一部近代科学技术史,他游学欧美六年,他当过民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任职过民国驻南亚某大国的大使,请问他是谁?答案:罗家伦 4、他是著名的外交官、教育家。他父母都是传教士,他出生在杭州,他的骨灰也葬在杭州,他在杭州参与创办过一所知名的教会大学,在他的任校长期间,中国另一所教会大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请问他是谁?答案:司徒雷登 (他在杭州参与创办的那所教会大学是之江大学) 5、民国初期曾经推行过大学院制度,将全国划分成几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作为一个教育单位,建立一所综合大学,不仅承当起普通大学的使命,同时作为该大学区的教育行政机构,管理该区的教育事务!请问该制度的创始人是谁?答案:蔡元培 6、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哪几所大学成立?在成立西南联大之前,这几所大学曾经成立过哪所联合大学?答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1938年在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成立,1946年三所大学复校,三所大学的校长分别是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而西南联大的具体事务由梅贻琦负责,这三所大学在成立西南联大之前曾经在长沙成立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被迫向向南和西北迁移,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很多大学组建联合大学,诸如位于西安的西北联合大学,请问西北联大由哪些大学组成?答案: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 8、抗战时期,在中共统治区延安,有一所著名的干部大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干部人才,请问这所大学是?答案:抗日军政大学或者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9、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成立一所学院,仅存在17年就被拆散为多所高校,但却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国防科技领域的人才,几乎可以说是继西南联大以来人才培养成就最大的高校,同时该校也被称为贵族学院,请问这所高校是?答案:哈军工或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0、美国高校为了方便从中国的教会大学招生,曾经把中国的教会大学分为ABC三个等级,A等的高校可以直接进入美国高校读研究生,而BC等的只能进入美国大学的本科补修30个学分才能进入研究生就读。而当时中国的教会大学仅有一所达到A等,请问这所大学是?答案:金陵大学 11、目前学术界公认大学具有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是这三大职能的发展经历很长的历史,大学最先只是一些学者聚集在一起探讨哲学、宗教问题的地方,后来人才培养、探索高深学问成为大学的宗旨,由此确立了教学成为大学的职能,早期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就是其中的代表,而19世纪,大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一所大学的成立使得科研成为大学的另一个职能,请问这所大学是?答案:柏林大学 12: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是大学理念大争论大发展时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称为大学的三大职能,美国有一所大学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的理念,使得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请问这所大学是?答案:威斯康星大学 13、在高等教育理念发展史上,有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他的一本著作《大学的功用》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他的高等教育观可谓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大学三大职能,将大学引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和多团体的联合体。但是他的大学理念却没有被实践过。请问他的大学理念的学术名是什么?答案:多元化巨型大学观(the idea of muliversity) 14、美国著名的社会学者、教育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该理论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性理论。请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多少的时候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多少的时候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答案:15%、50%,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理论被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可,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性理论。 15、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发展出现了众多问题,功利主义极为盛行,大学学术自由受到威胁,大学的职能受到社会的怀疑。大学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和保持学术自由之间徘徊。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写了一部著作论述了政府、学者和大学在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发挥大学社会服务职能方面各自所应起到的作用和各自的角色。请问这部著作是?答案:《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作者是德里克-博克(Derek Bok) 16、出一道连线题: 1、李提摩太 A、燕京大学 2、陈嘉庚 B、四川大学 3、陆志韦 C、南开大学 4、任鸿隽 D、山西大学 5、张伯苓 E 、厦门大学 答案:1、D 2、E 3、A 4、B 5、C 李提摩太是一位传教士,主要在西北地区传教。他广泛和清政府高层和当时社会名流交往,对中国社会革命非常感兴趣,积极将新思想、新科技带入中国,张之洞曾经为他的学会捐款。据说因为他对中国社会事务感兴趣,所以孙中山和梁启超都曾经是他的中文秘书。而创办山西大学堂是他最大愿望,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陈嘉庚是一位华侨企业家,主要在东南亚经商,被誉为“橡胶大王”,他一生热衷于中国的社会事务,不仅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他还大量援助中国抗战,而他一生极为重视中国的教育事业,厦门大学是他捐款创办! 陆志韦是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长期任燕京大学校长! 任鸿隽是化学领域和教育领域的大家,任四川大学校长期间着手对四川大学进行大规模改革,但是种种原因被迫辞职,和罗家伦改革清华大学而被迫辞职的情形有几分相似; 张伯苓,企业家,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创办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同时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