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台北消暑记
来自:张三疯(张Biubiu)
全文见 http://culture.whb.cn/article/view/23493 从七月到八月,整整一个月,我与台北的不少书店再度相逢,但悲多喜少,印象中书业整体在滑坡,原先台师大门口的政大书城,现在变成了咖啡店,大概卖书不及卖咖啡赚钱。惟有台大周围的书店两年间似遇到了小阳春,数量只增不减。我拜访的新书店有胡思书店和旧香居台大店。胡思书店在一条小巷里,门口是台大有名的割包店,四神汤的香味弥散在书店的楼梯上。穿越食材的芬芳,走到二楼,浓浓的咖啡香味又相拥着迎面撞来。胡思书店二楼售书,三楼是书和咖啡兼营。音乐轻柔,咖啡醇香,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一些大学生在电脑上写作,或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书。这是一家二手书店,书不一定有茉莉二手书店品种齐全,但它似乎更满足像我这样的购书者:价格便宜,文史书籍丰富。我在这里购有台湾商务印书馆1962年初版的蒋梦麟的《谈学问》,书价60新台币。这里还有一些旧墨旧砚出售,可能是台大老师寄售的。见到一方端砚,标价5万新台币,与沪上的端砚相比,价格应该不算高。旧香居台大店今年四月刚开张。台湾人大概都有点崇拜名校的心理,尤其是台大作为台湾第一名校,那些书店老板恨不得端起全部家当在它附近安营扎寨。原本在台师大起家的旧香居,有了一点资本,就要到台大周围开辟空间,这是提升自己身份地位的一种办法。与龙泉街店相比,旧香居台大店出售的是珍本,书价当然也高。我见到的旧书有抗战时出版的《毛泽东自传》、陈独秀的《实庵自传》等,还有不少20世纪前期出版的期刊创刊号。墙上镜框中挂有一些作家书信原件,估计是店主在购入的旧书中翻捡出来的。印象中有林语堂、黎烈文、丁玲等人的书信。像很多台大附近的书店一样,新开张的书店都辟有一角留给爱书人坐下来阅读。这里光线柔和,环境幽雅,置身于这样的空间,人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专心阅读,什么高温酷暑,统统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来源:文汇报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中文系考研答疑 (社会青年专业户)
- 王晓明:应该还能不一样吧 (cterm)
- 陈子善:亭子间里的“大司务” (张三疯)
- 胡晓明:最好的时光 (张三疯)
- 杨扬:台北消暑记 (张三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