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桑德爾 Michael J. Sandel的新书《錢買不到的東西: 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內容簡介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當代不可或缺的理性聲音--邁可.桑德爾教授,《正義》之後再次發聲! 當每樣東西都能買賣,是否有錢,就有了天壤之別? 當生命中各種美好事物都被標上價格,事物的價值也跟著變質了? 金錢交易的市場機制,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面向,大舉侵入了原本非屬市場的領域。從健康醫療、教育、法律、政治到人際關係,一旦事物變成了「商品」,就會失去某個很重要的「什麼」。過去我們不曾關注過這個問題,但也許這個「什麼」,正是建構一個美好社會所不可或缺的。 桑德爾教授提醒,我們應該自問:世上有什麼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用錢去買的?我們也必須決定,應該以什麼樣的價值來管理社會及公民生活的各領域。當今的市場機制已與道德脫鉤,而我們需要將兩者重新連結起來--面對金錢的蔓延,我們必須選擇,如何劃定正義的防線,以守護我們都渴求實現的美好生活! 如果《正義》鍛練了你的思辨能力,那麼,《錢買不到的東西》將讓你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市場與道德 有些東西是有錢也買不到的,但近年來,這種東西已經不多了。現在,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拿來賣。以下就是幾個例子: 監獄囚室升級:一晚82美元。在美國加州的聖塔安那及其他幾個城市,非暴力罪犯可以花錢換得較佳的居住環境--又乾淨又安靜的囚室,遠離那些沒付錢犯人住的囚室。 單人駕駛得以行駛高乘載車道:交通尖峰時間每小時8美元。明尼亞波里斯市及其他幾個城市,正在研議開放單人駕駛付費行駛高乘載車道,以舒緩交通壅塞問題。收費的費率依當時的交通狀況而定。 印度代理孕母提供的代孕服務:6,250美元。尋求代理孕母的西方夫妻,將該工作轉包到印度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印度,這項服務是合法的,而且費用還不到美國現行費率的三分之一。 市場與道德 有些東西是有錢也買不到的,但近年來,這種東西已經不多了。現在,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拿來賣。以下就是幾個例子: 監獄囚室升級:一晚82美元。在美國加州的聖塔安那及其他幾個城市,非暴力罪犯可以花錢換得較佳的居住環境--又乾淨又安靜的囚室,遠離那些沒付錢犯人住的囚室。 單人駕駛得以行駛高乘載車道:交通尖峰時間每小時8美元。明尼亞波里斯市及其他幾個城市,正在研議開放單人駕駛付費行駛高乘載車道,以舒緩交通壅塞問題。收費的費率依當時的交通狀況而定。 印度代理孕母提供的代孕服務:6,250美元。尋求代理孕母的西方夫妻,將該工作轉包到印度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印度,這項服務是合法的,而且費用還不到美國現行費率的三分之一。 移民到美國的權利:50萬美元。外國人只要在美國高失業率的地區投資50萬美元,並創造至少10個工作機會,就可依法獲得賦予他們永久居留身分的綠卡。 獵殺瀕臨絕種的黑犀牛的權利:15萬美元。南非開始允許牧場經營者出售可獵殺限量犀牛的權利給獵人,以鼓勵牧場經營者養殖及保護這種瀕臨絕種的動物。 醫師的手機號碼:每年1,500美元以上。有愈來愈多的「特約」醫師,會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及當天即可看診的待遇,給願意每年支付1,500至25,000美元不等費用的病患。 排放一公噸碳至大氣中的權利:13歐元(約18美元)。歐盟經營的碳排放市場,允許企業購買或出售汙染的權利。 你的孩子進入名校的入學許可:不詳。雖然價格並未公開,但是有幾家頂尖大學的高級職員向《華爾街日報》透露,他們學校會收一些非頂尖的學生。這些學生的父母要夠富有,而且很可能會提供學校鉅額捐款。 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上述這些東西,不過現在有許多新的賺錢方法,如果你想賺點外快,以下是幾種新時代的可能性: 出租前額(或你身體的其他部位)作為廣告看板:777美元。紐西蘭航空雇用了30個人,要他們把頭髮剃掉,並在頭上貼暫時性刺青,寫著:「需要一點變化嗎?到紐西蘭來。」 擔任製藥公司測試藥品安全的人體白老鼠:7,500美元。這個價位可能會高一點或低一點,端視測試藥物效果的程序侵入性有多大,或造成的不舒適度有多強。 為私營軍事公司在索馬利亞或阿富汗作戰:從每個月250美元至每天1,000美元不等。待遇會依能力、經驗及國籍而不同。 為那些想參加國會聽證會的說客在國會山莊外徹夜排隊,以確保說客次日有座位:每小時15至20美元。說客會付錢給排隊公司,而排隊公司會雇用遊民或其他人去排隊。 如果你是住在德州達拉斯學區內的二年級生,看書:每本2美元。為了鼓勵閱讀,許多學校只要小朋友看完一本書,就會給他們錢。 如果你有過胖問題,在四個月內減重14磅:378美元。企業及健康保險業者提供獎金給減重或從事其他有益健康行為的人。 為生病或年邁者購買壽險,在他們有生之年替他們支付保費,然後在他們過世後收取理賠金:有可能達數百萬美元之多(視保單內容而定)。這種以陌生人生命為賭注的型式,已經成為一個高達300億美元的產業。這些陌生人愈早死,投資者所得到的理賠金就愈高。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拿來買賣。過去30年來,市場和市場價值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控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並沒有刻意選擇這樣做,但這種現象似乎就這樣發生在我們身上。 當冷戰結束時,市場及市場式思考享有前所未有的榮耀。這是可想而知的事。過去,沒有任何其他建立財貨生產及銷售的機制,曾如此成功地創造出富足及繁榮。不過,當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上擁抱市場機制,卻也同時產生了另一種現象。市場價值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經濟學逐漸成為顯學。如今,購買及銷售的邏輯已不再僅限於有形的商品,它對整體生活的掌控程度愈來愈深。現在是時候開始自問,到底我們想不想這樣過日子。 回想市場凱旋論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市場的信心及自由化已經達到幾近迷亂的程度,那也就是市場凱旋論時代。這個時代始於80年代初期,當時雷根及柴契爾夫人向世人宣示他們的信念:掌握繁榮及自由之鑰的不是政府,而是市場。這種現象在90年代仍然持續,當時支持市場自由主義的柯林頓及布萊爾雖然走較中庸的路線,但還是進一步強化了,市場是達成大眾福祉最主要手段的信念。 如今,這個信念已經遭到質疑。市場凱旋論的時代已經告一段落。金融危機不只令人對市場有效分配風險的能力產生疑慮,同時也促成一種共識,那就是:市場已經脫離道德,而我們需要將兩者重新連結起來。可是,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而我們又該怎麼做?目前還不明朗。 有人認為,市場凱旋論核心的道德低落,主要源自於貪婪,而貪婪導致不負責任的冒險。根據這種看法,解決之道在於遏制貪婪,堅持銀行業及華爾街金融圈主管們應該更有誠信及更負責任,同時制訂合理的法規,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的危機。 這充其量只能算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診斷。當然,貪婪絕對是金融危機中的要角,但事實上,還存在著更嚴重的危機。過去30年來所發生最致命的變化,並不是貪婪的增加,而是市場及市場價值已擴張到非它們所屬的生活領域中。 若要對抗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痛斥貪婪。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市場在我們社會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我們需要開放公共辯論,討論將各市場圈限在既定的範圍內是什麼意思。為了進行這項辯論,我們需要先想清楚市場的道德極限何。我們應該要自問:有什麼東西是不應該用錢買的。 市場以及市場導向的思考,延伸至傳統上由非市場基準所規範的領域,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大的一個發展。 讓我們來想想:以營利為目的的學校、醫院及監獄,以及將作戰任務轉包給民營軍事承包商(傭兵),這些現象的激增。(在伊拉克與阿富汗境內,傭兵的人數其實多於美軍的人數。) 再想想:政府警力被民營保全公司所取代的現象--尤其在美國和英國,民間保全人員的數目是政府執法人員數目的兩倍。 或者還可以想想:製藥公司對富裕國家的消費者積極推銷處方藥的現象。(如果你看過美國夜間新聞時段的廣告後,認為全世界最嚴重的健康危機不是瘧疾、河盲症或昏睡病,而是勃起功能障礙的流行,不會有人責怪你的。) 另外,也可以想想這些現象:商業廣告深入公立學校;公園或公共空間出售「命名權」;推銷人工受孕所使用的「特製」卵子及精蟲;將懷孕生產之事轉包給開發中國家的代理孕母;讓企業或國家購買或出售汙染權;以及已幾近允許購買或出賣選舉的競選資金制度等。 30年前,幾乎從來沒聽說過類似這種用市場去分配健康醫療、教育、公共安全、國家安全、刑法、環保、休閒、生育,以及其他社會性財貨的例子。但如今,我們早已視之為理所當然。 當一切待價而沽 為什麼要擔心,我們正朝著每樣東西都可以買賣的這種社會邁進呢? 有兩個理由:第一是有關不平等,第二是有關腐化。先談不平等。在一個每樣東西都可以買賣的社會裡,所得微薄者的日子會比較難過。當錢可以買得到的東西愈多,富裕(或貧窮)與否就變得更要緊。 如果富裕的唯一優勢是有能力購買遊艇、跑車、奢華假期,那麼所得和財富的不平等就沒那麼要緊。但是當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多--政治影響力、良好的醫療服務、位於安全而不是犯罪率居高不下住宅區的家、進入精英名校而非爛校的管道--那麼所得和財富的分配就愈顯重要了。當每樣好東西都待價而沽,有沒有錢,就有了天壤之別。 由此可知,為什麼過去幾十年來,貧困及中產階級家庭所受到的衝擊特別大。不只是因為貧富差距顯著擴大了,所有東西商品化拿來買賣的結果,使得金錢變得更加重要,也加深了不平等所造成的痛苦。 我們應該考慮別將每樣東西拿來買賣的第二個理由,則比較難具體描述。這不是關於不平等或不公平,而是關於市場所具有的侵蝕性傾向。 回想市場凱旋論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市場的信心及自由化已經達到幾近迷亂的程度,那也就是市場凱旋論時代。這個時代始於80年代初期,當時雷根及柴契爾夫人向世人宣示他們的信念:掌握繁榮及自由之鑰的不是政府,而是市場。這種現象在90年代仍然持續,當時支持市場自由主義的柯林頓及布萊爾雖然走較中庸的路線,但還是進一步強化了,市場是達成大眾福祉最主要手段的信念。 如今,這個信念已經遭到質疑。市場凱旋論的時代已經告一段落。金融危機不只令人對市場有效分配風險的能力產生疑慮,同時也促成一種共識,那就是:市場已經脫離道德,而我們需要將兩者重新連結起來。可是,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而我們又該怎麼做?目前還不明朗。 有人認為,市場凱旋論核心的道德低落,主要源自於貪婪,而貪婪導致不負責任的冒險。根據這種看法,解決之道在於遏制貪婪,堅持銀行業及華爾街金融圈主管們應該更有誠信及更負責任,同時制訂合理的法規,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的危機。 這充其量只能算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診斷。當然,貪婪絕對是金融危機中的要角,但事實上,還存在著更嚴重的危機。 (http://www.eslite.com/html/event/temp/120914_money/index.shtml)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才女之累这纸质对吗,当当自营是不是卖盗版 (十月十日)
- UU们,京~东这次给力啊! (满天小花)
- 读书 (谷胡子)
- 618一般多大力度啊 (detdctive)
- 堂吉诃德又有了 (衞衞衞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