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林树中:外国各博物馆中国展品随记
来自:热带北极熊(巅峰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3ab950102dsuz.html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自从有了人,他们便在各大洲之间流动,生活,繁衍,并进行交往。根据考古实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彩陶便在新疆西部至中亚一带与西来的彩陶文化发生碰撞。有学者称:“美洲文明之母”的奥尔梅克文明与中国商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美学者发现实物证据美洲文明源自中国商代文化》,《港台信息报》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九日)。就近而论,中华文化与四周的交往,以汉唐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欧洲交往为盛。中国绘画便是以友好交流的方式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 然而就近代欧美国家来说,其初对中国绘画甚少了解,十九世纪以前,流入欧美的中国画偶有一二,影响不大。到了十九世纪晚期,由于法国后期印象派所建立的新艺术理论,画家如塞尚(Paul Cezanne)、高更(Paul Gauguin)、梵·高(Vincent van Gogh)等,都受到当时流入欧洲的日本木刻(浮世绘)的影响,进而注意到中国与日本的绘画。当时英法等国都时有商人及传教士来华,部分中国画也由之传入欧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瑞典的斯文·海定(Sven Hedin)、匈牙利的斯坦因(Aurel Stein)(后入英籍)、法国的伯希和(Paul Pelliot)等进入新疆和甘肃敦煌,掠走大批书画典籍,引起了欧洲文化界的关注;加上战争、修铁路及其他工程的原因,因此流入欧洲的文物逐渐增多。但收藏仍以陶瓷为多,其次是铜器、玉器等。 美国收藏中国书画以波士顿美术馆为最早,开始于十九世纪晚期;其他如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费城大学博物馆等,多在二十世纪早期才开始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数十年间,更是大量收藏。直到今日,对中国书画的收藏、研究,美国都居于西方领导地位。中国历代名画流至美国,还包括战争或政权更替等原因而由华人和外国人带去的。 本文的第一、第二部分,主要结合笔者在美国、日本等国的访问讲学,通过读画,谈流入欧、美、日本的中国卷轴画;第三部分结合对丝绸之路的考察,谈欧美诸国对石窟壁画、绢画等的掠夺及“敦煌学”。 嫔御侍女图 (部分)墓壁画砖 西汉 佚名 (美)波士顿美术馆藏 笔者(中间)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美术馆与艾瑞慈教授及研究生看画论画 一 〈一〉 美国密执安大学 一九八五年的金秋时节,经过一九七二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一九七八年国家开始经济改革,一九七九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之后,中美外交处在被称为 “蜜月”的时期,历来被称为“老夫子”的我,第一次穿上西装,搭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飞机,远渡重洋,开始走出国门,接触宽广的世界。 我开始接触到海外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是在密执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该校设有美术史系,而且有本校的美术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很多。密执安大学美术史专业资料室是美国的图片资料中心,藏有世界各国名画的幻灯片数十万张,还藏有台北故宫博物院全部藏画的照片和幻灯片,向全国提供。密执安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一样,是中国学生来美留学的一个中心, 校内亚洲图书馆藏东方图书三十五万册,中文资料十七万册,期刊一千五百多种。该校美术史系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同校内外美术馆藏品的收藏、鉴定、赏析相结合,每周都有一两次由教授带学生到校内美术馆看画和其他藏品的课程。边看边讲,学生提问,教授作答并讨论。其实习课即派学生到各大博物馆,参与保管、研究藏画的工作。因此,我在该校美术馆看到很多中国历代名画,主要有明代沈周的《松下芙蓉图》卷、曾鲸《潘梁老先生像》轴,值得注意的是该馆还藏有清代人摹的《曾鲸自画像》。金陵画家中有张风卒前赠周亮工的《山水图》扇(是他的最后作品)、高岑《金陵胜迹图册》、“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花卉杂画册》、李《紫藤石》轴,还有现代高剑父《牛》轴、溥心畬《鸟、朱竹》小幅等。 该校原美术史系主任艾瑞慈(Richard Edwards)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来中国参加抗日,夫人林维真是鼎鼎大名的林语堂的侄女。他们对中国十分友好,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来中国,也收藏了很多中国名画。暇日到他家造访,他拿出所收藏的作品给我观摩,如南宋人无款《山水》团扇;清代安徽画派孙逸的作品极稀见,他却收有其一轴《山水》真迹。高凤翰中风后第一次运用左手所作的《书画》卷及其门人李龙瞻写《高凤翰像》,任颐《右军观鹅图》轴,现代张大千赠其夫妇《墨荷》横轴等,都是极精的作品。艾教授的学生武佩圣博士兼任校美术馆东方部主任,每次教学、看画都参加,并担任我所开讲座的翻译。 仿天池生画荷图 轴 清 朱耷 (美)波士顿美术馆藏 宫中图(部分) 卷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美)大都会美术馆藏 〈二〉 波士顿美术馆 其后我应郭继生博士之邀到麻省威廉学院讲学,除参观该学院美术馆藏画外,还参观了早已闻名的波士顿美术馆。该馆成立于一八七六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美术馆,常自谓“我们的东方文物收藏在全美居第一位”。该馆陈列中国文物的专室就有十大间,主要是绘画、雕塑、铜器、陶瓷等。在这儿我看到了: 西汉墓室壁画《上林苑驯兽图》等,一九三八年在河南洛阳八里台最早出土的西汉墓室壁画(一); 北魏《宁懋石室》线刻画,其中宁懋肖像为北魏代表作; 《北齐校书图》卷,北齐杨子华创稿,唐代阎立本再稿,宋代摹本; 唐代阎立本(传)《历代帝王图》卷; 唐代张萱《捣练图》卷(宋摹本)(二); 五代后梁关仝《崖曲醉吟图》,台湾学者李霖灿在《中国绘画史研究论集》说:“该馆只得一关仝,符合文献所载。再加南唐李后主金错刀题字,赵孟頫跋,知此即《宣和画谱》著录的赫赫名迹,流传有绪”; 五代南唐周文矩《宫中图》卷,此系其中部分段落; 北宋范宽《雪山萧寺图》团扇,经元文宗内府、项元汴、张则之、阮元、景贤收藏,上有“天历之宝”半印等,是今传最能体现范宽画风的作品之一(三); 范宽《雪山楼阁图》轴,经谢稚柳鉴定为真迹(四); 北宋郝澄《人马图》斗方,宣和御府藏,载《宣和画谱》; 北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是少数国外流传的徽宗真迹(五); 宋代《文姬归汉图》残册(存四页),是宋代人真迹,旧传为李唐所画; 南宋陈容《九龙图》卷,真迹(六)。 在宋以前的作品中,还有一轴《释迦出山图》,旧传为唐代尉迟乙僧作,后因发现“陈用志敬摹”题字,并有图章,确认为陈用志作。陈用志是北宋重要画家之一 ,此当为他传世的唯一真迹。 至于元、明、清的名迹也极丰富,如元代王振鹏《姨母养育图》卷、王蒙《太白林峦图》卷、明代沈周《十四月夜图》卷、清代八大山人《仿天池生画荷图》轴(七)、石涛《鬼子母天图》卷等。 湖庄清夏图 (部分) 卷 北宋 赵令穰 (美)波士顿美术馆藏 〈三〉 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 继波士顿美术馆之后,我又访问了哈佛大学,参观该大学福格博物馆。在这里,一九二三年兰登·华尔纳(L.Warner)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十二幅唐代壁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壁画是华尔纳用当时最先进的化学溶液、胶布这一最野蛮的手段粘走的。 该馆的收藏比较重视中国的考古发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青铜器、洛阳金村出土的玉器等,特别是山西天龙山石窟被盗的石刻佛像、藻井飞天浮雕精品及华尔纳从敦煌窃取的唐供养菩萨像。 敦煌藏经洞流失的绢画,这里藏有五代天福十年(九四五年)和北宋雍熙二年(九八五年)的两件精品,五代南唐周文矩《宫中图》卷(摹本)有一段也保存在这里。还有元代任仁发《神骏图》卷,清代石溪《山水》轴,八大山人《瓜月图》轴等,北宋法华经刊本的《山水》木刻版画,也很值得重视。 哈佛大学的人类学系与我国有很密切的关系,这里培养了发掘安阳殷墟的著名学者李济博士,又培养了在中美有影响的张光直博士(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对中美的学术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也是由郭继生博士陪同,我第一次参观了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据一九四六年美国美术新闻年报的统计,该馆东方部就收藏有文物二万一千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雕塑等,绘画藏品更令人瞩目。如: 唐代韩斡的《照夜白图》卷,在流传不多的韩幹作品中,恐怕要算唯一的真迹; 五代南唐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虽为南宋摹本,但首尾齐全(八),与《宫中图》卷的一段(方闻等文章认为是南宋一○四○年院画家所摹)(九)是了解周文矩人物画风格的最重要作品; 宋代《仿范宽山水图》轴,作风与范宽相类,也是研究范宽绘画的重要实物; 北宋屈鼎《夏山图》卷,原题燕文贵作,《石渠宝笈二编》、《故宫已佚书画目》著录,后在画面发现屈鼎款题; 虞山林壑图 轴 元 倪瓒 (美)大都会美术馆藏 夏山图(部分) 卷 北宋 屈鼎 (美)大都会美术馆藏 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见《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经香港张文奎售与美国顾洛阜,后捐予大都会美术馆(十); 北宋《睢阳五老图》是流传有绪的北宋大臣肖像画,既有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可据此了解当时宫廷壁画名臣像的面貌,画像藏于该馆及耶鲁大学美术馆等三处; 北宋徽宗赵佶《竹禽图》卷,表现了“生漆点睛”的特点,宣和原装,晋府物,有赵孟頫跋,极其珍贵 (十一); 北宋乔仲常《赤壁赋图》卷,见《故宫已佚书画目》,真迹; 北宋高克明(传)《溪山雪霁图》卷,见《故宫已佚书画目》, 名款后加,乃北宋人佳作; 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真迹,是重要的历史画; 南宋马和之《豳风图》、《鸿雁之什》,见《石渠宝笈二编》著录,马氏代表作品; 南宋米友仁《云山烟霭图》,真迹; 南宋李嵩《货郎图》扇页,在所传数幅李嵩画中,此为最可信之真迹; 元代钱选《归去来辞图》卷及《梨花图》卷,皆为可信精品; 元代王振鹏《仿马云卿维摩图》卷,据其题跋得知,系仿金代马云卿, 且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题为李公麟的一卷相同,故知北京藏卷实为马云卿所作; 元代张雨《松轩春霭图》卷,是他传世的少数作品之一 ; 元末明初赵原的《晴川送客图》卷,是他留传不多的重要作品; 明末吴彬的《十六罗汉图》卷,据《石渠宝笈二编》著录,艺术格调奇特,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个性。 该馆收藏的清代精品也很多。如龚贤于一六八八年作《题诗山水册》(十六页),第二年即去世,其诗、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石涛的《十六罗汉图》卷,作于一六六七年,是他现存的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道释画作品(十二)。其他如王翠《太行山色图》卷、王原祁《辋川图》卷、吴历《消夏图》卷,也都能代表他们一个时期的艺术特色。 〈五〉 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与圣路易斯市美术馆 一九八六年二月,我应堪萨斯大学李铸晋教授的邀请,由助手卢素芬(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陪同前往讲学。先到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参观三天。该馆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中虽然比较年轻,但前任主要负责人席克门(L.Sickman)原是个掠夺中国文物的“能手”,所藏中国历代名画自有特色。 山崖寺庙图 轴 清 髡残 (美)纽约亚洲美术馆协会藏 十六罗汉图 (部分) 卷 清 石涛 (美)大都会美术馆藏 该馆的所谓“中国庙宇室”,上面覆盖从北京禄米仓智化寺拆去的明代木构藻井,墙上是整面从山西广胜寺盗去的元代巨幅壁画,壁画前面坐着宋代贴金观音造像。被盗去的雕塑还有龙门石窟的北魏《皇后礼佛图》巨型浮雕(另一《皇帝礼佛图》浮雕在大都会美术馆)、石狮,隋唐佛像等。工艺方面有商四足方鼎、东周铜钟等。当时的东方部主任是风度翩翩的美籍华人何惠鉴先生,承他热情接待,我要看什么,他便和盘托出。在该馆我还买到一大批世界各国大博物馆收藏中国美术品的专集,现成为我主编这部《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重要资料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古画名迹值得着重提出的有:北魏《孝子图》(石棺线刻画)(十三);唐代陈闳《八公图》卷(十四),笔者曾写过鉴评的文字; 唐代周昉 (传)《听琴图》卷为摹本;五代后梁荆浩(传)《山水图》轴,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是席克门从苏州还是什么地方收集的,售者说是从一古墓所出,但从画面考察,疑点很多,本书虽也收录,只是作为研究荆浩画的参照。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轴是公认最为接近李成的作品之一,与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藏李成、王晓的《读碑窠石图》轴,同为海外收藏研究李成画风最重要的作品。许道宁的《渔父图》卷,虽然也有鉴赏家提出不同看法,却属真迹。南宋江参《林峦积翠图》卷,款印后加,但系真迹。夏珪《山水十二景图》卷 (存四景)为精品。对金代作品的再鉴定,美国学者们近年获较多的成果,如题为太古遗民的《江山行旅图》卷、宋代《溪山无尽图》卷、宋代《泸南平夷图》卷, 都被认定是金代人之作(十五)。 元代刘贯道《消夏图》卷为传世名作(十六)。流至国外的李衍的《墨竹图》前半段收藏于该馆,后半段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任仁发《九马图》卷,亦属真迹。堪萨斯大学的李铸晋教授对元代绘画的研究极有影响(十七)。 明代藏品这里也甚丰富,其中有杰出的沈周、文徵明《山水》合卷。新近举行的关于董其昌国际学术讨论会和『董其昌世纪展』,使对董其昌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十八)。该馆所藏《仿古山水册》是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流入美国的董其昌的精品,还有藏于克里夫兰美术馆的《青卞山图》轴。 明末清初祝昌《山水》卷是少见的精品。渐江《山水册》、龚贤《云峰图》卷弥足珍贵,后者因有题诗述其师承,更增加其研究的价值。 离开堪萨斯前往圣路易斯市美术馆,接待我的该馆东方部主任华裔欧阳国兴博士是密执安大学艾瑞慈教授的高足。在这里我观摩了宋代刘寀《落花游鱼图》卷(十九)、元代佚名《罗汉图》轴、清代华嵒《莳菊图》、清末戴熙《龙湫观瀑图》卷、清代焦秉贞(传)《孔子圣迹图》册,还有值得注意的现代张大千《山水》、徐悲鸿《水墨芭蕉》、黄君璧《山水》等。 云山图(部分) 卷 清 龚贤 (美)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 五龙图(部分) 卷 南宋 陈容 (美)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 〈六〉 底特律美术院和芝加哥美术院 因为底特律(美国著名的汽车城)与密执安大学所在地安娜堡相邻,我在参加一次学术座谈会和一位博士论文答辩会后,由武佩圣博士陪同,顺便参观了底特律美术院,该院成立于一八八五年,是美国最大的市立博物馆。 该馆收藏范围较广, 东方藏品有中国的绘画、雕刻、陶瓷等,还有日本和朝鲜的艺术品。 在中国古画中印象最深的是传为元代钱选的《早秋图》卷,可谓色彩华丽,精美绝伦,但在作者和时代方面,争论较大。有学者认为此即《珊瑚网》等著录的钱选《草虫图》卷,《重订名画汇集》亦著录,盖为福开森搜罗运美之物(廿)。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明初作品,或为摹本。此画精美固不待论,但若与大都会美术馆所藏钱选《梨花图》等真迹比较,总觉得还缺少一些文人的意韵。 在这里还观摩了传为北宋刘永年的《家鹅图》轴及明代沈周与王鏊合作的《石榴图》轴(沈画、王书题)。 我参观芝加哥美术院是在一次旅游时前往的,时间在一九八六年三月三十日。馆内藏品以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和二十世纪现代西方艺术为多,陈列有埃尔·格列柯、修拉、梵高、马蒂斯等人的名作。东方艺术品中,有来自印度的佛教造像和中国的雕塑(如北魏正光元年的《鎏金弥勒像》是其中精品),还有日本的浮世绘。藏品中尤以中国青铜器为突出,据统计,数量在百件以上,一九四七年曾编有图录刊行。 这里收藏的中国画数量不多,但相当精。如五代南唐周文矩《合乐园》卷(摹本),画左右各九人排列奏乐,另有一人击鼓为拍,推测可能为周文矩所画另一幅《韩熙载夜宴图》留下的一段。因为文献记载,南唐画家画此题材不止顾闳中一人,周文矩也画过(廿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顾闳中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众伎奏乐、韩熙载击鼓的段落,且周文矩的《合乐图》中击鼓者、赏乐者的形象与顾闳中所画的图很相似,只是图中的奏乐场面很大,占去画幅很大的部分。对于此画我将拟另文作进一步的探讨。此外,该馆还藏有元末陈汝言的《山林隐居图》和明代唐寅的《夜饮图》。清代作品有王原祁《仿大痴笔意山水》和李世倬的《秀色凝烟图》及现代齐白石的《玉米图》轴和徐悲鸿的《马》轴。 在参观将要结束时,竟还看到一幅美国画家画的巨幅油画《毛泽东半身像》,这使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助手为我留下了一个值得纪念的镜头。 (一) (二) 〈七〉 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其后,我随同密执安大学美术史系的研究生到华盛顿,除了观光游览美国首都外,主要参观弗利尔美术馆和国立美术馆,后者以收藏欧美名画为主,故参观的重点还在前者。 弗利尔美术馆主要是靠大资本家弗利尔捐助的藏品和基金建立的,后来成了国立机构(廿二)。收藏范围着重于中国、日本及东亚的艺术品。其中中国铜器、玉器极精美,出版过铜器图录。北朝至隋唐的雕刻,有响堂山北齐巨型浮雕,上刻西方净土变与佛传故事;还有唐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等。 观摩的名画中,印象最深的有传为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传世五种摹本中最精最早的一卷,是福开森携去的。传为南朝宋陆探微《洛神赋图》卷(白描本)也令人瞩目,此卷原标签题“唐代陆探微九歌图卷”,实误。其上有伪造的刘墉跋、项子京印,但所据确为六朝本,卷首画面最全,白描水平高, 摹本时代在元明间。文献著录陆探微也画过《洛神赋图》,但陆画已全部失传,因此此卷是研究陆探微艺术值得重视的实物(廿三),可以结合南京、丹阳南朝帝王陵中出土的《七贤与荣启期》等砖印壁画来比较全面地探讨陆探微的绘画。 传为唐代阎立本的《锁谏图》卷,见《石渠宝笈三编》及《虚斋名画录》著录,构图、人物服饰尚保存唐代特点。传为周昉的《内人双陆图》卷(宋摹本)具有浓重的唐代画气息。 北宋有传郭熙《溪山秋霁图》卷。南宋有阎次于《山水》页,夏珪《山水》大立轴,毛益《柳燕图》团扇页。 金代李山《风雪松杉图》卷是流传有绪的名作,另幅传李山《茂林遥岑图》镜心亦佳。 元画收藏甚丰且多精品,如:龚开《中山出游图》卷、钱选《来禽栀子图》卷、《杨妃上马图》卷、赵孟頫《二羊图》卷、何澄《下元水官图》卷、吴镇《仿荆关渔父图》卷、王蒙《夏山隐居图》镜心及王渊《花鸟》轴、邹复雷《墨梅》卷。 明清有唐寅《南游图》卷、陆治《浔阳秋色图》卷、陈淳《仿小米云山》卷、王时敏《仿宋元六家》卷、石涛《为飞涛作山水》轴、吴历《溪山雨后》轴等。 (四) (三) 梧竹兰石四清图 卷 元 李衎 前段( 一、二)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后段(三、四)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美国的一段 “仲宾为玄卿” 为后添。 〈八〉 克里夫兰美术馆 克里夫兰美术馆成立于一九一 八年,藏品原以欧洲文物为主,近四十年来致力于东方文物的搜集。其主要负责人是李雪曼(Sherman Lee)博士。一九五九年后该馆更得中国部主任何惠鉴帮助(何后调纳尔逊美术馆),大量收购中国画,成为后起之秀。 该馆收藏的名作,最重要的有周、汉间的蚌壳画《狩猎图》,西汉墓壁画砖《二桃杀三士图》;唐代佛教画《释迦三尊图》(绢画);五代、宋初巨然《溪山兰若图》轴,五代南唐周文矩《宫中图》卷(摹本)之一段;宋代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卷,李安忠《烟树秋霭》斗方,米友仁《云山图》卷;金代高涛《寒林聚禽图》轴,金代《溪山无尽图》卷; 元代赵孟頫《江村渔乐图》团扇及《竹石幽兰》卷,赵雍《溪山渔隐图》,雪窗《风竹图》,王冕《月下梅花图》,颜辉《钟馗月夜出游图》卷,张渥《九歌图》卷,罗稚川《携琴访友图》,赵衷《墨花图》卷,倪瓒《筠石乔柯图》,姚廷美《有余闲》卷。 明代作品有宋克《竹冈图》卷,王绂《秋林书舍图》, 边文进《三友百禽图》轴,殷洪《孔雀牡丹图》,谢环《香山九老图》卷,石锐《岁朝图》卷,吕文英《江村风雨图》,陶成《菊花白菜图》卷,杜琼《太白山图》卷,周臣《流民图册》(廿四)的一半,仇英《赵松雪写经换茶图》卷,文徵明《秋壑鸣泉图》,董其昌《江山秋霁图》、《青卞山图》轴,吴彬《五百罗汉图》卷,陈洪绶《宣文君授经图》轴。 清代代表作品有金陵画派邹喆《郊原秋霭图》卷,龚贤《仿董巨山水图》轴,樊沂《兰亭修禊图》卷,樊圻《山水花鸟册》,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安徽画派萧云从《山水清音图》卷,梅清《九龙潭图》轴;朱耷《仿郭忠恕山水图》轴,石涛《秦淮忆旧图册》,髡残《秋山游侣图》卷;“正统派”王时敏《夏日山居图》轴,恽寿平《五色芍药图》轴;“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古楂秋鹰图》轴等。 以上作品都参加过“八代遗珍”的展览(廿五)。 〈九〉 与欧美其他友人的交往 在居留美国的一年里及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笔者与伯克莱大学加州分校的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方闻教授、华盛顿大学吴讷孙教授及著名的收藏家王己千先生等人交流并观看了大学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松(山水册页之一 ) 纸本 清 弘仁 (美)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藏 青卞山图(部分) 轴 明 董其昌 (美)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江村风雨图 轴 明 吕文英 (美)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其间我注意到中国流入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印度等国的历代名画状况,结识了来自欧洲各国的同行,如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的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的韦陀教授等。韦陀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他一次来华访问时,我们一起调查研究山西省境内的佛教建筑、壁画、雕塑。他还为我提供了英国博物馆收藏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宋代《洛神赋图》卷的幻灯片一百多张。可惜的是由于我的态度不够积极,失去了一次到印度考察的机会。 在美国期间,我委托助手拍摄了流传海外的中国名画幻灯片两千多张,再加上各博物馆及国际友人的赠予,共集有幻灯片三千多张。这也成为我主编这部《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主要资料来源。 注释: (一) 林树中《旅美所见两处汉代壁画》,《汉画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二期。 (二)林树中《捣练、捣衣和〈捣练图〉》,《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一日。 (三)林树中《范宽及其作品》,《美术》,一九七八年第四期。 (四)谢稚柳《鉴余杂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 (五)林树中《赵佶〈五色鹦鹉图〉、〈竹禽图〉》,《东方书画》一九九五年第一期。 (六)林树中《陈容画龙今存作品及其生平的探讨》,《艺苑》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七)林树中《异国他乡赏名画——八大山人〈仿天池道人墨荷图〉》,《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八)林树中《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东方书画》一九九四年第二期。 (九)[美]方闻、何慕文、景山节译《大都会美术馆迪能画廊的中国画收藏》,《美术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三期。 (十)杨仁恺《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十一)同(五)。 (十二)林树中《游『大都会』,赏〈罗汉图〉》,《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十三)林树中《孝子图》(石棺线刻画),《中国名画欣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十四)林树中《传陈闳〈八公图〉研究》,《艺苑》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十五)《文人画粹编 董源、巨然》(日本学习研究社,一九七七年)刊美国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教授论文,综合美国学者研究金代画成果,推定金代画作品二十三件。 (十六) 林树中《刘贯道〈消夏图〉》,《中国名画欣赏辞典》。 (十七) 李铸晋教授长期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任教,培养了很多博士(其中多个为华人),有《赵孟頫〈二羊图〉研究》等论著。 (十八) 雪涌《董其昌世纪展与国际讨论会述要》,《美术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一期。 (十九) 参见徐邦达《中国绘画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廿十) 金维诺《〈早秋图〉与〈八公图〉》,《美术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二廿一) 元代汤垕《画鉴·唐画》:“李后主命周文矩、顾闳中画《韩熙载夜宴图》,余见周画二本;至京师,见(顾)闳中笔,与周事迹稍异,有史卫、王浩题字,并绍勋 (兴)印,虽非文房清玩,亦可为淫乐之戒也。” (二廿二) 〔加拿大〕侯德生《弗利尔美术馆》,《美术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二期。 (二廿三) 林树中《传陆探微〈洛神赋图〉卷》,见林树中主编《六朝艺术精华》,江苏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二廿四) 林树中《周臣〈流民图〉》,见《美术辞林·作品欣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二廿五) 李铸晋《美国举办“八代遗珍”展览及讨论会》,《美术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 流民图 (部分) 卷 明 周臣 (美)克里夫兰美术馆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分藏 溪山无尽图 (部分) 卷 金 佚名 (美) 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艺术史与考古类电子书 (葵花籽)
- 郑培凯主编《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热带北极熊)
- 艺术/学术交流群📖 (མི་རྟག་པ།)
- 虚心请教各位老师 (蜜糕达令)
- 无底价拍卖🧧女艺术家『行为艺术之母』签名书、古代陶瓷签... (独乐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