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盗版的古典cd还有保留的价值么

醋鱼

来自:醋鱼
2012-10-07 12:04:0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07 12:08:34

    古典cd从技术上也必然被淘汰,这是必然的。一是盗版厉害,翻刻的数据和正版无任何区别。 二是,现在开始流行听原声开盘母带转录的音频文件,一个数G之大,音效很肯定是目前最好的。但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找到原声母带,或者有资源有条件的也不愿意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玩意。可是即使有了这么多声音文件,怕是我们没那么多耳朵去听了。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四五年前完全不一样,四五年前,是没音乐要找音乐去听。而现在,应有尽有,却没有了听的心情和心态。

    前天一个朋友说,他那里有6个T的古典声音文件,问我要不要。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觉得可有可无

  • albertxu

    albertxu (羊儿在安静的吃草) 店小二 2012-10-08 14:27:04

    我以前买的D版碟都在睡大觉呢,也氧化得差不多了,就当垃圾扔了算了

  • Karma_Police

    Karma_Police 2012-10-08 14:41:20

    呵呵

  • 海吨

    海吨 2012-10-09 09:46:58

    一是盗版厉害,翻刻的数据和正版无任何区别。 二是,现在开始流行听原声开盘母带转录的音频文件,一个数G之大,音效很肯定是目前最好的。

    不要匆忙下结论

  • ldf

    ldf 2012-10-18 17:51:50

    上大学的时候买了许多D版,几年后一听,不忍卒听;从此不买D版了,或许现在的技术好了亦未可知。不过支持正版,只怕过几年,只有网上下载了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19 09:49:53

    上大学的时候买了许多D版,几年后一听,不忍卒听;从此不买D版了,或许现在的技术好了亦未可知。 上大学的时候买了许多D版,几年后一听,不忍卒听;从此不买D版了,或许现在的技术好了亦未可知。不过支持正版,只怕过几年,只有网上下载了 ... ldf

    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现在牛津剑桥停出了很多纸本的字典,这东西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是亚马逊现在电子版图书销量已经远过纸本了。对于观看质量要求如此之高的图书尚且如此,那么电子数据化之后效果更佳的cd也将是将来的趋势了。技术这东西,必然越来越强大

  • luckyboy

    luckyboy 2012-10-19 11:22:02

    现在没盗版了。。。。。我好多年没见到了

  • Karma_Police

    Karma_Police 2012-10-19 15:59:24

    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现在牛津剑桥停出了很多纸本的字典,这东西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是亚马逊现 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现在牛津剑桥停出了很多纸本的字典,这东西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是亚马逊现在电子版图书销量已经远过纸本了。对于观看质量要求如此之高的图书尚且如此,那么电子数据化之后效果更佳的cd也将是将来的趋势了。技术这东西,必然越来越强大 ... 醋鱼

    这对于环保是件好事,但不能否认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实体唱片、纸质书本很念旧。。。本身也没什么好坏之分。。。更别提什么价值索取。。。

  • albertxu

    albertxu (羊儿在安静的吃草) 店小二 2012-10-19 16:26:07

    这对于环保是件好事,但不能否认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实体唱片、纸质书本很念旧。。。本身也没什么 这对于环保是件好事,但不能否认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实体唱片、纸质书本很念旧。。。本身也没什么好坏之分。。。更别提什么价值索取。。。 ... Karma_Police

    还有人喜欢线装书竖排版呢,就像有人只听黑胶不听CD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0-23 09:45:31

    [内容不可见]

  • schonne

    schonne (ne jugez pas) 2012-10-23 10:16:44

    这几天不时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各个角度(曲目、版次、制作水准、流行度、偶像度等)挑很多有代表性的,弄一个博物馆。 说点官腔的,盗版碟当然是非法的东西,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i.e. 国家文化控制+信息流通受限),对大众文化水平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是不是和更早些时候的“内部参考”有点像……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0-23 10:27:13

    这几天不时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各个角度(曲目、版次、制作水准、流行度、偶像度等)挑很 这几天不时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各个角度(曲目、版次、制作水准、流行度、偶像度等)挑很多有代表性的,弄一个博物馆。 说点官腔的,盗版碟当然是非法的东西,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i.e. 国家文化控制+信息流通受限),对大众文化水平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是不是和更早些时候的“内部参考”有点像…… ... schonne

    [内容不可见]

  • ricky

    ricky 2012-10-23 11:07:03

    买个便宜的二手CD机,专门用来听盗版碟。当然不要对音质有太高要求了,可以在做饭啊、工作啊什么的时候当背景乐听。听到CD机和碟子同归于尽的报废,它们也就实现了自身价值最大化了~~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23 18:13:02

    现在没盗版了。。。。。我好多年没见到了 现在没盗版了。。。。。我好多年没见到了 luckyboy

    嗯,都被网络下载抢走生意了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23 18:17:54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netwilliam

    我有很多碟都是这样。以DVD居多吧,可能dvd工序比cd复杂,片基变黑,里面的涂层起了化学变化。cd也有,但是盘面全黑的少,更多的是吱吱叫,有跳音。

    据说八十年代的第一批cd有的已经开始完蛋了——这东西寿命大概也就三十年。我买碟很晚。论坛里如果有老烧友屯了第一批cd的,可以说说情况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0-23 19:22:26

    [内容不可见]

  • luckyboy

    luckyboy 2012-10-24 09:44:24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netwilliam

    哈哈哈中国人最喜欢炒老的东西了,炒老cd、老唱片、老书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老的不一定就完全不可取,但是我们中国人一旦提起老的、旧的、传统的时候就会直接失去理智,我们的崇老是非理性的。。。

    我们一直是一个喜欢后脑勺看未来的民族。 早先是觉得三皇五帝时期最好,尧舜禹汤是最英明的君主;现在是觉得黄帝内经最好,现代医学都是浮云;所以在我们想到要振兴的时候,不是说“伟大振兴”,而是说“伟大复兴”。 每个朝代都有人说“世风不古”,80后出生的时候人们说他们不如70后,90后出生的时候我们说他们不如80后,不是真不如,而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脑袋是反着长的,后脑勺冲前,所以张开眼睛过去永远是一片光明,未来永远是一片黑暗。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0-24 10:29:43

    哈哈哈中国人最喜欢炒老的东西了,炒老cd、老唱片、老书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老的不一定就完全 哈哈哈中国人最喜欢炒老的东西了,炒老cd、老唱片、老书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老的不一定就完全不可取,但是我们中国人一旦提起老的、旧的、传统的时候就会直接失去理智,我们的崇老是非理性的。。。 我们一直是一个喜欢后脑勺看未来的民族。 早先是觉得三皇五帝时期最好,尧舜禹汤是最英明的君主;现在是觉得黄帝内经最好,现代医学都是浮云;所以在我们想到要振兴的时候,不是说“伟大振兴”,而是说“伟大复兴”。 每个朝代都有人说“世风不古”,80后出生的时候人们说他们不如70后,90后出生的时候我们说他们不如80后,不是真不如,而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脑袋是反着长的,后脑勺冲前,所以张开眼睛过去永远是一片光明,未来永远是一片黑暗。 ... luckyboy

    [内容不可见]

  • 水落千涧

    水落千涧 店小二 2012-10-24 18:59:03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netwilliam

    现在热炒的银圈,特别是无字版,因为年代最久远,当时工艺又不成熟,出问题的碟很多,有的可以目测出来。这个年代的碟,纽约一带的二手很便宜,1.99美元一张为主。半银圈的工艺要成熟得多。

    著名压片场都曾出过质量问题。英版碟(大T,珍珠,Hyperion)曾有一大批碟几年后就变色、全面氧化。天龙有一批碟,因材料问题,碟面和碟盒起化学变化,碟面不再透明。德版银圈拥有最多的满天星(对强光照,看得到许多小透光点,厉害的宛如银河)。

    CD寿命肯定不止30年,但温度、湿度对CD的寿命影响很大。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0-24 19:46:24

    [内容不可见]

  • 阿卡迪亚

    阿卡迪亚 (花生米爱好者) 2012-10-24 22:57:48

    天。。。我一直以为CD可以存两百年。。。三十年就没了?!那我要不要数字化一下?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24 23:06:24

    现在热炒的银圈,特别是无字版,因为年代最久远,当时工艺又不成熟,出问题的碟很多,有的可以目 现在热炒的银圈,特别是无字版,因为年代最久远,当时工艺又不成熟,出问题的碟很多,有的可以目测出来。这个年代的碟,纽约一带的二手很便宜,1.99美元一张为主。半银圈的工艺要成熟得多。 著名压片场都曾出过质量问题。英版碟(大T,珍珠,Hyperion)曾有一大批碟几年后就变色、全面氧化。天龙有一批碟,因材料问题,碟面和碟盒起化学变化,碟面不再透明。德版银圈拥有最多的满天星(对强光照,看得到许多小透光点,厉害的宛如银河)。 CD寿命肯定不止30年,但温度、湿度对CD的寿命影响很大。 ... 水落千涧

    老黑胶毛病就没这么多,收了不少50年代最早一批33转密纹lp,做工厚实,声音特别棒

  • 水落千涧

    水落千涧 店小二 2012-10-25 12:06:08

    老黑胶毛病就没这么多,收了不少50年代最早一批33转密纹lp,做工厚实,声音特别棒 老黑胶毛病就没这么多,收了不少50年代最早一批33转密纹lp,做工厚实,声音特别棒 醋鱼

    五十年代黑胶,为了能使乐迷在普通音响上听,做了不少处理,说白了就是人为使其失真。没那么神的。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0-25 12:19:18

    五十年代黑胶,为了能使乐迷在普通音响上听,做了不少处理,说白了就是人为使其失真。没那么神的 五十年代黑胶,为了能使乐迷在普通音响上听,做了不少处理,说白了就是人为使其失真。没那么神的。 ... 水落千涧

    失真也是有失真的艺术的。就像现场有现场的艺术,录音有录音的艺术一样。从某种程度来说,录音就是一个如何保真和如何失真相互平衡的结果 甚至我认为,好的录音品可以独立并超越于现场音乐而存在,成为一种录音的艺术。 有人常说,录音是肉罐头,其实罐头有罐头的做法,做得好的比现炒出来的香

  • 水落千涧

    水落千涧 店小二 2012-10-25 12:24:56

    失真也是有失真的艺术的。就像现场有现场的艺术,录音有录音的艺术一样。从某种程度来说,录音就 失真也是有失真的艺术的。就像现场有现场的艺术,录音有录音的艺术一样。从某种程度来说,录音就是一个如何保真和如何失真相互平衡的结果 甚至我认为,好的录音品可以独立并超越于现场音乐而存在,成为一种录音的艺术。 有人常说,录音是肉罐头,其实罐头有罐头的做法,做得好的比现炒出来的香 ... 醋鱼

    那个失真当然不是什么艺术,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时的音箱,高频猛了就爆音,低频猛了就轰鸣,唱片公司干脆就把高频、低频给削掉。

    黑胶迷的最大误区就是神化黑胶。我藏有三万张黑胶,但一是一,二是二。

  • ldf

    ldf 2012-11-07 22:51:32

    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现在牛津剑桥停出了很多纸本的字典,这东西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是亚马逊现 有两件事可以一说:一是现在牛津剑桥停出了很多纸本的字典,这东西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是亚马逊现在电子版图书销量已经远过纸本了。对于观看质量要求如此之高的图书尚且如此,那么电子数据化之后效果更佳的cd也将是将来的趋势了。技术这东西,必然越来越强大 ... 醋鱼

    个人不太喜欢数字化的音乐,感觉音效上还是差,不管哪种格式。断言纸本书退出历史舞台还早,不过反观古典音像市场大概就无法同样的乐观。个人还是要买书买碟的,虽然电子化和技术在使用上更便捷,但捧着有一本有存在感的书读和捧着电子书读感觉是不一样的,音像制品也如此,它们之间还有一定“使用”与“享用”的区别。黑胶没玩过,还没到那层次。另,一句题外话,感到比较悲哀的一点是:若我们能很容易、方便地听到各种现场的话,可能就不会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搜集录音制品了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1-08 09:54:44

    个人不太喜欢数字化的音乐,感觉音效上还是差,不管哪种格式。断言纸本书退出历史舞台还早,不过 个人不太喜欢数字化的音乐,感觉音效上还是差,不管哪种格式。断言纸本书退出历史舞台还早,不过反观古典音像市场大概就无法同样的乐观。个人还是要买书买碟的,虽然电子化和技术在使用上更便捷,但捧着有一本有存在感的书读和捧着电子书读感觉是不一样的,音像制品也如此,它们之间还有一定“使用”与“享用”的区别。黑胶没玩过,还没到那层次。另,一句题外话,感到比较悲哀的一点是:若我们能很容易、方便地听到各种现场的话,可能就不会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搜集录音制品了 ... ldf

    [内容不可见]

  • Cholin

    Cholin 2012-11-13 10:08:13

    现在没盗版了。。。。。我好多年没见到了 现在没盗版了。。。。。我好多年没见到了 luckyboy

    惊现加缪小组大神。。

  • Cholin

    Cholin 2012-11-13 10:09:24

    我这里穷乡僻壤的。盗版正版都没得买。。其实下载挺好的。有些CD根本买不到 况且唱机又太麻烦了。。可能以后有时间和钱会收些黑胶罢。。

  • luckyboy

    luckyboy 2012-11-14 00:12:48

    惊现加缪小组大神。。 惊现加缪小组大神。。 Cholin

    额。。。。。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0 10:41:00

    ^o^盗版还不错…反正我买的很开心…算一算啊,这个正版的大都平均80-90元,盗版的就很便宜,平均8元…二手的老黑胶50一张,这个就是我的买盘的环境…买哪个更合适咩…第一个就把正版cd排除掉…→_→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0 10:50:00

    好多买黑胶都追求黄标,大花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买黑胶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师在cd的世界并不常见,而确实是黑胶的常客…康威茨尼,阿苯德罗特,塔利赫等等大师门^o^…慢慢的,像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每个月买2-3张,几年过来就有不少收获…盗版cd也是,可以让你听到很多想听的音乐…买碟这个事我觉得是细水长流,慢慢来,时间长了就有很多收获…o∩_∩o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1-20 15:31:23

    好多买黑胶都追求黄标,大花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买黑胶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师在cd的世界并不常见,而 好多买黑胶都追求黄标,大花什么的…其实我感觉买黑胶的原因就是很多大师在cd的世界并不常见,而确实是黑胶的常客…康威茨尼,阿苯德罗特,塔利赫等等大师门*^o^*…慢慢的,像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每个月买2-3张,几年过来就有不少收获…盗版cd也是,可以让你听到很多想听的音乐…买碟这个事我觉得是细水长流,慢慢来,时间长了就有很多收获…o∩_∩o ... connell&blanke

    [内容不可见]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0 15:37:2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netwilliam

    现在在宿舍没得听,就看看封面吧。(⊙o⊙)…大一,一二的时候住在学校宿舍,比较大一点,自己有个桌子,我有个简易的小机器可以听,一个小组合带唱机的旧日货,现在医院宿舍太小了,而且也没法听,只能听听cd,还要带耳机。周六日回家才能听一会,放松一下下~ 日本也不贵,而且我买的好多都是日本过来的,还贴着日本图书馆的印章,很新~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1-20 16:11:09

    现在在宿舍没得听,就看看封面吧。(⊙o⊙)…大一,一二的时候住在学校宿舍,比较大一点,自己有 现在在宿舍没得听,就看看封面吧。(⊙o⊙)…大一,一二的时候住在学校宿舍,比较大一点,自己有个桌子,我有个简易的小机器可以听,一个小组合带唱机的旧日货,现在医院宿舍太小了,而且也没法听,只能听听cd,还要带耳机。周六日回家才能听一会,放松一下下~ 日本也不贵,而且我买的好多都是日本过来的,还贴着日本图书馆的印章,很新~ ... connell&blanke

    [内容不可见]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0 16:18:55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netwilliam

    不知道呢。我没用过那种带usb的,还是老式日本直驱装备,比较落后。(⊙o⊙)… 我的一个小学妹在英国学医,我蛮烦她给我邮寄几张不好找的唱片回来,她说这个在英国也不贵,有的才几便士。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1-21 15:17:44

    我也是就在宿舍听。国产梵音唱机配一个很烂的电脑音箱。就这么凑合着听了

  • 醋鱼

    醋鱼 楼主 2012-11-21 15:19:20

    听着还是比cd好,声音很瓷实,硬邦邦的,水泥地都跟着震。

  • Reynard

    Reynard (Horseman...passby...) 2012-11-21 19:04:32

    想想我在大学..开始听的是卡带阿... 2盘勃兰登堡听了2年 MP3里一套大无又听了3年 想想当时真是不怕腻..一个曲子翻来覆去听几年

    你们这帮高帅富...每月黑胶2-3张 :)

    传闻cd过上个50-70年就报废了..攒一屋子CD最后岂不是像窝在墓地里?

  • netwilliam

    netwilliam 店小二 2012-11-21 20:57:33

    [内容不可见]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6 08:16:26

    :-P我还有小学时候买的刘若英的磁带呢…:-D 一个月买两,三张也不多啊…就100多元…-.-

  • connell&blanke

    connell&blanke (人越大,与烦恼) 2012-11-26 10:56:08

    无意间看到了reynard的征女友帖…:-D我也是学医的孩纸…=_=…征到了没?

  • 玟涛

    玟涛 (当你听的越多,你听的就越少。) 2012-11-26 16:03:30

    无论是书还是音乐,都只做使用性考虑,不做任何收藏考虑,没资金去投入搞这些,觉得它们只是一种载体,所以现在看书有些是赠的样书,其他的是电纸书看,听音乐都是听下载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52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