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前的短片
Cathy
日期:2012-05-05 15:05:00 作者:任溶溶 来源:新民晚报 早年间放好莱坞电影,正片前总要加放一些短片。这些短片有三种:新闻片,卡通片,滑稽片。 好莱坞新闻片记录的当然是外国新闻。现在我们看电视,看国际新闻一点不稀罕,可当时没有电视,能在这些新闻片上看到那些外国政治人物的活动,看到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罗斯福,这就很新奇了。即使在美国,也只能在电影院里看这种新闻片。一星期一集,在美国可以当一星期的新闻看,不过到了我们这里,过了可能半个月一个月,就已经不是新闻,不过我们也没有看新闻的意思,看到国际人物图像,倒也有趣。在敌伪时期,上海不管放什么电影都要放日本拍的新闻片,所以日军攻占香港以及东南亚许多地方的镜头,我们都看到。我还记得,日本新闻片是用瓦格纳的曲调开头的。好莱坞新闻片每次总有赛马和赛橄榄球的节目,这是我最受不了的。美国人爱看这些玩意儿,而我一窍不通,坐着看这些过时节目,真是无聊极了,但也只好看。 加映的卡通片是我们孩子的至爱。卡通片有米老鼠,有老鼠和猫。当时的卡通片都是短片。要知道,卡通片在1928年出现,而出现卡通长片已在1937年,就是轰动一时的《白雪公主》。在迪士尼改拍长卡通片后,加映的卡通短片就只能看到《猫和老鼠》以及《大力水手》了。 还有一种短片也大受观众欢迎,那就是滑稽片。早期的滑稽片很庸俗很夸张,多是剧中人互打脑瓜子,把整个奶油蛋糕扣到对方脸上什么的,就是要逗人笑。但后来也出现了大名鼎鼎的卓别林。他那撮小胡子,那双八字脚,那根司的克,简直无人不晓。他的电影就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我从他的短片一直看到他的长片《淘金记》《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讽刺希特勒的《大独裁者》拍在希特勒最猖獗的年代,当时我在孤岛上海,这片子无法引进,我看不到,直至解放后才看到了,不过此时希特勒早已垮台,如在二战前看,看戏的心情一定会很不同。卓别林的短片除了在正片前加映,我们学校还租来在校内放,我们小学生太喜欢了。 与卓别林同时并且齐名的滑稽演员还有罗克。罗克是上海译名,不知是怎么译出来的,香港和广州把他的名字译为“夏劳哀”,用广州音读似更准确。他的特征是一顶硬草帽、一副黑边眼镜。他那些短片讲些什么已记不起来,但有两个镜头一直记得。一个镜头是他开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另一个镜头是他在摩天高楼外墙上爬,都让观众替他担心。罗克后来拍的长片《特别快车》有辱华镜头,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放映时,我国戏剧家洪深当场上台批判。这片子引起了公愤,后来罗克登报道歉了。不过这时我在广州,这片子我没看过。 我熟悉的滑稽演员还有劳莱哈台,这是两个人,劳莱是瘦子,哈台是胖子,广州译作罗路哈地。在我的记忆中,他们的滑稽片是我最早看到的电影。我怎么也忘不了三四岁时在上海虹口电影院看他们一出戏:瘦子劳莱跌进一大桶水里,等到为了救他把大木桶打破,桶里的水没有了,都让劳莱喝到了肚子里,他成了个大肚皮。他们后来长片也拍了许多,一直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再看不到美国电影为止。他们的电影也对我国电影产生了影响,学着让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搭档演滑稽片,曾有过两对中国劳莱哈台,一对是韩兰根和刘继群,一对是韩兰根和殷秀岑。 好莱坞滑稽片演员还有许多,例如冷面滑稽裴斯开登,叫他冷面滑稽,因为他从来没有笑容,脸总是绷着。他是杂耍演员出身,在电影里翻翻滚滚,不笑而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有许多演员随着短片默片消失而消失了。我小时候在广州爱看一个高个子演员叫高髀七的(髀在广州话里是腿的意思,高髀七用普通话来说即长腿七),这演员后来不见了,我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二战后好莱坞似乎不再拍滑稽片,倒是香港一些无厘头电影庶几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