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
来自:芽
第一回。 1.手抄本说明你真喜欢哪个作品。 2.红楼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 3.难的不是文字,而是对隐喻的哲学性解读。文学不是励志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学是对声明真实现象的理解和包容。 4.人的一生,不到最后的终结,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也许生人不只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5.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名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6.在文学里有“全知观点”,就是有超越感,不成为小说里面任何一个角色,没有个别的爱恨,是在一个更高的,超越的环境里面把这些人呈现出来。就像镜子一样,镜子本身没有选择,也没有爱恨,你走近镜子,镜子完全呈现你的状态,是一个全然客观的状态。 7.一个好的作品,玩不完成,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这个小说也是没有完成,其实就是写到他要走了就走了,小说没有完,时间没有完,人生没有完。 8.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她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着。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 9.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0.考证家很努力要把“真事”挖掘出来,恐怕也违反了文学创作的初衷,真正好的文学绝不是八卦。真正好的文学,一定是对人生在比较高的层次上的观察与领悟。它关心的不是挖掘“真事”出来之后的得意,相反,是悲悯。当一个事情发生,怀着悲悯之心去看,跟怀着幸灾乐祸之心去看,刚好就构成了文学跟八卦的差别。“真实隐”,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因此下笔时不会赶尽杀绝。 11.领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要打着滚走过来的。解难必须亲自去经历。 第二回。 1.真正点醒你的人其实是其貌不扬的,绝对不是你想象的有一个光圈的。。。因为佛,道都是在讲生命经历过一些幻象之后,不在意自己的形貌了,会化身为一个怪里怪气的人出现。 2.人世间大概有两种人。一种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是应劫而生。 3.文学里面的人从来不是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而坏,绝对好喝绝对坏都很难成为文学。 4.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气交错的东西,不是一个单纯的好或者坏的力量。 5.人不一定非得是仁人君子或大凶大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是在中间地带,是游离的。 6.人应该有更自在的人的状况,而不是一个虚伪的假象。所有的本能或欲望,如果流露出来基本上就不是大凶大恶,如果不流露出来,则是最危险的状况。 7.每个人都怪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癖好,每个人都有别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就是“乖僻邪谬不近人情”。 8.努力把人情做周到的人都是有目的的,而没有目的的人常常会得罪人。 9.许由。陶潜。阮籍。嵇康。乖谬的个性,不近人情,真好。走向悲剧刑场的人,是在完成自己,以个人悲剧式的生命,对抗巨大的时代压力。刘伶。 10。王导。谢安。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敏之。顾虎头(顾恺之)当生命里出现自己所爱好的东西,你会完全忘掉了所有显示的利益而专注于那个东西,这叫做痴。 11.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 12.米南宫(米芾)。温飞卿(温庭筠),石曼卿(石延年),柳耄卿(柳永) 13.倪云林(倪瓒),吴镇,王蒙,黄公望。元朝四大家。 14.卓文君,薛涛,朝云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1.人生的悲剧是个性的悲剧。 2.天明时人不可知的。袭人和宝玉都认定他们一辈子会在一起,没想到最后还是没有缘分。其实不是悲剧不悲剧的问题,而是说每个人,都不知道后面有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人有一种宿命,这个宿命会一直发展下去。就算你知道了也没有用,因为在事情发生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他再讲什么。 3.在看这些判词的时候,常常让我们心生悲悯。人生最大的学习室,你不敢轻易嘲笑任何一种命运,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福祸都在旦夕之间。 4.她说“把那个杯子丢出去吧”时那种神气,根本不可能想到有一天她就是那个杯子,就那么掉在最肮脏的地方。 5.如果没有缘分,怎么晋升就碰着他了;如果真有缘分,为什么就又没有结局?人到底该不该领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有之谜,眷恋,牵挂,执著构成。彻底领悟的时候,大概就是要走得时候。 6.不管他再人世间经历过什么,也不管他又多少牵挂,统统都得舍下。 7.人生终究无法了解生命力会有什么样的因果。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就算你再不甘心,不服气也是没有用的。 8.每个女孩都跟他有一个特别的缘分,可是这些缘分都没有办法完结。每一个缘分斗不过是人世间的过眼云烟。 9.在一个有些传统的社群关系当中,当人身上的严重的到的压抑没有办法疏解的时候,反而回去批评,责备一个她认为不道德的对象,把自己所有的远去发泄到这个对象上。 10.一个十三岁男孩的性事,一个刘姥姥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告诉我们人是很难替别人着想的。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只有自己的事才是大事。 11.真正的生命力在刘姥姥身上,而不是贾府的人身上。刘姥姥才是贾家的救赎。 12.丑角常常是为学里的救赎,他会让你感觉到其他生命沉沦萎靡到没有生命力。加福利的人看到一个向下老太太活的这么有滋有味,在她身上看到自己不具备的东西。 13.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悲哀,荣华富贵也可能是一个悲剧。 14.这些场景很让人心酸,不是心疼刘姥姥,而是心疼贾府的人。他们的日子寂寞荒凉到没什么快乐可言,忽然来了一个老太太,他们就可以这样开心。 第七回。 1.“若有所失”是生命里刹那间的怅惘。欢欣和悲哀是双重的。 2。痴是看到了一个东西忽然让它发呆了,生命里没有这个部分,生命不会真正激发出惊人的美。 3.青春可能是自恋,也可能是自渐形秽,忽然看到生命可以这么美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4.我们通常都看不到自己生命的特点,看到的只是自己没有的部分。 第八回。 1.在那样一个文化当中,从父母,老师,国家,社会,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一个理由会鼓励一个人写这样一本书。因为他写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通过一个十三岁小男孩的心情看到那样一个繁华的盛世,看出了生命的点滴。其实也是在看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平凡到没有什么事发生,可是它再生命里都是不能分割的重要片段。 2.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3.情到深处,斗过气后理科还会照顾这个人,也只有她知道怎么照顾这个人。 4.生命里有一些申请的东西不是语言,也不是外人可以听到,看到的东西,而是很小的生活细节。 5.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该怎么去欣赏青春的美,年轻的美。有时候站在一边看子女长大以后的那种美,会觉得有点孤独。如果你也年轻过,你会祝福他,你觉得他本来就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和领域。如果你没有年轻过,那就觉得好寂寞,你想抓住他。这是完全不同的中年反应。 6.孤独归孤独,你不要寂寞,如果是寂寞,你就会去抓住不放,会造成很多痛苦,甚至变成年轻一代最大的压力。他们绝对是爱父母的,可又要有自己的领域,这时是最为难的状态。 第九回。 1.人的性是非常复杂的,有肉体的性,还有精神的性。从动物性到心灵上的东西,都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发生。我们真的可以爱恋一个人而完全没有肉体的行为,却爱得非常深。 2.一个人可能同时对异性和透光性都产生非常大得兴趣,感情的联系绝对不能二分。二分就成动物了。你会因为一个人的善良爱他,智慧爱她,学识爱她,身体美爱她,会因为各种原因爱一个人,都跟性别没有绝对的关系。 3.你只是暂时照顾他,并不是她的拥有者。这是很多华人伦理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东西。 第十回。 1.贫贱之人容易发怒,因为他本来就心存不平,一旦有委屈,就特别容易爆发出来。 2.寸(心脏),关(肝),尺(肾脏)(无名,中,食)命门,寸(肺脏),关(脾胃)(先左后右) 3.“心性高强聪明不过,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在世间行走,如果你戆戆的,会觉得一切都很如意,可如果你精明太过,不如意的事一定很多。如意和不如意并不是绝对的东西,是自己的主观感受。 举报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孤独-回归自我 (完毕) (芽)
- ♥认知—行为疗法 (芽)
- 《要么庸俗 要么孤独》——叔本华 (芽)
- 心理咨询走进后现代主义 (芽)
- 犯罪心理 (影视。书籍。档案) (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