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乌托邦和理想生活(shelly kagan北大讲座随记)
冰梨雪糖
“人活着,就是为了玩!”上中学和同学们一起泡游戏厅的时候,听一个同学这么说的。 这句话听上去很玩世不恭、很极端,但仔细回味,里边确实存在一定的哲学上的正确性。 kagan老师这次课的内容,就是要证明这个命题。 理想的生活是什么?高收入、有房、有车……即使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它们也不过理想生活的工具而已。 kagan要问的是:如果我们不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那么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与“理想生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乌托邦”。 kagan指出,从柏拉图到莫尔,这些人所讨论的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现实的乌托邦(realistic utopia)。这些乌托邦中仍需要有人耕种和生产。人们仍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劳作,所以即使在这样的乌托邦中人们仍过不上至纯的理想生活。 与理想生活相对应的,必须是理想的乌托邦。假设你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中,那里没有饥饿、疾病、战争……等苦难,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于是你身上不再背负任何沉重的道德责任。此时你过上了理想的生活。那么你打算怎么过呢? kagan的答案是:玩游戏! 什么是游戏?维特根斯坦说游戏是不可定义的。 kagan不同意这个观点。 游戏就是自愿参加的、存在障碍和目标的活动。游戏规则、障碍和目标都是人们自愿选择的。 工作不是游戏,因为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养家糊口。 何谓自愿?人可以选择加入和退出游戏,这就是自愿。人不能选择加入或退出工作,这就是非自愿。 工作本身没有内在价值。游戏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有人说“善与真” 难道不是内在价值吗?首先,如前所述,在理想乌托邦里你身上不再背负任何道德责任了,所以你的生活不再和“道德善”相关。再者,假设在理想乌托邦中,所有科学、哲学、数学难题都已经被人解决完了,你随时可以得到你想要知道的一切答案,那么你还会自己亲自再去重新探索一遍吗?如果你真有那干劲,那么只能说你在玩一种艰深的解谜游戏而已。 马克思也许认为劳动具有内在价值。 但假设在理想乌托邦里,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们去干活(比如盖房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仍然执意用手和锤子去盖房子,那么只能说你在玩一种盖房子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障碍和目标都是你自己制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你这个游戏和小孩玩搭积木没有多大区别。如果劳动是自愿选择的、非功利性的,那么劳动就是一种游戏。 所以kagan的观点是可以兼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生活观念的。 总体而言,kagan的这次讲座还是很粗糙的,也许是时间所限不能展开更多的反驳与辩护吧。 我能想到的疑点包括: 第一,游戏作弊的问题,在理想乌托邦里人们会不会在游戏中作弊? 第二,很多纯享乐性的理想生活不能被归为游戏,例如欣赏音乐、观赏电影和性爱。这些活动只有享乐性体验,却没有自愿选择的规则和障碍(这里咱不考虑SM)。 这些活动不像玩游戏那样需要克服障碍、因此也没有成就感。但我相信在理想乌托邦中,仍有很多人会去听音乐、看电影和做爱。 所以,游戏的确是理想生活,但它不是唯一的理想生活。 PS 一个笑点。kagan说,当下次你再被你妈妈发现你在玩《魔兽世界》或《开心农场》的时候,你要告诉她:“shelly kagan教授说,玩游戏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还有 kagan不但知道开心农场,他竟然还知道国产网游《完美世界》。哈哈! 会场爆满、全程无座,看来kagan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挺高的。 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