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我的旧作:那些迟来的蝴蝶
来自:freni(就是一个旁骛很多的人)
(发表于《天津日报》专副刊-2003.3.30) 对我来说,初听张清芳就已经晚了10年。那些老歌曾缔造过许多纪录,那个声音曾慰藉了许多心灵,而我,却始终没能听到她的新歌。 到2003年的春天,终于等到了这一张《等待》。 喜欢咀嚼这个简单的标题: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等待着一个记忆中不能割舍的声音,还会不会惊喜一如当时的初遇?而在拥挤却又寂寥的城市里,疲惫麻木的心,会不会因为这个声音,从而饥渴地等待着感情的安慰?当然,更想知道阿芳经过这么久的蛰伏再度出发,她等到的又该是怎样的力量。“等待”是一种在岁月里持续结晶的东西———无论过程还是结果。 这一次,阿芳唱给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美丽情歌———《深邃与甜蜜》。在一片词意苍白、曲式雷同、机械得不知所云的歌曲泛滥下,它的出现是如此卓然不群,愈见那秀外慧中的光华。知名女作家张曼娟的词就像少女日记中的自语,静谧的夏天午后,悄悄道出心底那温柔而又炽热、幸福而又酸涩的秘密。这秘密是矛盾织出的茧,阿芳用心却不刻意地唱着,从那若有所思的演绎里,听得出情绪之间极为微妙的转换,如抽丝剥茧般织出了一幅锦缎:欢喜与忧伤是百转千折的丝线,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当你聆听,似乎指间便有似水流年无声地滑落。 在《瓦上的舞蹈》中,夜色温柔,无边无际地弥漫在听者四周。闭上眼,仿佛能听见星星坠落在窗下的声音。阿芳的歌声就如蝴蝶微微振动的翅膀,若有若无地,撩拨起孤独心中那轻轻的感慨和莫名的期待。还有《看花火》:烟花满天,该是多么惊心动魄的美丽,然而它却是旋生旋死的,如同爱情。钢琴奏出串串起落的音符,像花火在黑暗中绽放和凋谢;随后弦乐加入,娓娓说着一些纠缠不清的心事,又像在与阿芳的歌声交谈:人声与乐器形成了完美的默契。歌曲也就具备了一般流行作品所不具备的丰厚感,像一场电影,华美凄凉皆经过,感慨良多。 听阿芳唱歌,总促使我思索:究竟要怎样的声音,才能在时光的打磨下历久而弥新?美妙的女声实在太多,然而,阿芳是与众不同的。一样是高音,她没有柯以敏的学院派风范,辛晓琪的哀愁;一样是民谣风格,她没有孟庭苇的梦幻,也没有许景淳的空灵。喜欢阿芳,是因为喜欢她声音中被岁月琢磨而出的璀璨,喜欢她的歌唱将尘世琐碎的离合悲欢淘炼得如此纯粹。这个从不以前卫标榜自己的女子,却用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成就了自己不褪光彩的传奇。 是的,她的声音清亮如剑芒,而在变幻不息的潮流里却又始终芬芳如玫瑰。聆听《等待》,我的唱机就可以一直不停地旋转下去,仿佛一群蝴蝶随音符轻轻地飞了起来,穿越林立的高楼,穿越守望爱情的灵魂———这一场迟来的蝶舞,将会恒久如同时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组里的朋友们,昨天我去看芳姐演唱会啦!!! (费XX)
- 喜欢这张留声 (旭升音响唱片)
- 查询歌曲 (浚洋)
- 淡水河边 (瞳瞳的世界)
- 阿芳上沈春华LIfe秀 (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