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旅游攻略、出行约伴等信息真伪,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
从星际迷航来看人类的未来之路
来自:爱上层楼(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这段时间放假在家除了学习音乐之外,还好好学习了“星际迷航”(Star Trek)系列11部电影,终于领略到了谢耳朵他们常提到史波克,柯克船长等人的风姿。又要发点感慨了:我意识到,探索太空,并进一步着眼于向其他星球扩张是人类发展地必然趋势。 人类要继续发展壮大,必定要消耗资源与能源。就目前来看,地球上能获取的能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比如石油煤炭,像水能风能这种能源靠不住,既不稳定也不丰富。核能固然强大,但核原料也总有用完的一天。随着地球上人口的继续增多,科技继续发展,能源消耗量一定会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多,眼看着能源危机步步逼近,于是有人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或者“科学发展观”。意思等同于说:我们家里每月花的钱远远没有挣的多,再这样下去迟早只有喝西北风的份儿,所以我们今后要省着用,一方面能省则省,另一方面多动动脑子,看看怎么样少花钱多办事儿。但是这样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过是延缓末日的来临罢了,事实就是,人类迟早有一天会将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 还有人提出,这都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惹的祸,我们应该反省自身,抛弃多余的欲望,过田园般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我曾经也是这类想法的倡导者,但有一天忽然发现,这是其实是反人类的,甚至也许是反自然的。 首先,人类想象中的田园般的无欲无求的生活是要有条件的,即人类首先要有充分保护自己,并能衣食无忧的能力。就算在今天,人类依然有被忽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所威胁到的可能,此外,尽管到目前还没出现,但并不代表永远不会有的天外之灾,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外星生物入侵等等,都需要人类的能力进一步强大才能应对。 其次,更大的隐患来自于人类自身,当人口增长达到甚至超过饱和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人类为了抢夺资源不得不进行毁灭式的自相残杀,最终毁灭在自己手上。曾有说法提到地球上可能已经出现过七次文明,但最终都毁灭了,这样看来是符合逻辑的。那么一个文明是否世世代代延续不断,一个转折式关口就是看她最终能不能迈出走向太空的那一步,若没有来得及跨出,那便只有毁灭。也许人类的命运就像蝴蝶的幼虫一般,一番努力与挣扎,才能探破虫蛹,最终蜕变出美丽的翅膀,自由翱翔。。。 《计算中的上帝》是一本对我影响蛮大的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上帝(其实是宇宙中其他的智慧生物)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了他们神圣的使命——探索宇宙,探索未知。因此人类是生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要充分运用造物主赋予自身的创造力,行动力以及主观意志等来做一些事情的,而并不是在地球上坐吃山空,坐以待毙的。 这样看来,偏于一隅等同于坐以待毙,唯一的正道就是主动出击,并且是越早越好,必须要赶在地球上资源快要耗尽之前,把全世界的精英联合一起,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把步伐迈向太空。实际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就开始了对于太空的探索,但是近些年却近乎停滞了探索的脚步。太空探索初期当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太空探索投入大,时间长,收效少,危险性还特别大。像亚特兰蒂斯号的这样的事故给了NASA巨大的打击,此外,各种行星探测卫星要很长的周期才能到达目的地,并且往往无功而返,这对投资方的信心打击出巨大的,没有了资金,太空探索从何谈起?但是这样搁置下去不是等于把唯一的活路都堵上了?我认为太空扩张要脚踏实地,首先要从临近的部分下手,比如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开采资源,再比如收集太阳的能量(可不仅是太阳能电池)或者其他宇宙能源等等,都是比探索太阳系边缘行星,或者寻找黑洞来得实际,总之首先要解决的是能源问题! 无论是科幻电影《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还是经典科幻小说《基地》(阿西莫夫作),眼界已经放到了整个银河系,人类只是银河系当中的一个种族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今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爱国主义都狭隘不已。最后真心希望地球上的人们早日摒弃各种狭隘的成见,各种眼前的蝇头小利,眼光放大放远,团结在一起,为避免人类文明的悲剧,一起往同一个方向努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正在发生的盗窃事件 (晓辉)
- 星际迷航实时repo (奇幻群群主)
- 为毛姑娘们不喜欢Star Trek? (周末余光)
- 星舰的指挥室为什么叫舰桥? (Michelle)
- 北京有大学城,美国是瓦坎达,小日本是专门拍黄片的 (星际F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