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以及记录下自己的读书
来自:沉眠(纵然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
—————————————————————————————————————— 读书计划: 1、外研社双语读库:悠游度过一天的24小时 (已看完) 平凡人和他的妻子 时光机器 小人物日记 流动的盛宴 懒人闲思录 四种爱 内河航行记 寻找精神家园 我的知识之路 凯尔特的薄暮 琐事集 芝麻与百合 文艺复兴 塞文山驴伴之旅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沙郡年记 三人同舟 漫游东西世界 四季随笔 2、外教社原版文学入门丛书:英语小说与散文 诗歌入门 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 存在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与文化 奇幻小说 恐怖小说 美国哥特派小说 解构与批评 3、英美文库:哥伦比亚英国小说史 哥伦比亚英国诗歌史 理解诗歌(第4版) 牛津英国文学史:维多利亚人 牛津英国文学史:现代运动(1910至1940) 现代英国小说(1878-2001) 英国文学的国际化(1948至2000) 英国的没落(1960至2000) 当代英国小说导读 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增补版) 文学理论导论(第2版) 从柏拉图到巴特的文学理论 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4版) 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和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4版) 牛津英国文学词典(第6版) 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 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 文学术语汇编(第9版) 文学术语词典(中英对照)(只有这本不是英美文库的) 4、西方科幻经典文论译丛: 亿万年大狂欢(已读完) 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 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 科幻小说变形记 科幻小说面面观 5、杂七杂八:孤独的猎手(已读完) 荷西,我爱你(读完) 一个人的美食之旅(读完) 寻欢作乐(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 尽头的回忆(已读完) 边走边啃腌萝卜(已读完) 怎样读书(已读完) —————————————————————————————————————— 今天,读完亿万年大狂欢第一遍 用时两个月,每天1小时。 亿万年大狂欢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53661/ 11.15早 修改了部分段落意见 【关于这本书的问题】 1、看到最后的章节,作者明确说过书里是有关于文中提到的大多数科幻小说的作者及其译著的索引的,但是中文版的索引跑到哪里去了? 2、越是看到最后,越发现关于“之”的使用的不必要和泛滥,看到译后记的时候能明确感到本书是由三个译者翻译的,而且三个译者的风格明显不一样,这个问题我稍候再说。对于书出现“之”,为了更好理解,一部分可以换成“的”,一部分得恢复成“之所以”才能理解,还有一部分可以直接删除的。 3、不知道原著从一个作家提到另一个作家,中间是否没有连接词,但是至少是中文版完全没有连接词,因此突然提到另一个作家时显得非常突兀。 4、里面的许多原版书的译文名字没有使用国内已有中文版本、并且已得到多数认可的中文译名,而是由译者自行翻译。也许是译者为显示自身的翻译水平,而故意增加我们寻找译作的困难?大多数有提供原书的本名以及作家的本名,但是考虑到读这本书的人,许多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很难通过这些,来找到国内已出版的译作,不得不说,这样的翻译就会显得很不可爱。 5、最后一部分的译者显然和前面的译者不是同一个人,作者本来的幽默并没有通过翻译而在前面章节有所表现;通过后面部分的阅读,我才明白这本书本来是应该浸淫着作者的特有风格的,只是一大部分都被抹杀掉了。然而后面的译者显然基本功不如前面的扎实,有许多不太通顺的部分。 6、关于译者的问题,从译后记能比较明确分析出译者的风格问题,不知道孙丹丁副教授具体写了哪部分,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从第一段开始到654页的“本书作者”上部分是孙法理教授所写;从“本书作者”到656页第一自然段,应该是舒伟教授所写;从“《亿万年大狂欢》”到659页第二段,应该是吴岩教授所写;最后一部分又是舒伟教授所写。就是从这里,对于“之”的经常在本书中的出现,我认为应该是吴岩教授(或者一直没有出现的孙丹丁教授)的翻译习惯。 【关于这本书的阅读】 关于科幻小说的著作,对于国内来说,还是比较小众的。这本书适合想看21世纪前已经被认定为科幻小说中的佼佼者、以及科幻小说的爱好者、或者像我这样更多是出于为了吸取佼佼者中的精华,进而想完善自己创作的人…… 今天早上(11.15)重新研究了下西方科幻经典文论译丛这套书,发现阅读顺序应该是《亿万年大狂欢》、《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面面观》。因为第一本类似于综述,是对于21世纪前的已出版的科幻小说的总体介绍,觉得目前国内已有的科幻小说出版量不能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可以按图索骥,挑选到足够多的书目来达到这方面的需求;第二本有详细谈到阿西莫夫自身理论以及创作理念的问题,比较轻松易读;第三本文学方面的专用术语开始增多,涉及到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第四本涉及的理论更多,建议开始对这方面理论有所了解再读;第五本,也就是最后一本,不仅涉及到大量的术语,而且有许多不同观点的科幻小说作家的碰撞,建议最后读,否则有可能在各种观点的争锋中,自己也混乱了。 这本书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否则并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如何了解到关于科幻小说的这方面的详细著作呢?其实这本书更类似于一本工具书,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来看符合自己口味的著作。现在我准备很快开始读第二遍,并且开始整理书提到的著作,从而达到看这本书的真正目的。但是想看完这本书里里提到的所有优秀著作(很多都没有中文版),既是浩瀚的工作,也是一个美妙的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没有 那不勒斯四部曲 共读群 (整夜大雨后)
- 【2016-328】悦读记录 (睢园绿竹)
- 想组建一个2025读书打卡 qun (love)
- 书友组队|2024主线任务读书 (最近比较樊女士)
- 果然书中自有答案 (Little Ra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