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三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之二
皮皮(集中注意力~)
第二件事被人称为既视感,法语Dé jà Vu,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似曾经历。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好像是完全过去某个场景的复制品。但通常只持续几秒,最长不过半分钟,你很快又回到对未来一无所知的现实。 2 似曾感觉。和第一种不同的是,再现的不是环境和场景,而是某种心情和感觉。通常是愉悦的,仿佛找到了失去很久的什么。如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妹妹时的感觉。 3 似曾到访。表现为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有一种异常的熟悉,仿佛曾在此生活很久。 为什么会有既视感?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你的大脑记忆库的某个地方,目前的情景感觉已被“记录在案”(但你自己并不知道或想不起来)。所以当事情发生时,大脑会告知“这是你曾经历过的”,如同向电脑里存储已有的同样的文件时的提示一般。 但问题在于:假如我们根本没有经历过哪些东西,记忆库里就不该存在这些信息,那么是谁把它们悄悄塞进去的呢? 对于这一点,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 1 个人感觉:梦境的碎片 当你产生既视感时,首先想到的是“我好像梦到过”,但事实是,梦只是大脑里现有材料的重复,你不会梦到你从未见过的素材。虽然从直觉上看,既视感很像梦境再现,但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也不可能做过那样的梦。 2 通灵学者:超自然预言 神秘主义学者把既视感归结为超自然力量,像宗教里的“神谕”,把未来的场景预先放到人的记忆库里。 少数有既视感的人认为自己有“先知”的特异功能,开始用自己的梦占卜,然而,能够“预言”的梦(也即既视感)从来只会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刹那被想起——这种后知后觉让“先知”们很郁闷。 3 脑神经专家:大脑传输延迟 脑神经专家认为把信息提前放入大脑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位于大脑左半球的颞叶部是一个资料汇总中心,它会排列我们获得信息的时间顺序。当某个器官(比如眼睛)摄取到信息后。通过两条神经线路发送,一条为直达线路,一条绕经右脑。正常情况下,两条线路的信息会同时到达,但在某些时候,右脑的线路可能会迟滞,这时直达线路已经传输完毕。当另一条线路到达时,就会认为是记忆中已存在的东西,从而产生既视感。 根据调查显示,当人处于焦虑或是情绪高压状态下,或是疲惫、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传输迟滞情况发生频率较高、既视感发生频率也较高。 4 心理学家:无意识记忆 心理学家也认为,既视感来自我们本身。只不过是由于你在之前的某个时间里,与无意识中接受了信息,但自己并不知道。 如你走进餐厅寻找你的朋友,扫视了整个餐厅大堂,也包括墙上的油画,但由于你急于寻找你的朋友,所以你的注意力忽视了那幅画,但当你找到朋友,坐定之后,你“发现”了那幅画,既视感便产生了。 5 物理学家:时间旅行 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有许多平行时空组成的,它们在其他的三维内容上一模一样,只有时间这一维不同。在某种力量下发生时空扰乱时,人或物就可能进入别的时空。如我们寻找丢失的东西,一番折腾之后它们又出现,有些物理学家就将其解释为物体短暂的进入了别的时空。当人经历过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后,在此经历时便产生既视感。 资料来源: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4984/ 关于既视感,大家可以看看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89283/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