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驸马都尉樊公墓志铭(樊凯)
来自:微神(个子高的 财运好的 成熟的 正缘)
明故驸马都尉樊公墓志铭 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兼经筵官新都杨廷和撰。 宗人府掌府事、驸马都尉、奉敕续修玉牒、凤阳蔡震书。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奉敕提督五军并十二团营总兵官、监修国史、知经筵事、掌后军都督府事古汴张懋篆。 驸马都尉樊公,以正德八年五月六日卒于私第。上闻之悼惜,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赐其家宝镪万缗,米以石、布以疋计者各五十。工部给槥具治茔域,礼部谕祭者十有三,亲王致祭者一,恩礼兼备。且葬,其子琦等奉太子少傅、工部尚书李公状请予铭。予与公同朝,久相知也。李公又于公为同乡,所叙述可信,应铭法乃不果辞。 公讳凯,字大振,姓樊氏,世为河南安阳人。宋元以来,代有显者。祖讳思义,父讳旺。以公贵,赠承事郎、南城兵马副指挥。母贾氏,封儒人。公以成化八年壬辰选尚广德长公主,诰授驸马都尉,以礼自持谨朝谒,动止闲雅,宪皇异目之。丁酉,持节充正使,册封辽府。甲辰秋,公主薨。故事,以原受金册袝殓。宪皇特命传谕,誊黄易之金册,留其家世传。乙巳,领锦衣卫将军宿卫。弘治元年戊申春,孝皇御经筵,以公充侍卫官。庚戌,赐第于都城之黄华坊。己未,复持节使华阳王府。时长女将归黔国沐公于云南,因请便道送之,得给驿行,上及三宫皆赐金帛,为妆奁路费之助。正德元年丙寅冬,贾儒人卒,复得请给驿护丧归安阳,仍命有司致祭,治凡丧事,兵马公并追祭焉,皆异数也。戊辰,以逆瑾乱政害人,遂称疾解任家居,非朝贺不出门户,教子弄孙裕如也。壬申秋,代祀天寿山,夜行为风露所中,百方药之罔效,竟至不起。距其生天顺丁丑二月二十七日,春秋五十有七。 公家自祖及父,皆以耕读为业,积德累仁,百十馀年,大发于公。公资性颖异,自其少时,已为老长所器重,尝自诵曰:乡先正韩魏公、岳武穆,各以事业忠义表见一世,为后进者,不可不取法于是。其志向远大如此。既贵,爵班五等,禄享千钟,视之若固有。然其胸次抑又过人远矣。居家孝友,在内与公主相敬如宾,待宗族有恩义,自奉俭约而能周人之急,乡邻故旧贫乏者多赖以济。与人交有终始,人亦乐与之友。每朝下,与都尉周公景、平江伯陈公锐辈,酌酒赋诗为乐,相规以善,世俗声利之言,绝不出口,声名流闻缙绅间。历事三朝,皆承宠眷,弓矢甲胄、剑佩及蟒衣玉带、庄田奴仆之赐,时时有之。岁郊时享,辄与扈从,庙社之祀,间亦遣代,恪虔将事观礼者称焉。公清修玉立,望之可敬,又文之以诗书,博学善词翰,与儒生争长,所著有《洹溪集》若干卷藏于家。“洹溪”者,其所自为号也。生丈夫子五人:琦、瑶,皆荫锦衣卫指挥同知;琮,百户;瑄,早卒。女子一,即黔国夫人。皆公主出。瓒,冠带舍人,侧室出。孙男女各三,皆幼。葬以卒之年八月七日,墓在都城西翠微山之原,与公主合圹礼也。 铭曰:樊以世德,望于安阳。庆泽深厚,洹水之长。有闭其光,久之未发。乃及于公,其才揭揭。天子之甥,贰室有耀。乃玉其成,太学之教。一再持节,汉广汝喷。二南之化,见此旧闻。虎旅桓桓,侍卫警跸。公则领之,班行秀出。岁郊时享,带剑先驱。委蛇退公,雅歌投壶。黔国相攸,亦惟帝命。乘传往来,燕誉之庆。亦有愍书,贲于南城。惟公为子,贻是令名。曷其逊避,引疾以退。曰我括囊,优游卒岁。厚终之恩,恤后之仁。盖曰怀贤,岂惟展亲。翠微之原,此其幽宅。子孙觐飨,永永无斁。 [译文] 明故驸马都尉樊公墓志铭 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兼经筵官新都杨廷和撰文。 宗人府掌府事、驸马都尉、奉敕续修玉牒、凤阳蔡震书写。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奉敕提督五军并十二团营总兵官、监修国史、知经筵事、掌后军都督府事古汴张懋篆盖。 驸马都尉樊凯,于正德八年五月六日(1513年6月8日)卒于驸马府。皇上听到驸马去世的消息,哀伤惋惜,停止上朝一天,派遣太监赐驸马府铜钱万缗,米五十石,布五十疋。工部给棺材,治理坟地;礼部主持祭祀,按驸马级别谕祭十三坛,其中亲王谕祭一次,可见皇上以恩德与礼遇厚待臣下。将要下葬之时,樊凯之子樊琦等人手捧太子少傅、工部尚书李鐩提供的樊凯生平资料,请我(杨廷和)撰写墓志铭。我与樊凯同朝为官,早就相识了。李鐩与樊凯又是同乡,他提供的材料真实可信,我应该写这篇墓志铭,义不容辞。 樊凯,字大振,祖籍河南安阳人。宋元以来,每代都有显要人物。祖父樊思义,父亲樊旺,因樊凯地位的原因,封赠承事郎、南城兵马副指挥官衔。母亲贾氏,封为儒人。樊凯在成化八年(1472)与广德公主完婚,封为驸马都尉。他用应有的礼节自我克制,入朝觐见,举止闲雅,宪宗另眼看待。成化十三年(1477),樊凯作为皇上的正式使臣,前往辽王府主持册封仪式。成化二十年(1484)秋,公主去世。先例,公主册封的金册,随公主一同下葬。宪宗特意下旨,由礼部用黄纸誊写金册内容下葬,金册留其家中传世。成化二十一年(1485),樊凯统领锦衣卫将军宿卫。弘治元年(1488)春,孝宗出席御前讲席,让樊凯充任侍卫官。弘治三年(1490),皇上赐宅第于京城黄化坊。弘治十二年(1499),再次为皇上的使臣,主持华阳王府的册封仪式。当时,樊凯的长女嫁给黔国公沐昆,樊凯送女儿到贵州,请求走近便之路,皇上特许乘驿马疾行。皇上及后妃之宫均赐金帛,作为嫁妆和路费之需。正德元年(1506)冬,贾儒人去世,再次得到皇上特许,从驿道护丧回安阳,皇上命官员祭祀,这些都是特殊的礼遇。正德三年(1508),因太监刘瑾乱政害人,于是称病停职,在家闲居,非朝觐庆贺不出家门,教育儿子,哄逗孙子,从容自如。正德七年(1512)秋,代替皇上到天寿山祭祀,夜间行走,中了风寒,医治无效,居然去世。樊凯生于天顺元年二月二十七日(1457年3月22日),享年五十七岁。 樊凯的祖父、父亲,均以耕读为业,积德行善,一百余年,从樊凯开始显耀。樊凯天生聪明,从幼年起,即为长辈所器重,他曾称述:乡里前代的贤臣有韩琦(封魏国公)、岳飞(谥号武穆),各以功业、忠义,显扬一世,作为资历较浅的人,他们是效法的榜样。樊凯的志向何等远大。樊凯被封为驸马之后,爵位在公﹑侯﹑伯﹑子﹑男五等之列,俸禄优厚,樊凯对此并不十分看重,他的胸怀超过一般人,极为远大。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对待宗族有恩有义,自己奉行节俭,而能周济他人之急,乡邻朋友贫困者大多依靠他救济。与人交往有始有终,人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每当下朝,与驸马周景、平江伯陈锐等人,饮酒赋诗为乐,互相劝勉,世人名利之言,绝不出口,声名流传官吏之间。樊凯侍奉过三位皇上,均受宠爱,弓箭、盔甲、宝剑和垂佩以及蟒衣玉带、庄田奴仆的赏赐,没有间断过。皇上祭天地,祭百神,祭祖先,樊凯随驾;宗庙和社稷的祭祀,有时由樊凯替代,他恭敬虔诚,被邀请参观典礼的人无不称道。樊凯淡泊省修,姿态修美,有过交往的人都觉得他可敬。樊凯文采出众,饱读诗书,博学善诗文,与儒士切磋,取长补短。他的著作有《洹溪集》若干卷藏于家。樊凯自号洹溪。樊凯有子五个儿子:樊琦、樊瑶,承袭锦衣卫指挥同知;樊琮,任锦衣卫百户;樊瑄,已去世。一个女儿,即黔国夫人。五个子女均为公主所生。樊凯的另一个儿子樊瓒,封爵为舍人,偏房所生。樊凯有孙子、孙女各三人,都在幼年。樊凯下葬的日期是正德八年八月七日(1513年9月5日),墓在都城西翠微山的原野上,与公主合葬,这是礼数所决定的。 铭文如下: 樊家累世功德,朝望出自安阳。 皇帝恩泽深厚,安阳河水逢长。 光芒长久封闭,久而不曾焕发。 樊凯显露锋芒,其才昂昂高揭。 当今皇上外甥,侧室崇显荣耀。 子女美德如玉,高等学府奉教。 一再奉旨出行,江河为你跳喷。 周公召公教化,见此不过旧闻。 卫士极为威武,沿途侍卫护跸。 樊凯率领卫士,才能格外突出。 每年郊外祭祀,偑剑卫队先驱。 从容自得退休,闲暇雅歌投壶。 黔国夫人南归,多亏皇帝之命。 乘坐驿车往来,舒适快捷欢庆。 怜恤抚慰诏书,快速传到南城。 臣子忠于帝王,留下美好声名。 何不谦让退避,托病辞官以退。 从此缄口不言,悠闲自在度日。 皇上厚爱有恩,皇上抚恤慈仁。 只因怀念贤士,不仅皇家沾亲。 翠微山的平原,樊凯阴间邸宅。 子孙觐见飨宴,永远无尽无休。 [说明] 北京铁路疗养院西山疗养院出土,志存首都博物馆。 双塔邨人201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