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关于康德批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湘玉给你溜肥肠

来自:湘玉给你溜肥肠
2012-12-05 20:42:0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湘玉给你溜肥肠

    湘玉给你溜肥肠 楼主 2012-12-05 21:11:11

    没人、、、、囧~!

  • 佐佐

    佐佐 2012-12-05 23:22:12

    世界上,有实体,有抽象的普遍性(共相)。

    实体,有物质实体,有精神实体。

    我思,这是精神实体对共相的演绎,笛卡尔发现,精神实体在“思考”这种没有规定内容的共相抽象中延续了自身,说白了,就是笛卡尔发现不论如何,精神都在思考,不论思考的内容是什么,是这种泛泛而言的思考,确立了笛卡尔认定的精神必然存在性,即,二元论里面的灵魂存在性。

    这种在精神的演绎中必然存在的共相(思考),被笛卡尔一句话扩展成了物质实体(自身)必然的存在性(看,“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多顺理成章啊),这里的自身(“我”, "I" ),陷入了分不清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的语言模糊之中,语言的模糊被笛卡尔误认成了证明自己肉身必然存在(推广而成,物质必然存在)的公理,这就出漏子了。

    实际上,笛卡尔一方面二元分裂地定义灵魂和物质的存在,即将思维的抽象性和实体的广延性言之凿凿,另一方面又通过这样一句“怀疑的”我思故我在,试图将物质和灵魂二者扭结在一起(笛卡尔的怀疑不是消极怀疑,而是为了积极地确定存在性),自然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所以他诉诸上帝,来满足心灵清楚明白的理解物质的需求。

    他的我思故我在,出发点是一部分对意识的反思(我在“思”,现象学的“直观”自我意识),另一部分源于对概念的自明性和一致性的依赖(”我思“既然在”思“中存在,那么“我”必会在“现实”中存在!),这从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说,也不能算是绝对的错。毕竟归纳法就是这么来的嘛。

    就是这个意思。

  • carpre鲤鱼

    carpre鲤鱼 2012-12-05 23:48:07

    这个问题我尝试着回答。笛卡尔尝试要回答的问题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是否可能?而康德要回答的问题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经验知识怎么可能?因此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是这个我思在康德看来就是混淆了逻辑主语和实际主语。康德认为他已经超越理智的界限,犯了超验的错误。这是实际主语,而非作为逻辑的主语,逻辑在先的应该是先天的直观形式。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2-12-06 11:56:50

    [内容不可见]

  • 幽夜

    幽夜 2012-12-06 18:31:55

    康德认为,当笛卡尔将“我思”看做实体的时候,是这样推论的: 1,其表象是我们判断的绝对主语而不能用作其他事物宾语的东西,就是实体。 2,“我”,作为一个能思维的存在者,乃是我的一切判断的绝对主语,而我不能用作任何事物的宾语。 所以,“我”作为能思维的存在者是实体。 这个推理的错误在于: “我思故我在。” 因为“我思”所以判断出“我”在。 这个判断的实际主语是“我思”,逻辑主语是“我”。 “我思”可以推断出“我思”存在,但无法推断出“我”存在。 一切判断都是我思的判断,但是我思本身却不能成为判断的对象。 因此我们对之无法形成任何经验表象,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根据由“我思”推导出“我”这个思维的主体在。

  • 湘玉给你溜肥肠

    湘玉给你溜肥肠 楼主 2012-12-06 18:40:18

    康德认为,当笛卡尔将“我思”看做实体的时候,是这样推论的: 1,其表象是我们判断的绝对主语 康德认为,当笛卡尔将“我思”看做实体的时候,是这样推论的: 1,其表象是我们判断的绝对主语而不能用作其他事物宾语的东西,就是实体。 2,“我”,作为一个能思维的存在者,乃是我的一切判断的绝对主语,而我不能用作任何事物的宾语。 所以,“我”作为能思维的存在者是实体。 这个推理的错误在于: “我思故我在。” 因为“我思”所以判断出“我”在。 这个判断的实际主语是“我思”,逻辑主语是“我”。 “我思”可以推断出“我思”存在,但无法推断出“我”存在。 一切判断都是我思的判断,但是我思本身却不能成为判断的对象。 因此我们对之无法形成任何经验表象,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根据由“我思”推导出“我”这个思维的主体在。 ... 幽夜

    “我思”可以推断出“我思”存在,但无法推断出“我”存在。

    一切判断都是我思的判断,但是我思本身却不能成为判断的对象。


    谢谢,我总算是看明白了!!!膜拜!

  • 湘玉给你溜肥肠

    湘玉给你溜肥肠 楼主 2012-12-06 18:44:02

    世界上,有实体,有抽象的普遍性(共相)。 实体,有物质实体,有精神实体。 我思,这是 世界上,有实体,有抽象的普遍性(共相)。 实体,有物质实体,有精神实体。 我思,这是精神实体对共相的演绎,笛卡尔发现,精神实体在“思考”这种没有规定内容的共相抽象中延续了自身,说白了,就是笛卡尔发现不论如何,精神都在思考,不论思考的内容是什么,是这种泛泛而言的思考,确立了笛卡尔认定的精神必然存在性,即,二元论里面的灵魂存在性。 这种在精神的演绎中必然存在的共相(思考),被笛卡尔一句话扩展成了物质实体(自身)必然的存在性(看,“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多顺理成章啊),这里的自身(“我”, "I" ),陷入了分不清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的语言模糊之中,语言的模糊被笛卡尔误认成了证明自己肉身必然存在(推广而成,物质必然存在)的公理,这就出漏子了。 实际上,笛卡尔一方面二元分裂地定义灵魂和物质的存在,即将思维的抽象性和实体的广延性言之凿凿,另一方面又通过这样一句“怀疑的”我思故我在,试图将物质和灵魂二者扭结在一起(笛卡尔的怀疑不是消极怀疑,而是为了积极地确定存在性),自然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所以他诉诸上帝,来满足心灵清楚明白的理解物质的需求。 他的我思故我在,出发点是一部分对意识的反思(我在“思”,现象学的“直观”自我意识),另一部分源于对概念的自明性和一致性的依赖(”我思“既然在”思“中存在,那么“我”必会在“现实”中存在!),这从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说,也不能算是绝对的错。毕竟归纳法就是这么来的嘛。 就是这个意思。 ... 佐佐

    谢谢!!

    结合你的和田园牧歌的,我大致是明白了!

    不过你说的太深奥了,我有点没看明白,现在大致理解了。话说哲学有趣但是也好难啊- -

  • 子哉

    子哉 (wo es war, soll ich werden.) 2018-08-14 17:37:25

    我怎么对踢出来了,我去,这问题实际很简单。你脑子里想的苹果你能把它变成真的苹果吗?不能吧,所以我思推不出我在,这是一个综合命题而不是分析性命题。到后来实践理性批判里,康德其实还是解释了这个我在,即纯粹理性的实践性,即道德律,要求人去自觉按照道德律实践,于是我思这个理性,最终就能变成了现实层面的在,即道德了。

  • weishenm

    weishenm (未命名哲学) 2018-08-14 17:44:06

    我怎么对踢出来了,我去,这问题实际很简单。你脑子里想的苹果你能把它变成真的苹果吗?不能吧, 我怎么对踢出来了,我去,这问题实际很简单。你脑子里想的苹果你能把它变成真的苹果吗?不能吧,所以我思推不出我在,这是一个综合命题而不是分析性命题。到后来实践理性批判里,康德其实还是解释了这个我在,即纯粹理性的实践性,即道德律,要求人去自觉按照道德律实践,于是我思这个理性,最终就能变成了现实层面的在,即道德了。 ... 子哉

    和苹果什么没有关系,怎么不能推出了,我都能思,当然我就在了,但其实不用这么证明,我吃饭,我存在,我散步,我也存在,我在不是必须用我思来证明的,而不是它不能证明,笛卡尔那句话是拉丁文,我估计他也不是真的要这么证明,不过就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这是一句强调独立思考的格言,而不要把它理解为证明。康德的否定,那是扯淡。这就是欺负笛卡尔已经死了,如果活着,当面对质,康德根本不是笛卡的对手。

  • 子哉

    子哉 (wo es war, soll ich werden.) 2018-08-14 17:45:45

    和苹果什么没有关系,怎么不能推出了,我都能思,当然我就在了,但其实不用这么证明,我吃饭,我 和苹果什么没有关系,怎么不能推出了,我都能思,当然我就在了,但其实不用这么证明,我吃饭,我存在,我散步,我也存在,我在不是必须用我思来证明的,而不是它不能证明,笛卡尔那句话是拉丁文,我估计他也不是真的要这么证明,不过就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这是一句强调独立思考的格言,而不要把它理解为证明。康德的否定,那是扯淡。这就是欺负笛卡尔已经死了,如果活着,当面对质,康德根本不是笛卡的对手。 ... weishenm

    好吧,你赢了。

  • 湘玉给你溜肥肠

    湘玉给你溜肥肠 楼主 2018-08-14 18:14:53

    听了傅佩蓉对“我思故我在”的解读。一,二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直接肯定。我思等于我存在。但我存在不等于我思考。二,我的本质是思考,也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思考,所以说笛卡尔是唯心论的开创者。

  • 今天地

    今天地 2018-08-14 19:27:55

    听了傅佩蓉对“我思故我在”的解读。一,二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直接肯定。我思等于我存在。但我 听了傅佩蓉对“我思故我在”的解读。一,二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直接肯定。我思等于我存在。但我存在不等于我思考。二,我的本质是思考,也就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思考,所以说笛卡尔是唯心论的开创者。 ... 湘玉给你溜肥肠

    了解一下笛卡儿这句话的成因也对理解有帮助。当时社会怀疑论盛行,怀疑一切都是假的,物质是假的,人性是假的,宗教是假的。笛卡尔的这句意思就是你们可以怀疑一切都是假的,但无法怀疑我在思考。

    思故在这句话有很明显的因果关系。笛卡儿也没涉及人的本质,他还是解释上帝存在的合法性的。

    是不是开创者。。。。古希腊,后来的基督教,中国,印度,全世界各地哲学都是唯心论盛行。

    笛卡儿之后的休谟即否定了物质的存在,也否定了意识的存在。说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基本进入不可知论,否定了上帝主宰的有神论。在笛卡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 寒两

    寒两 2018-08-14 19:57:53

    come on,笛卡儿从“思考着的我”直接推出了“我的存在“这的确是有问题的。 因为你一旦开始思考“我”,就已经有一个“正在思考着的我”存在了。前者是作为认识对象的我,后者是作为认识问题的我。 人是永远无法认识“作为认识主体的我”的,因为你一旦去认识它,它就已经不在是“作为认识主体的我了,而是成为了“作为对象的我”。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像,搅拌机无法搅拌它自己一样。 所以,康德把“我(灵魂)”划分到了物自体的领域,这是不无道理的。

    还有,笛卡儿说cogito ergo sum,并不是要“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而是为建立他的形而上学体系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出发点。

  • 寒两

    寒两 2018-08-14 20:01:57

    come on,笛卡儿从“思考着的我”直接推出了“我的存在“这的确是有问题的。 因为你一旦开始思考 come on,笛卡儿从“思考着的我”直接推出了“我的存在“这的确是有问题的。 因为你一旦开始思考“我”,就已经有一个“正在思考着的我”存在了。前者是作为认识对象的我,后者是作为认识问题的我。 人是永远无法认识“作为认识主体的我”的,因为你一旦去认识它,它就已经不在是“作为认识主体的我了,而是成为了“作为对象的我”。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像,搅拌机无法搅拌它自己一样。 所以,康德把“我(灵魂)”划分到了物自体的领域,这是不无道理的。 还有,笛卡儿说cogito ergo sum,并不是要“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而是为建立他的形而上学体系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出发点。 ... 寒两

    喔艹,这是个上古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47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