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者时代:上网、买书还是看手机?
难言知己(关注出版业)
越读者时代:上网、买书还是看手机? 一个月读两三本书、每周读书大于五小时,喜欢上网,用手机看书,从实体书店购买仍然是书的来源之一,大多在家里读书,饭后睡前读点书成为习惯……这是目前上海人的阅读现状。11月上旬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杂志在上海书城进行为期5天的“关于阅读的15个选择”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上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问卷481份。 阅读量:近五成受访者一月阅读两三本纸质书、四成周阅读时间大于五小时 46%的受访者每月平均阅读两至三本的纸质书,读四至五本的占10%,五本以上的占6%,38%的受访者阅读量小于等于一本。41%受访者每周会花费大于五个小时的时间用于阅读,59%的受访者每周阅读时间小于等于五小时,其中39%周阅读时间小于五小时。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一般阅读调查,本调查的受访人阅读量、阅读花费时间较高,这与在上海书城发放问卷有关。 很少阅读的原因:忙、静不下心 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除了少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很多时间阅读外,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少阅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26%因为缺少阅读氛围而很少阅读,23%提不起兴趣阅读,17%的受访者因为娱乐众多,没有时间给阅读。只有7%受访者因为要花钱购书而很少阅读,另有2%的读者觉得阅读没有用处所以不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阅读时间却少了。其中既有繁忙的原因,还有阅读氛围缺失、阅读动力缺乏,静心阅读的状态明显减少。很多人了解阅读的众多好处(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热点、增加谈资等等),但是真正把大块时间贡献给阅读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较多的是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阅读。 阅读目的:多为增长知识 受访者在被问到“您为什么阅读”时,67%表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出于职业需要而阅读的受访者占40%;阅读作为娱乐休闲的占59%,还有19%和18%受访者表示为了增加谈资和了解热点而阅读,其他目的3%(该调查是多项选择)。 58%的受访者觉得上海的图书馆可以满足阅读需求,其他42%表示尚未满足。 阅读渠道:上网、买书、手机分列前三名 在阅读渠道的多项选择中,选择上网阅读的最多,达到59%,通过购买途径阅读的稍逊一筹,占57%。有高达44%的受访者用了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平台阅读。还有22%的受访者向他人和图书馆借阅,21%在书店浏览。 在网络阅读还是纸质阅读的调查中,只读纸质媒介的占10%,纸质阅读大于网络阅读的占33%;只在网络上阅读的占5%,网络阅读大于纸质阅读的占30%;认为两种阅读并行的占22%。 纸质阅读在与网络阅读的比拼中稍占优势,阅读呈现这样一种趋势,阅读者更愿意选择网络、移动等平台了解资讯,因为这种资讯接近于免费。当遇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时候,会选择阅读纸质媒体。 上网阅读:多数有上网习惯,近八成受访者日上网时间超半小时 在对受访者的上网阅读习惯的调查中,97%的受访者都有上网阅读的习惯,其中有34%的受访者每天花30~60分钟在其中,花1~2小时的占22%,有21%的受访者上网阅读的时间超过2小时。另外20%的受访者每天也有10~30分钟用于上网阅读。 上网,已经成为了人们阅读获取信息的首选。 买书:内容第一、历史传记类最受欢迎 88%的受访者认为内容是选书时一定会考虑的因素,22%的受访者会考虑定价和书名因素,15%在意封面装帧,同样比例的受访者会考虑出版社的品牌。 书籍还是内容为王的产业,还需要有一个引起潜在读者好奇心的书名和封面,一个合理的价格,装帧设计舒适契合。 在受访者喜爱的阅读内容的多项选择中,历史传记类以50%的比例位于第一,46%爱读文学类作品,44%的读者会阅读实用类的书籍,32%读科普类书籍,24%阅读经管类,11%阅读军事类,10%读文教类,5%阅读其他类。 阅读场所:还是家里最好;阅读时间:饭后睡前通勤黄金段 家里、通勤(地铁、公交车)和工作场所分别以83%、31%、25%的比例位居最受读者偏爱的三大阅读场所,其他场所还包括书店23%、图书馆20%、咖啡馆17%、公园8%、其他1%(该调查是多项选择)。 同时,睡前、晚饭后与上下班途中分别以52%、44%、43%的比例成为阅读者心目中的黄金阅读时间。选择工作时间阅读占23%,16%在早晨阅读,其他时间占4%(该调查是多项选择)。 阅读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所以很多读者最喜欢在家中,特别是睡前和晚饭后——一天最惬意的时光里阅读一会儿。人们更偏爱安静的地方阅读,工作场所、书店、图书馆和咖啡馆也都是受访者心目中仅次于家中的阅读好去处;人们也喜欢在更安静的时间阅读,例如清晨,睡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上下班途中的碎片时间阅读,原本的垃圾时间一跃成为了阅读的黄金时间。人们利用移动通信工具看电子书、上网、刷微博……吞食、消化和吸收信息。 阅读习惯:把好段落分享给朋友 有85%的受访者在阅读时遇到好的段落时,会分享给朋友,44%分享给同事,24%与老同学分享,15%分享给父母,14%分享给孩子。还有5%的受访者会和领导分享精彩段落(该调查是多项选择)。 12%的受访者有固定在书上写批注的习惯,36%偶尔为之,8%的有在阅读的地方夹纸条的习惯,44%的受访者没有批注的习惯。一般阅读者没有做记号的习惯。 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即时社交工具,例如博客、微博让人们得以在第一时间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段落向交际圈发布。 受访人员:青年占多数 本次受访人员男女比例45:55。从年龄分布来看,20岁以下占本次调查的3%,21~25岁占17%,26~30岁占32%,31~35岁占21%,36~55岁占20%,老年占2%。受访者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学历占52%,大专占22%,硕士及以上占13%,高中占10%,初中(中专)及以下3%。 受访者职业分布为: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教师,学生,金融从业者,经营者,科研人员,公务员,退休人员29%受访者的月收入为3501~5000元,28%为5001~10000元,25%1501~3500元,12%10000元以上,6%1500元以下。 较之中年受访者,年轻受访者,收入略低,学历更高,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阅读的普及率更高。 阅读是什么? 是一本书,一张网页,一部手机,一场冒险、一次心灵交流、一次升华的机会、一片世界。 “没有越界,不成阅读”,越读者时代到来! 阅读这么有趣的事,再晚开始也不迟。 点击订阅《出版日报》 来源:百道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大学四年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共享给大家 (段楚奇)
- 喜欢写作的宝子来呀!!!!!! (靥儿)
- 周末读书分享会-坐标广州 (kelsi_cy)
- 如果魏国重用商鞅,你觉得战国的历史将会如何改变? (万册书友会)
- -读书推荐:《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不广为人知的历史 (不服输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