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12月17日清华讲座:走出转型陷阱,实现改革再出发
飞(凨)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二):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 简介 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教务处、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为止,该系列讲座已成功举办十一个主题系列,二百余场。从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以必修学分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2012年-2013年秋季学期《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二)将以“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为主题,邀请校内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与清华学子共同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因与外部联系,引导广大同学深刻认识政治与经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软实力与硬实力、农村与城市、公平与正义、变革与守成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对话与交往中做出应有的正确判断与选择。 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曾经精辟地指出, 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体生活方式”, 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始终存在于对“文化”的言说之中。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承绕不开社会转型的影响和羁绊,社会转型更是对文化传承提出新的诉求,二者相激相荡,互为印证。 因此,对其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和理解,不仅是新世纪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新世纪所有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责任。 第十四讲 走出转型陷阱,实现改革再出发 演讲人:清华大学 孙立平 教授 主持人:清华大学 王天夫 教授 日期: 2012年12月17日(周一)15:20 地点:六教6C300 演讲人简介:孙立平,1955年出生。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1983--1999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曾任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转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立平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口述社会史等。曾出版《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等著作,并发表论文多篇。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继发表《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合作)、《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和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合作)等论文。2001年,倡导对中国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研究,发表了《迈向实践社会学》、《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等学术论文;2002年,在有关研讨会上宣读了《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长篇研究报告。其中“断裂社会”的理论观点被海内外报刊广泛转载。描述中国改革处在十字路口的处境的《断裂》、《失衡》两书受到普遍欢迎。 特别提示: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列入全校本科培养方案。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请全体本科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务必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选听。欢迎其他师生光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期刊】《清华社会学评论 NO.20》出版 (飞)
- 王天夫老师在西北师范大学讲座 (帅满满帅)
- 2023.12.23王老师参加南开社会学建院活动 (帅满满帅)
- 沈老师和王老师在华东理工大学讲座预告 (帅满满帅)
-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强教授】2023.12.12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