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你毒了多少读者
D5(月球上到底有什么?)
这本杂志,是我中学时候非常喜欢看的,主要当时觉得这书里介绍的知识面挺广的,而且还有不少名人逸事,但读多了,就明显体会到,这书就跟我们的XINWENLIANBO似的,介绍的东西全是假大空,还貌似真善美,完全扭曲了社会的本质,我现在回头想想,中学生读这本杂志真的是有很多弊端,因为它展现给我们的几乎都是虚伪的美丽。 卷首语都是一篇典型的“读者体”文章,在说一个不知所指也可以说是可以泛指很多人或某一类人的故事。为什么无法具体到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呢?这种故事的真实性有几何呢?令人生疑。而一般阅读到最后,我还是未能明白要给我们的指点何在,有点不知所云。同时,对《读者》的选编者的眼光与见识的钝化不禁感慨丛生,举个例子,有期《读者》登了余杰的《父亲的自行车》,余杰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但这篇文章选的让我对编辑的水平不敢恭维,我觉得您纯粹是奔着这题目来的吧,众所周知,余杰是那种基于批判原则与立场的杂文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长篇小说《香草山》的贫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一定要具有人文精神与修养的编者才具备的判断能力,而津津乐道于这份名刊是两名学理工科的人办起来便打理得这么好,问题便出来了,理工科出身的人,要承载厚重的人文内涵,可能有力所不逮的时候。因为具体到某一文本上,便开始考量一个编辑或一个杂志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高度了。这与发行量是没有关系的。千万别总是拿发行量说事,但现在这似乎已然是《读者》的唯一目标。 在目录之旁,每一期都会有一篇《心声》,读之让人肉麻。至如文章末尾,言“《读者》一册在手,畅游文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养吾浩然之气,不亦快哉!”这样的话,不消我言,稍具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得出这是何等的虚假做作甚至虚伪。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书》杂志2025年第05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2025年5月14日河岸读书会|第五期《我的阿勒泰》 (白羽)
- 《读书》杂志2025年第04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DeepSeek之读书 (_-Gabriel_-)
- 2025年第1期勘誤 (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