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言”谈诗会纪要-第十一次
蚱蜢(未果,寻病终。)
2012年6月9日下午 于“当绿”咖啡馆 参与者:张、杨、胡、路、贾、董(以论诗先后为序) 讨论诗歌: 张:臧棣《菠菜》;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结尾》(飞白译) 杨:Charles Simic 《夜晚的野餐》、《一本满是图画的书》 胡:柏桦《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韩东《黑人和老虎》;丁当《故事》 张:席慕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米沃什《天赋》 贾:辛波丝卡《在一颗小星星底下》;蓝蓝《回答——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董:林夕《不来也不去》;苏轼《定风波》;周礼茂《破晓》(参考: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记: 十期过后,“宜言”又吸纳了两位新成员。 张的诗仍然作为开场,他带来的《菠菜》一诗很值得玩味,里面充满了隐喻,涉及美的层面(精神或肉体,高贵或平凡),以及现实的世俗生活等问题,赋予了菠菜这一再平凡不过的事物及其代表的日常生活以“美”,它同时是一种复杂的美,并非单纯外貌上的美,而是蕴含着意义,甚至包含着政治上的指涉。《结尾》一诗解构了宏大结局,诗中的“结尾”不悲壮,也不轰轰烈烈,而是静默的凋谢,像水花的干涸,而在这种静寂中,却也蕴含着一种力量和另一种美。 杨选取的两首诗同属诗人Simic,他于07年获得了美国桂冠诗人称号。《夜晚的野餐》一诗有宗教的神秘意味,同时又颠覆了传统的宗教信仰。诗中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我”具有黑暗、幽深的思想,同时也以游戏般的语句表达了对上帝的质疑和宇宙“无意义的细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本满是图画的书》一诗同样从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写起,不过这里所选的是童年时的场景,诗人穿透平凡庸常的生活表面,描写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有一种恐惧,想象力带来的恐怖感。 柏桦的诗节奏缓慢,有怀旧的意味。题目很吸引人,这种娓娓道来的写法颇能打动人心,不过也有人认为略显老套。《黑人和老虎》这首短诗的张力很强,有一种蕴藏的力量似已蓄势待发,而且对于“你”、“我”,“黑人”、“老虎”这两对意象可以有不同层面的理解。《故事》算得上是首叙事诗,既可以看作是表现友情,也可以是两小无猜的爱情,但后来一个人走了,一个人留下,写了这个故事、这首诗,情节并不新颖,但写法很轻盈动人。 席慕蓉的诗被谱成了曲,有民歌的特点,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想象和向往,但已经回不去了,有永失故乡的伤感。米沃什的《天赋》一诗也有人翻译为《礼物》,直接关系到对诗的理解。诗中表达了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 辛波丝卡的诗含有一种普遍的内疚情怀,我为一些看似与自己并不直接相关的事情而向一些人、一些事物致歉,其实是一种更广阔、细致、深厚的关怀,对世界的爱,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博爱。正因为我与他们、它们无关,我无法施以援手,无法参与和干预,因而我为他们、它们遭受的苦难而内疚,似乎我与一切之间都有一种隐秘的牵系。而蓝蓝的诗则更外露、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关怀,也更具批判性,诗中的主人公“她”因为目睹的一切社会的不公正、人们辛酸落魄的命运而悲伤、叹息,却又无能为力,故而无心欣赏初春的风景,而是牵心于这些底层的、不幸的人们的境况。但同时,其他人正当的快乐和富足却也无可指摘,也有被祝福的命运,有平凡人家的欢喜,然而,同处一张社会的大网中,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责任”,在急于追求幸福和利益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能理直气壮地对不公正保持冷漠。 董带来了两首歌词和两首古诗词。两篇歌词算得上是现代歌词里面的佼佼者,尤其是林夕的词,其中带有禅意。而苏东坡的词也有一种豪放旷达的情怀,是我们从高中起都很喜欢的一首。 (非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55期“宜言”谈诗会选诗及纪要 (豆友_G9oT43JNQ)
- 第54期“宜言”谈诗会选诗及纪要 (非文)
- 第53期“宜言”谈诗会选诗及纪要 (蚱蜢)
- 第52期 “宜言”谈诗会选诗及纪要 (豆友_G9oT43JNQ)
- 《岁月从你到我》讨论记录 (米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