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成了艺术圈的爆料狂
CTT(艺媒人)
原文地址:http://news.artq.com.cn/complex/2013/01/06/6871_1.htm

@阿特姐姐 为众人不太熟知的艺术圈里,有那么一群为人熟知的艺术圈爆料狂,首当其冲的是阿特姐姐,阿特姐姐主要活动于新浪微博,专门爆料一些艺术圈的幕后消息和小道消息,据专家分析,阿特姐姐的小道消息准确率在90%左右。在阿特姐姐一度红火之时,又出现了阿特姥姥,阿特哥哥等各种阿特团伙,还属阿特姐姐独占鳌头,各大艺术界的新闻网有对其进行追踪报道,至今不太明身份,认为是团伙组织,并不是只有姐姐一个人,多种揣测也很多。 某国外大学终身教授曾在微薄揭秘,认为阿特姐姐的走红对艺术圈并不是好事,“开始以为她一个人单打独斗,专揭丑闻,又娱乐又打黑。后来发现它背后有一个利益集团,骂谁不骂谁,都有很好的设计,表面上嬉笑怒骂,实质上迎合了很多不懂艺术的人的低级趣味,将当代艺术妖魔化,娱乐化,媒体化”。这么一说,阿特姐姐似乎不再是那个毫无城府,一举一动出于天性而非利益纠葛的小男孩。 据网友总结@阿特姐姐原来爆爆料,现在暴露后基本以批判为主,以为自己特立独行 (其实是那壶部开提那壶,越来越二百五。) @理论车间后门 (源于新浪微博) 微博中的皮力一直是个批判类型,敢说敢言之人,最近他又向理论车间后门开火,批判其是理论的俘虏,一个强权主义者,理论车间后门只是在皮力的微博中跟了少量的回复: @皮力:@理论车间后门 你告诉我你翻译的文章中你有个中国诗人叫昆仑,是谁呀。你意淫左派的,不会中文不好到这个程度吧! @理论车间后门: 但你连翻译者不会!一定是后门货!小男人是不是倒是次要的! @皮力:后门对房子来说是门,在俗语中对人而言是屁眼的意思。理论车间后门 明明是个理论的屁眼,可偏偏说起"理论"来好似说起阳具一般,明明卖屁眼没买好,费抱怨别人嫉妒你的理论阳具。阳具,你丫有吗? @理论车间后门: @皮力呀,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你自己跳进来的哦!我们都是教过学生的人,都是为人父母,所以,希望我们能骂得职业一点!共勉! @皮力:@理论车间后门 这是邱志杰昨天说你的短信!"哈哈,他是绍兴人性格象鲁迅。读法国高档理论,每一句都信。观点有问题,但人品很好生活得像个圣徒,应该用审美心态欣赏他" 老逼逼的,让我没法用审美来欣赏你! @理论车间后门 :看在老邱的面子上,我们立停?我滚了!还不如弄钱去。 据网友总结@理论车间后门每天发那些像野狗一样的嚎叫,那些写出来的文字特别像翻译过来的书,而且是大学三年级的非外语专业学生翻译出来的。(那些理论其实跟街头治阳痿的小广告一样,有人说他就是理论的陆琪,陆琪就是情感车间的后门。 @独眼狙击手的眼睛 源于新浪微博,独眼狙击手的眼睛,是让吕澎等批评家,张晓刚,曾梵志等艺术家头疼的幕后狙击手,幸好的是狙击手目前扩散范围不大,粉丝不超过万人。在2012年12月16日的微博中,狙击手和当代有名的艺术批评家吕澎在微博里进行了激烈的对战,整理如下: @独眼狙击手的眼睛:王广义跳下去了,岳敏君跳下去了,现在张晓刚也跳下去了。昨天佳士得夜场拍卖中,张晓刚的一件大幅作品,最低估价为1200万港元,结果才950万就落槌了。五六年前,张晓刚如此巨幅作品怎么着都会买到2500万以上。吕澎还曾预言:张晓刚作品价格会过亿元。 @吕澎:@独眼狙击手的眼睛 如果这个幸灾乐祸的人看到伦勃朗、雷诺阿、梵高的作品也流标或缩水了,是不是也想嘲笑一下这些重要的艺术家?而这样的现象在巿场中是经常发生的。你就多读书吧! @独眼狙击手的眼睛:@吕澎 看得出,在吕澎的眼中,张晓刚是个与伦勃朗、雷诺阿、梵高比肩的世界级绘画大师。大家说说,吕澎是假傻还真傻? 言辞中,批评家吕澎的表情是难以言表的。 阿特姐姐与狙击手之间也有饶有趣味的艺术调侃对话,摘录新浪微博: @阿特姐姐:苏富比2012秋拍看点新收藏家如果只中意那些昂贵的名家作品,并按媒体与市场的趣味入场,就一定会遭受打击,要知道猎户们等待了很久并深谙这些富人是多么要面子啊!收藏家被拍卖审美绑架着,难免会在与投机资本的扭打中败下来,除非你很有钱。余德耀收藏的岳敏君作品,后花园,估价800-1200万港币。 @独眼狙击手的眼睛 : 200万买入,100万卖出,只当作了一次善事吧。很同情那位藏家。 @阿特姐姐: 这么说吧,希望新收藏家对艺术收藏不要失望,只要坚持收下去,就一定能遇到,更坏的事情。 @独眼狙击手的眼睛:这件流拍的含义就是:中国当代艺术这潭浑水深深深深深不可测。 持续跟新中··· @一杯生普洱(豆瓣) 近日因“一杯生普洱”的豆瓣网友发布了一条“三十个美术人的微博(欢迎对号入座)”的日志后,经各大小艺术门户即微薄的转发后,“一杯生普洱”的身世就已经出现了谜题,在微薄又激起新一轮的“马甲浪潮”,于是艺术国际的主编吴鸿在微博里声讨发表了“剥下一杯生普洱画皮”的文章,又再次把“一杯生普洱”推向高潮。 (以下摘选吴鸿“剥下一杯生普洱画皮”) 本来我是不想去参加2012年的那次批评家年会了,后来去参加,就是为了在会上讲一句话:对于那些用虚拟身份来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行业里不但不能同声谴责,而且还津津乐道地当成笑料,“看客”心理即是纵容,那么,那只毒箭说不定哪天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网络世界中的正义和良知,并不是体现在用虚拟的方式去对别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我当时明确地说那个人也道貌岸然地参加了年会,不想倒霉的闻松恰巧就在我说话的时候走进来,所有人还以为我说的是他…… 最后,我还是要“不点名”地警告这个“1/30人”(这其实也是我一贯的做人态度):本人虽然做网站十几年,但是从来没有干过用虚假身份去人身攻击别人的事情。但是,别人如果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搞到我的头上,就不会仅仅是与你“同归于尽”了,而是与你一家“同归于尽”!孙子,不要给脸不要脸,你若不信,就等到你的画皮被剥下的那一天! 在1月7日晚8点27分被发上微薄时,就出现了暴高转发率,同时又出现了新一轮的“马甲”@艺术资讯@艺术圈套的转发,据新浪网友猜测艺术资讯和艺术圈套为同一人。 原文地址:http://news.artq.com.cn/complex/2013/01/06/6871_1.ht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翡翠精品莲花观音 (破长风 迈雄关)
- 【征集作品】: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旗下艺术品网 (小陈姑娘)
- 艺术是什么? (CTT)
- 绘之工作室诚邀您参加课程体验活动,本月油画活动限时优惠中 (绘之工作室)
- 5.17上海余德耀美術館開幕 (七宅k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