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夫妇心理学】笔记+感悟+行动指南

Dolphinson

来自:Dolphinson(平凡幸福的生活)
2013-01-12 08:04:3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12 08:10:09

    第一课 家庭和伴侣

    调查显示,和幸福最相关的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是:婚姻、家庭、健康、兴趣爱好、朋友、社区、财务状况、工作。婚姻所代表的亲密关系排在第一位(相关系数29%)。

    课程目标:了解科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研究成果,掌握亲密关系的知识,改变你的观点并加以应用于生活。

    人与人相互影响interdependence的维度: 1)接触的频率 2)接触的时长 3)互动的多样性 4)影响方式(单向或双向) 5)影响的强度

    什么是亲密关系? 1)What makes a close relationship:"The close relationship is one of strong, frequent, and diverse interdependence that lasts ov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2)What makes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special and unique; personal; desire, especially lust and sexual desire.

    为什么亲密关系很重要? 1)亲密关系是普遍的,但对每个人又是对一无二的; 2)亲密关系的力量很强大,影响每个人的幸福; 3)亲密关系影响我们的健康。

    关于亲密关系的三个问题与核心问题 1)时间的问题:为什么会离婚?如何使之长久? 2)满意的问题:怎样才能满意?如何使双方满意? 3)改变的问题:为什么会改变?如何应对改变? 核心问题:如何拥有满意的亲密关系?如何保持?

    课程配套: 1)书目:《close relationships》by Kelley ,《families as they really are》by Barbara 2)学习辅助视频:http://www.sscnet.ucla.edu/ssc/lederman/bradbury/bradbury.html#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17 16:33:13

    第二课 研究家庭和伴侣的关系

    提出问题: 1)每个人都会遇到两性关系的处理问题,似乎每个人都有观点,但不同的人观点相左,怎样的观点是正确的?——需要科学研究,方法很重要 2)如果要科学地研究两性关系,就要解决衡量的问题。对于难以测量的事物,如爱,承诺等,如何衡量?——转化为可衡量的因素,称之为运作化(operationalization)。如贫困——收入,健康——看医生次数等等。

    如何对爱情进行衡量(operationalization) 1)自我评定报告(self-report)。爱情量表的十三个问题。询问是了解感觉和意愿最好的工具,运用很广泛,核心在于问题设计。局限性:a)人们有时不说真话。如社会称许性偏见(social desirability bias)的存在,人们总是希望在问答时表现自己的良好而规避真实的不好答案。b)有时候人们不知道真实的答案。比如记忆是个问题。 2)系统化观察(systematic Observation)。观察什么?a)语言交流信息。b)非语言交流信息。c)书写信息。d)生理反应。局限性:非常昂贵;被观察者知道被观察后表现不自然,不真实;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含义不容易定义。

    关于这门研究: 1)横向研究(典型)和纵向研究(时间)相结合; 2)不同人群的亲密关系不一样:American vs. Chinese?Rich vs. Poor?Young vs. Old?Dating vs. Married? 3)研究目的是使人们对于这项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知识了解更多,促成更美满的婚姻。

    爱情量表十三问: 回答下述问题,1-9分,1分表示强烈不同意,9分表示强烈同意。

    1. If my partner were feeling badly, my first duty would be to cheer him/her up.
    2. I feel that I can confide in my partner about virtually everything.
    3. I find it easy to ignore my partner’s faults.
    4. I would do almost anything for my partner.
    5. I feel very possessive toward my partner.
    6. If I could never be with my partner, I would feel miserable.
    7. If I were lonely, my first thought would be to seek my partner out.
    8. One of my primary concerns is my partner’s welfare.
    9. I would forgive my partner for practically anything.
    10. I feel responsible for my partner’s well-being.
    11. When I am with my partner, I spend a good deal of time just looking at him/her.
    12. I would greatly enjoy being confided in by my partner.
    13. It would be hard for me to get along without my partner.
  • 苏子花

    苏子花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2013-01-17 16:42:04

    继续这样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 弘毅

    弘毅 (保持觉知) 2013-01-17 17:02:26

    我也在看这个课程,你的笔记做的真好,佩服!

    推荐黄维仁博士的亲密之旅12课,http://blog.sina.com.cn/doctoroflove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17 18:09:55

    我也在看这个课程,你的笔记做的真好,佩服! 推荐黄维仁博士的亲密之旅12课,http://blog.si 我也在看这个课程,你的笔记做的真好,佩服! 推荐黄维仁博士的亲密之旅12课,http://blog.sina.com.cn/doctoroflove ... 弘毅

    谢谢鼓励,谢谢推荐!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17 18:10:04

    继续这样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继续这样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苏子花

    恩,一起加油!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20 09:00:27

    把第二课笔记中的爱情量表(Love scale)十三问翻译成中文了。

    回答下述问题,1-9分,1分表示强烈不同意,9分表示强烈同意。得分越高,表示你对伴侣的爱越深厚。

    1. 如果对方感觉很糟,我的第一要务是让对方开心起来。 If my partner were feeling badly, my first duty would be to cheer him/her up.
    2. 我觉得我在所有的事情上信赖对方。 I feel that I can confide in my partner about virtually everything.
    3. 我觉得要忽略对方的过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I find it easy to ignore my partner’s faults.
    4. 我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 I would do almost anything for my partner.
    5. 我对对方有很强的占有欲。 I feel very possessive toward my partner.
    6. 如果不能和对方在一起,我会觉得痛苦。 If I could never be with my partner, I would feel miserable.
    7. 当我孤单时,我会第一时间想找到对方。 If I were lonely, my first thought would be to seek my partner out.
    8. 对方的幸福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One of my primary concerns is my partner’s welfare.
    9. 几乎在所有事情上我都可以原谅对方。 I would forgive my partner for practically anything.
    10. 我觉得对方的幸福是我的责任。 I feel responsible for my partner’s well-being.
    11. 当我和对方在一起时,我花相当长的时间仅仅注视着对方。 When I am with my partner, I spend a good deal of time just looking at him/her.
    12. 拥有对方信任会让我感觉特别开心。 I would greatly enjoy being confided in by my partner.
    13. 没有对方陪伴,我很难生活下去。 It would be hard for me to get along without my partner.
  • 基督的画笔

    基督的画笔 (Delete,delete all,all delete..) 2013-01-20 09:28:12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24 10:10:36

    第三课 亲密关系理论1

    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理论? 1)如果我们没有亲密关系理论,我们则无法生活。所以每个人都有亲密关系理论,问题是在于我们的亲密关系理论是否科学? 2)科学一般不是以理论为终结,而是以理论为开始进行收集和观察。要研究亲密关系,要做的不仅仅是收集和观察,更需要归纳。Henri Poincaré:“Science is built up of facts, as a house is built of stones; but an accumulation of facts is no more a science than a heap of stones is a house.” 感悟: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信息,那么科学可以比喻成智慧。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习得一套比现有脑子里亲密关系理论更加科学、更加智慧的理论,去反思过去,指导现在和创造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什么是理论(theory)? 1)理论是解释一种现象相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信念、知识和假设。A theory is an interconnected set of beliefs, knowledge, and assumptions that relate to understanding a phenomenon. 2)A theory is a map. 理论是我们的出发点,是我们描绘眼前世界的地图,是指南指导你的行为。存在更准确,更具指导性的地图,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更新我们的理论(地图),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一个好的理论能做什么(What does a good theory do)? 1)更好地组织现有知识。Organizes existing knowledge. 2)指导我们应该更关注什么。Draws attention to important processes. 3)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回答我们的疑问。Explains important phenomena in an elegant, ‘parsimonious’ way. 4)认清具体的预测和假设。Identifies specific predictions and hypotheses. 5)用于衡量,指导决策。Guides measurement decisions. 6)不断接近真实世界。发现未知从而改进结论。Improves upon prior theory.
    感悟:第一次听对于理论的理论解释,我想是不是人与人之间思考和做事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别?人有两次创造,一次是头脑中的创造,一次是现实的创造,而理论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头脑中的创造,从而改变现实中的创造。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原则,是否也可以等同于理论? 行动指南:我应该以原则(理论)为内核来指导行为事件,尽可能采用更优的原则和理论行事。

    一个好的亲密关系理论能做什么(What does a good intimate relationship theory do)? 1)包含一切可能的预言。包含一切可能影响亲密关系的因素。Encompass the full range of possible predictors. 2)亲密关系随着时间变化,其中有什么规律?有什么样的机制?Specify mechanisms of change. 3)解释为什么有的夫妇的亲密关系比其他夫妇更好。解释一对夫妻的亲密关系为什么经常变化。Account for variability between couples and within couples over time. 亲密关系当前研究出的五个理论,这是这门课的基础,这五个理论都能回答上述三个问题,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不是绝对的。

    第一个理论:进化理论(Evolutionary Theory) 代表人物:David Buss 观点: 1)人类寻找伴侣是为了解决和适应环境的问题。“Humans seek particular mates to solve specific adaptive problems that their ancestors confron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human evolution;
    2)人类的择偶偏好和决定是由于古代祖先面临的压力进化而成(其实这种偏好已经过时,但人们的基因仍偏好它们)。human mate preferences and mate decisions are hypothesized to be strategic products of selection pressures operating during ancestral conditions” 理论假定前提:自然选择,交配选择,适者生存。 生育投资理论:男人和女人对下一代的投资不同,男人女人需要不同,故男人更重视性,女人更重视情。人们进化出对生育能力强特点的偏好(如皮肤好,年轻,健康强壮等) 臭T恤实验结论:女人处于排卵期可以区别闻出健康男子和非健康男子穿了三天的臭T恤。 进化理论的局限性:关注于男女共性的差别,不够关注男女个体差异;关注于求偶选择,不够关注求偶之后关系随时间的变化。 感悟:在提高求偶成功率上,这个理论适用。

    第二个理论: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代表人物:John Bowlby 观点: 1)伴侣关系取决于个人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婴儿时期与父母的依附关系。 2)婴儿时期形成的依附关系会使人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孩子成人后的亲密关系。 宝宝的陌生环境实验结论:妈妈经常在身边陪着,安全可靠,发展出安全型依附关系(50%);妈妈经常不在,发展出回避(ignore)型依附关系(25%);对于不靠谱的父母,发展出焦虑矛盾型依附关系。(25%) 婴儿依附关系对成人亲密关系的影响: 1)安全型:亲近他人很轻松,相互依赖很美好。 I find it relatively easy to get close to others and am comfortable depending on them and having them depend on me. I don’t often worry about being abandoned or about someone getting close to me. 2)回避型:不喜欢别人靠得太近,很难完全信任他人,别人亲近会觉得紧张。 I am somewhat uncomfortable being close to others; I find it difficult to trust them completely, difficult to allow myself to depend on them. I am nervous when anyone gets too close, and often, love partners want me to be more intimate than I feel comfortable being. 3)焦虑矛盾型:担心对方是否真的爱我,我希望和对方尽可能亲近却害怕把别人吓跑。 I find that others are reluctant to get as close as I would like. I often worry that my partner doesn’t really love me or won’t want to stay with me. I want to merge completely with another person, and this desire sometimes scares people away. 依附理论可用于解释: 1)为什么人们期望的亲密关系标准不同? Where do our standards and expectations for intimacy come from? 2)为什么有些人在不同对象的亲密关系中总是发生相同类似的经历? Why do some people tend to have the same relationships over and over again? 感悟:在解释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上,解释成人的内心安全感程度时,这个理论适用。

  • Nicole

    Nicole 2013-01-24 10:20:48

    楼主好认真,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1-24 10:38:39

    楼主好认真,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楼主好认真,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Nicole

    谢谢,问题已经解决啦~

  • 土耳其的小白兔

    土耳其的小白兔 2013-01-24 13:14:48

    M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2-04 11:55:35

    第四课 亲密关系理论2

    在美国,导致贫穷的不是教育,不是种族,而是离婚。

    第三个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代表人物:Hal Kelley 观点: 1)人们在婚姻关系中做经济决策。我们会理性衡量伴侣关系中的利益得失,权衡利弊。Partners evaluate the reward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being in a relationship, along with barriers to leav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ir available alternatives. 2)产出=回报-成本(代价)OUTCOME = REWARDS – COSTS。认为产出是我们如何评价伴侣好坏的标准。回报是指物质收获、地位收获和舒适等。成本是指烦恼、痛苦、失去机会等。针对不同的人,回报和成本标准不同。甚至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回报和成本也不同。 3)要注意的一点是,产出和满意度不是一回事,产出是满意度的基础。满意度=产出-比较水平(见下)SATISFACTION = OUTCOME – CL。 4)亲密关系的中的满意度(SATISFACTION)不仅跟回报和成本相关,而且受比较水平( Comparison Level,CL) 影响。比较水平就是指你的期望值,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水平。一般而言,期望值越高,满意度越低。 5)可选择的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CLalt):你有没有这段感情之外的其他选择。可选择范围越少,依赖性越强,这可以解释某些满意度很低的人没有离婚,而某些满意度很高的人却离了婚。依赖度=产出-可选择的比较水平 DEPENDENCY = OUTCOME - CLalt。 这个理论如何影响研究: 1)预测分手和离婚:尽管满意度很低却不离婚,离婚代价太高,障碍太多,找不到更好的(选择范围小) 2)依赖他人者的比较水平低,故不容易离婚。 该理论的好处:解释婚姻去或留;解释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变得不稳定的原因。 该理论的局限:不好解释亲密关系时好时坏。 感悟: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夫妻满意度,解释夫妻为什么在一起(门当户对),夫妻为什么分手。 满意度=回报-成本-预期,回报可以理解为夫妻关系带来的价值,成本可以理解为夫妻关系带来的损害,而预期可以理解为你觉得自己对夫妻关系的期望。 指南:把控自己能把控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减少COST,增加REWARD,降低EXPECTATION。

    第四个理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代表人物:Gayla Margolin,Robert Weiss, Neil Jackson 观点: 1)类似条件反射,伴侣之间的行为会习得互动之中的回报和惩罚,从而相互作用。Our behavior is molded and shaped within relationships. Rewarding and punishing interactions may affect subsequent behaviors and judgments of satisfaction with a relationship. 2)不愉快的亲密关系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3)焦点在于感情的回报和惩罚,热切关注对话和互动。 4)行为很关键,互动的评价是累积的。 5)短期回报,但长期可能是惩罚。积极行为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应该被束缚。 6)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 一些延伸指导: 1)夫妻对话本意往往都是好的,但常常给对方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关系不好的夫妻之间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2)快乐夫妻和不快乐夫妻的模式不同,不同点在于处理方式,例如,其中一方有负面情绪了,另一方如何处理?快乐夫妻会尝试去理解和探寻,而不快乐夫妻会反抗和自卫。 3)解决问题不去惩罚是好的,但不够,需要相互回报(reward)。 4)伴侣间的正面的回报会take it as granted, 但负面的惩罚会累积,最终付出代价。因此,对于伴侣感情,时间越久,也就越需要努力。 感悟:夫妻有效良好的沟通和理解非常重要;对于伴侣的付出,don't take it as granted,这也是为什么要每天感恩的原因。切记负面的经历会累积。 指南:每天写感激清单;在伴侣不快乐的时候控制自己,努力去理解和探寻而不是防卫。

    第五个理论:社会生态模型(Social Ecological Model) 代表人物:Reuben Hill、Urie Bronfenbrenner 观点: 1)夫妻环境中的压力、支持和限制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想法、感受和行动。The stresses, support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a couple may affect the way partners think, feel, and act in their relationships. 2)夫妻环境分为微观(周围人士)、中观(生活区域)和宏观(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Microsystem, mesosystem, macrosystem 3)ABCX模型:夫妻的平衡打破包括三部分:压力、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个人的解读。Doble ABCX模型:压力会累积的,资源是变化不定的,个人的解读也是可以变化的。 一些延伸指导: 1)处理好夫妻关系中的压力是关键,比如第一个孩子带来的压力变化。 2)夫妻相处就像骑自行车,平地上看不出什么,但是在上坡难走的路时就能看出来夫妻承受压力的水平和夫妻关系。 3)关系好的夫妻懂得未雨绸缪,平时就投入资源比较多。就像平时应该多帮助人一样,在你需要的时候就更容易寻求到帮助。 感悟:环境对夫妻关系的影响很深;处理变化的压力是夫妻维系的关键。 指南:平时就要未雨绸缪,积累资源以应对未来变化和不时之需。

    五种理论可以结合么?可以,We do have a number of powerful tools. Stay tuned!

  • 雅君

    雅君 2013-02-15 15:27:28

    好厉害~~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5-13 17:32:44

    第五课 生理性取向和心理性取向

    生理性取向主要从生理性别来说,而心理性取向主要从社会角色来说。

    男女时常是处在对抗状态的,这也是为何婚姻相处不好的原因之一。 感悟:的确夫妇之间会有许多冲突,如果用对抗的方式处理冲突,会使得亲密关系越来越恶化。 指南:用平常心正视婚姻中的冲突,因为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指责或抱怨对方“怎么这样。。。”;面对冲突,先尝试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弄清楚之后再表达自己的理解,努力“求同”,接受“存异”;用智慧影响和改变对方,“曲线救国”。

    由于男女先天关注不同,故冲突不断,相处中如何减少冲突? 1)增加理解:使用google学习性别间的心理差别; 2)男人和女人差别有多大?其实单项来看男女相对比较小,但是累积起来就很不同;有时同性间的差别比异性间的差别更大;但是男女之间的相似点胜过了区别,这其实给到一个提示,在社会,甚至家庭中,没有哪个角色一定是给男人/女人准备的,事实上,只要条件适宜,男人/女人可以胜任任何一个角色。 3)男人普遍攻击性比女人强;女人普遍比男人更需要支持;男人普遍偏爱美丽健康的女子,女人普遍偏爱有更多资源的男人;女人普遍思维更加细腻,男人普遍更加果断果敢; 4)男人普遍喜爱性爱。男人最为简单直接的目的就是性,而女人更关注的是情感的沟通。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性生活的前戏对于女人非常重要,而男人往往是直奔主题。 指南:“见怪不怪”的前提是学习,努力学习了解对方性别的特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推荐一种方法理解男人和女人: 1)参考进化心理学(我们只是信封传递基因),但这种观点忽略了男女人的社会角色的强大力量(现如今,与其流传自己的基因,不如流传自己的思想) 2)女人看重平级的交流(横向),而男人则关注等级(纵向)。所谓纵向是指社会地位的上下,所谓横向是指亲朋好友组建的亲情网络。例如,一天下来,男人喜欢谈收获,而女人喜欢谈感受。从这一点推广出去,男人十分在意其社会地位、成就;而女人,更希望配偶多与她们交流,不但听她们说话,同时也分享给她们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但给她们以满足感,也给她们以安全感。举例去看一场比赛,男人想知道结果,而女人常常在乎和谁一起去看。 3)女人和父母距离更近,通常夫妻会和女方母亲更近。 4)女人通常洞察关系问题比男人更迅速,女人是关系的晴雨表。 5)男人喜欢系统、等级和数字。不喜欢挨批。不待见生气。 6)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有阴柔和阳刚,这两者相互独立,可以并存。如果一个人具有两种高表现特征,将很受人欢迎。在亲密关系一块,最成功的人并不是“纯爷们”或者“真女人”,而是两种特点都或多或少涵盖的人, 7)亲密关系和同性恋关系本质其实差不多,同性恋中,人们对于伴侣的要求与异性恋没有任何的不同。其核心问题完全是,希望找到一个对于我们自己的付出感兴趣,并同时也关爱我们的人。亲密关系中,我们首先是个人,需要关注、关心和付出。 指南:通过学习“知己知彼”;亲密关系首先要对对方关注、关心和付出。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6-28 18:56:22

    第六课 吸引力

    今天这一课将介绍亲密关系的两个人如何从陌生人变成伴侣的过程。

    周围很多实例可见,遇见伴侣很多都是机缘。

    从互为陌生人到亲密伴侣建立的过程: Two completed strangers---Mutually attracted potential partners---Mutually attracted aquaintances---Intimate, exclusive partners---Mates

    亲密关系建立过程需要考虑三个不同但互为交叉的领域: 1)Proximity and Situation: 2)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3)Dyatic Interactions:最重要

    Proximity and Situation: 1)位置接近:很多时候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看到对方,从而开始一段关系始的。 2)熟悉和接近。一个实验:给参加实验者看一组图形,其中圆形多于三角形,之后问实验者更喜欢哪个形状,实验者大多说喜欢圆形;如果换成三角形更多,另一组实验者大多说喜欢三角形——这就证明了人们喜欢熟悉的东西,纯粹的接触效应是非常有力的。这也是广告不断播放给人带来潜在的影响。我们喜欢看得多的东西。其原理是,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看到同样的一个人或东西,这就减少了该事物或人对自身的威胁性,并且提高了和那个人的互动性和熟悉性。 3)一项研究表明:地理接近并不一定能互相熟悉,例如同一栋建筑相邻较远的人远远不如隔壁的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我们见到一个人的频率决定了我们将要和他交往和成为朋友的可能性。 4)吸引的理论解释:双因素理论:我们先经历心理唤醒phycological arousal(环境)而被吸引,之后从外界环境寻找原因去解释“为什么被吸引”。吊桥研究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是否被一个人吸引和见面时所处的环境关联很大。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1)外貌的影响:相亲网站,照片是最有力量的,人总是要先看照片,再看描述。我们愿意与外貌吸引我们的人在一起,从进化观点来说,我们会认为貌美的人也会有其他优点。在社会交换理论中,外貌好也是一种reward,但适应了之后,往往就不再吸引了。 2)我们认为最美貌的人都是非常对称的,我们认为长得对称的人有更好的基因。有吸引力的女性脸庞特征:大眼睛、小鼻子、凸显的颧骨,细细的脸颊,高高的眉毛,大大的美瞳,大大的微笑;有吸引力的男性脸庞特征:大眼睛、凸显的颧骨、大大的下颌、大大的微笑。我们愿意和貌美的人相处,因为我们更喜欢有reward的环境,而不是有威胁的环境。 吸引力规则:身材最重要的是比例,腰臀比0.7,肩臀比1.4是完美的比例。 3)从社会交换理论和实证得出,人们更喜欢和诚实的、聪明的人相处。 4)个性的影响:相似性在相互吸引中起了很大的力量,能够共同实现价值,能够避免许多冲突。相亲网站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人的不同维度,将相似的人进行匹配。人们想要的伴侣是和你非常相似的人,尤其在重要维度上(如宗教、政治,要不要孩子)方面相似。

    Dyadic Interactions: 1)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领域。 2)同卵双胞胎很相似,但在伴侣偏好方面往往差别很大,因为伴侣选择是一个双向选择dyadic的过程。 3)如果一个人对我感兴趣,特别友好,我也会多关注对方。在聚会中我们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有可能会不理其他人,只为了得到我们喜欢的人的注意,我们期待对方来找我们,然后说yes。 4)我们更喜欢中立、低调的人对我们示好。

  • ting

    ting 2013-06-28 19:27:30

    马一个

  • 土拨鼠

    土拨鼠 (人靠衣服马靠鞍,狗戴铃铛跑的欢) 2013-06-28 20:45:09

    马一个 马一个 ting

    mark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7-25 16:40:14

    第七课 亲密关系中的个体 Individual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上节课回顾:一段关系能够向前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能够创造一个平等、共享交流的平台,来相互了解和互动。

    本课主题:人性中哪些东西使得研究亲密关系的人感兴趣,哪些个性特点会影响亲密关系。

    从个体影响亲密关系的维度: 1)每个人的个性:Traits and Dynamics Personality 2)每个人的经历。

    要成为好的伴侣需要什么特质? 1)破裂的婚姻往往其中一个或两个人倾向不快乐,习惯于抱怨。 指南:抱怨是毒药,能免则免之。 2)五个重要的个性因素(五大人格Big Five):Extrovertion外向性、Agreeableness宜人性、Conscientiousness尽责性、Neuroticism神经质、Openness开放性。外向是倾向于表达自己,而开放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宜人性、神经质和开放性对亲密关系影响最大。推荐网站:www.outofservice.com 标准测试。 指南:做了bigfive测试,外向性53%,宜人性96%,尽责性69%,神经质3%,开放性41%。我的宜人性和神经质指标对于亲密关系都是很不错的。 3)婚姻不幸福,很大的原因是在于负面情绪较高。负面情绪降低亲密关系的质量。 指南:其实负面情绪放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好,尽量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 4)调查显示,女性如果神经质比较严重,离婚几率高,如果神经质程度很低,婚姻幸福可能性高。 5)调查显示,男性如果冲动控制力强,那么婚姻幸福的可能性就高。冲动控制力对于婚姻影响中男性影响力比女性大。理智型的人,遇到大的事情,总是倾向与周围的人商议,而不是自己草率的做出决定。 指南:男性择偶选择那些神经质的,女性择偶选择那些理智的,不冲动的。 6)神经质其实和低自尊相关,而低自尊往往负面影响亲密关系:Poor self Regard---Assume other agree---Devalue Partner---Express Discontent---Relationship Faulters。自卑的人往往习惯认为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也和自己一样,带着一种消极偏见。 7)神经质这项特质只能说是很重要,至于是好还是坏,要看具体情况。神经质的人,其实象一个放大器,可以放大不快也可以放大快乐。而非神经质的人,象一个电阻,他既可以衰减不快,自然可以衰减快乐。 指南:神经质也有好的方面,不可一棒子打死。

    沟通在亲密关系中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两个人的理解和观点经常会不同。人的个性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1)What happens to you before the relationship affects what happens in the relationship。个性的因素会影响亲密关系。 2)世代相传:家庭影响,看护关系对亲密关系影响非常巨大。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intimate relationship most.

    人格动力学Personality Dynamics: 1)观点:个性是静止的,而真正起作用的是动态的个性,即Personality Dynamics。 2)我们往往不了解真实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往往不同。 3)High need for intimacy的亲密关系: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加令人满意,关系更加稳定。 4)High need for power的亲密关系:满意度更低,更容易结束,更多的暴力。

    3 Key Transmission questions. 1)G1 relationship和G2的童年幸福的关系? 问题:有孩子,但不幸福的夫妻需要在一起么? -----观点A: Judith Wallerstein say yes, 书籍<the unexpected legacy of divorce>; ------观点B: Mavi Hetherington say no, 结论:离婚本身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但和离婚相关的冲突会对孩子有影响。divorce can be good or bad, but it is hard.事实上,不能把问题简单的归咎于离婚这个事情的本身。孩子出现的问题,其实在关系紧张的家庭里面,孩子出现的问题与离异家庭的无异甚至更糟。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婚姻本身,而在于夫妇之间的关系。而即便离婚以后,依旧保持还过得去的关系,这样对孩子远比在婚姻之内但保持紧张的关系要好很多很多。 指南:即使离婚,夫妻之间的关系最好也能保持好一些。阅读这两个人的书。

    2)G1 relationship和G2的relationship质量的关系? 结论有一些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G1离婚的影响:G2在前五年的离婚率比G1没有离婚的比率高70%。 ------G1不合对G2不合有影响:G1 discord predicts G2 discord, even over 17 years 。 -------离婚对孩子最大的打击是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婚姻就破裂了,这会极大地冲击孩子的价值观。Divorce is more detrimental on G2 when it happens earlier and when it is abrupt and unexpected. 指南:离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离婚的方式需要慎重。

    3)What accounts for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G1离婚的G2更容易接受离婚。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受到的教育、支持、关怀、资源往往减少,也导致更多的不适应认知和行为。 指南:改善夫妻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婚姻内还是婚姻外,因为只有这个才是对孩子有好处的,而不是婚姻本身。

    Attachment theory 非常强大,回答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1)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对于我们有什么用? 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这么多差别,我们怎样处理我们的亲密关系?

    Bowlby:一个孩子最初建立的关系是她个性的基石。 Mary Ainsworth的Universal System:依恋行为中可以发现很多东西,这让婴儿确认在周围环境中获得支持,看护人的回应方式非常关键,决定了孩子的内在感受,决定孩子如何组织自己的感情,如何看待自己是否是个有价值的人。 指南:看护人对于婴儿行为的回应方式非常关键,要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应用。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8-18 09:40:14

    第八课 依恋

    复习这门课的建议: 1)从课堂材料开始复习,因为课堂的知识都是重点和精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都会注意。所以注意每个章节和讲义,留心课堂上重点讲的案例、数据和理论。关心大的框架。 2)TIP1:组队学习。因为和大家分别学习,互相教,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讲义,同时效率更高。我教你一些东西,你也教我一些东西。 3)TIP2:问自己,如果自己是老师,我会问/考什么问题。 4)TIP3:提炼大纲outline,知识结构的组织和建立。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大纲提取。重要的不是提取结果,而是提取的过程,去粗取精的过程。结合TIP1组队学习效果更佳。 行动指南:如果追求时间效率就采用多人组队学习,如果要掌握扎实就采用提炼大纲,如果想更扎实的掌握,就尝试教这门课。

    infant和caregiver之间的关系---依恋理论: 1)依恋模式的形成,可以追溯或者深深植根于一个人的儿童时期。infant遇到威胁、危险和未知时会找caregiver,如果caregiver不在或者没有给出合理解释或安慰,儿童倾向于自我保护,包括不说话或者躲起来。 2)经常不在infant身边的caregiver会使infant产生焦虑,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值得,由于被拒绝产生的敏感还会产生对他人的疑惑,从而影响对自己的评价和双方关系; 3)好的恋爱关系相互帮助、照顾彼此,彼此互利。恋爱关系中会出现infant和caregiver间类似的互动,比如捏脸蛋,摸胡子,闻气味,说儿语等。 4)依恋分类:积极/消极自我认知,积极/消极他人认知,形成四个象限:Secure,Preoccupied(只对他人积极),Dismissing(只对自己积极),Fearful。这些是维度,不是类型。对自身消极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亲密关系,甚至肢体接触;然而对他人消极的人,害怕别人的拒绝,从而不愿也不敢向他人寻求帮助。Fearful在亲密关的起点是自己不值得,因此努力追求be validated。 行动指南:做为父母,要能做到给孩子以及时而正确的安慰,起码要让孩子消除对他人的疑惑,这样,孩子至少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好的恋爱关系相互帮助、照顾彼此,彼此互利;通过依恋分类认清不同的人的需求:对自身消极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亲密关系,甚至肢体接触;然而对他人消极的人,害怕别人的拒绝,从而不愿也不敢向他人寻求帮助。

    真正沟通中的亲密: 1)考虑亲密的过程:双方谈话感觉非常棒,觉得心心相通。 2)choose well , work like hell, that is the rule for a good relationship. 3)维护感情其实就像保养汽车一样。 4)关于如何进行心心相通对话的技巧:迎合对方的谈话需求和主题。 5)The intimacy process model(亲密处理模式),这个框架解释了亲密关系如何进展或停滞不前,帮助我们理解维护恋爱关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吐露信息的人希望得到的回应是feel understood, validated and cared for,当人们打开心扉时,这个最重要,人需要得到理解、认同和关心这三个维度,这个帮助我们评价并体会可能成为我们亲密另一半的行为。恋爱关系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人敞开心扉说些东西(但也不能说太多,TMI problem,否则给人感觉不好)。讲讲:need, want, what matters, what to fear。另一方需要正确的回应response,才能令另一方feel connected. 亲密处理模式非常强大,如果正确发展,两人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6)无论是与配偶还是子女,建立以及深化亲密关系的核心要义很简单:倾听他们对你说什么,然后反馈你基于此的评论以及想法,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出帮助,因为,他们会对你做一样的事情。 7)讲了个故事,地域和天堂吃饭的区别,都是长勺,地狱每个人喂自己,而天堂每个人喂别人,而恋爱关系就在于此:我们互相照顾他人。恋爱关系需要take risk,我对你好,也希望得到回报,坦诚相待。 行动指南:当人们打开心扉时,这个最重要,人需要得到理解、认同和关心这三个维度,这个帮助我们评价并体会可能成为我们亲密另一半的行为;所以,倾听很关键,倾听后需要反馈或评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出帮助;恋爱关系就在于此:我们互相照顾他人。

  • 沛涵

    沛涵 (图片美女是我的榜样~加油) 2013-08-18 11:46:32

    谢谢分享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09-17 08:53:09

    第九课 婚姻如何长久 Marriage

    这一课教学视频不完整,估计删除了播放视频给学生看的部分。

    这门课的目的是在于改变你们对亲密关系的固有看法,理解亲密关系的巨大复杂性,从而改变你的生活。

    推荐纪录片《Married in America》

    视频赏析一《沙尔和尼尔》: 1)如何相识?接近性。这是在一起的基本和必须条件; 2)共同点; 3)女人对关系思考得比男人多; 4)monney使得一方更有权力——社会交换理论; 5)女方想要找个能帮助养家养孩子的男人——进化理论; 6)婆婆不喜欢儿媳,而喜欢孙子,是因为基因传递——进化理论; 7)我们的亲密关系受和父母的关系影响——依赖理论; 8)谁拥有权力多,谁插话就多; 9)家庭的外界因素对家庭影响有可能很大,比如工作需要。 行动指南:开始一个亲密关系,共同语言非常重要;了解另一半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利用依赖理论判断其亲密关系相处模式;进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告诉我们,男人要有实力才有吸引力。

    视频赏析二《Carol and Chuck》,要保持长久亲密关系会遇到哪些困难? 1)贫困导致离婚; 2)童年很糟糕——依赖理论; 3)我们都知道,但做到比知道困难; 4)相互不够信任。

    行动指南:贫贱夫妻百事哀;童年生活对于成年生活影响很大;知行合一。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3-12-02 10:58:33

    第十课 如何应对家庭和伴侣之间的分歧1

    两个人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为对方做很多积极的事情,这是关系保持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爱的回报,不仅要避免冲突,还要真真地去追求积极的东西,正如恋人刚刚相恋的时候。 行动指南:为对方做很多积极的事情,在后续的相处中也很重要,这样才能保持积极幸福的关系。

    处理冲突是亲密关系的关键之一。如何有效处理冲突? 普遍原则:彼此尊重,认可对方,包容对方的想法,即使不一致也保持开放的态度不动肝火。 行动指南:无论是谁,首先要尊重,对于一致的部分要认可,对于不一致的部分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包容对方的想法。

    很多夫妇最大的抱怨:冲突吵架,常常围绕同一个问题,但吵架完,还在原地,没有进展。 行动指南:学会解决冲突,达成共识或者妥协,这是一门学问。

    什么是冲突(conflict)? 当一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干涉到了其他人的目标,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冲突。“Conflict arises when one person pursues his or her goals and in doing so interferes with the other person’s goals. … Responses to this interference can vary in many ways.”

    因此两个人越相互依赖,越有可能发现目标不相接,甚至背道而驰,从而引发冲突。对亲密伴侣来说,冲突不可避免(就像氧气)。双方如何解决冲突,能反映关系的好坏。 行动指南:冲突不是坏事,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回应冲突。冲突都是学习机会。

    不快乐的夫妇习惯于消极反应。相比开心的夫妇,不开心的夫妇更消极,更加不积极。他们哪些做错了? 1)Kitchen-sinking:厨房的下水槽,即某一方面的冲突成为二人世界中方方面面的代表,由一件事牵扯到另一件事,由此没完没了(扩大问题)。不能就事论事; 2)self-summarizing:自我总结,即发生冲突之后,就开始总结自己想说什么(而快乐的夫妻会总结对方说的意思进行确认),只关注自己,致使与对方断了联系; 3)Presumptive attribution:假设推想或预先归结原因,自以为自己能读到对方的想法(mindreading),自说自话,从而阻碍交流。与快乐夫妇的区别是开放和封闭,不开心的夫妇总是提出封闭性的问题。 4)Cross-complaining:报复性反击,被抱怨的一方抛出另一个抱怨来回应对方,而不是针对对方的抱怨来沟通和解决。 5)Prescription:开处方,告诉对方该怎么做。句式“你应该怎么样”、“我不喜欢你怎样怎样”,区别在于开放和封闭。 自身感悟:这些行为模式充斥伴侣相处,如不自知,很难察觉。 行动指南:把这五种模式教给尽可能多的人,提醒自己在生活中不要陷入这五种模式的误区。

    一个小事也会引起重大危机。要求撤退理论(The demand/withdraw pattern):一个不断要求紧逼,一个不断后退。恶性循环。 行动指南:为了避免和伴侣冲突带来的麻烦而敷衍了事是许多男人的选择,然而,这样的选择短期来看是好的,但长期来看很糟糕。

    研究表明,生气的妻子反而会使婚姻关系原来越稳定,为什么: 1)生气说明放松、自然和真实; 2)可以不必一直都积极,生气有助于释放消极情绪;

    最后的信息: 两人的爱情比冲突更重要。 行动指南:亲密关系能够长久,除了正确处理冲突,更需要彼此相爱。

    humor, interest, and affection contribute to our conversations。 行动指南:对于亲密关系来说,幽默、兴趣和感情非藏非常重要。学习幽默,培养相同的兴趣,为对方做积极的事情付出。

  • 无之以为用

    无之以为用 2013-12-06 21:01:42

  • LiS-吖黎慢半拍

    LiS-吖黎慢半拍 2013-12-17 13:05:45

    好贊~~ 樓主 祝你家庭美滿幸福~~

  • 名字

    名字 2013-12-17 13:18:53

    m

  • Sunny

    Sunny (认真生活,努力微笑...) 2013-12-17 13:23:57

    非常感谢!谢谢!

  • Dolphinson

    Dolphinson (平凡幸福的生活) 楼主 2014-02-11 14:35:45

    当初计划用半年学完,结果用了一年才学完一半多,好惭愧!!!

  • joan

    joan 2014-07-07 17:22:39

    看完了。已读作为简单复习。

  • 时间流逝

    时间流逝 2014-08-15 10:16:57

    m

  • 品

    2015-10-12 11:33:14

    亲,后面的还有吗?

  • 黎晓颜

    黎晓颜 2015-11-27 19:53:05

    楼主太棒了!!!谢谢分享

  • 小烈货

    小烈货 2021-05-13 10:42:01

    P11 Managing Differences Ⅱ IPV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CTS (Conflict Technique Survey)

    Myth 1: IPV is Rare More than 12.1% of husbands admit to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spouse. This has to be an underestimate. Myth 2: IPV = Unhappy Some think that IPV is what happens after relationships get bad. Myth 3: IPV = Male 11.6% of wives admit to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spouse. Wives usually score higher on self-report scales of IPV. The question of impact Myth 4: IPV = Married IPV is highest in cohabiting couples, then married couples, then dating couples. IPV is as common in college student couples and adolescent couples.

    Resolving the Controversy Common Couple Violence: Measured on surveys Motivated by frustration Involves arguing Mutual Reactive and emotional Can still be fatal to women Intimate Terrorism Measured by police and crime records Motivated by desire to control partner Involves physical and emotional abuse Proactive and strategic

    Understanding CCV Many distressed partners do not view their aggression as a major problem. When wives seeking marital therapy list their most important problem, just 6% list IPV, despite the fact that 56% of the couples report IPV in interviews. How could this be? People often discount the aggression in their relationship because it unstable or infrequent. They instead see it as a consequence of some other problem, such as poor communication.

    Defining Intimate Terrorism (Power and Control) A systematic and sustained effort to control and dominate a partner through physical violence, verbal and psychological abuse, sexual coercion and abus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trol, and threats.

    Movie <<Enough>>, <<sleeping with the enemy>>

    Consequences of Intimate Terrorism Physical Injur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solation Economic difficulties Trauma to children Death

    Walker’s (1970) Cycle of Violence Tension-building: Male’s hostility escalates in the form of angry outbursts Acute battering: Tension is unleashed in the form of rage and aggression by the man Contrition phase: The man apologizes, promises to change, and tries to convince the woman and anyone else involved that the severe abuse will never happen again. A temporary calm is restored, but the promises are soon forgotten and the man’s desire to re-exert control soon reappear as the tension-building stage of the cycle begins again.

    Why Do Women Stay? Fear Financial Dependence Social Isoltaion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Passivity and “Learned Helplessness” Self-Blame Norms of gender and culture Love

    Why do men batter?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Desire to regain control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Powerlessness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tisocial, Dysphoric-Borderline Jealousy

    Helping Violent Couples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 For Common Couple Violence: Anger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Couple therapy For Intimate Terrorism Help the victim to escape

  • 小烈货

    小烈货 2021-05-13 11:48:23

    P12 Beliefs & Values Why Study Cognition in Relationship? Behavioral research assumes that behaviors have inherent meanings. In fact, behaviors are ambiguous. The Annie Hall example. Meaning in relationships comes partly from the behavior, and partly from how we interpret it.

    Revisiting the Intimacy Process Model

    What do we know about ou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ree levels of relationship knowledge (Fletcher, 2002): General beliefs and values re: social behavior “look out for #1” General beliefs and values re: relationships “Love conquers all.” Specific beliefs and values re: one particular intimate relationship “She is my soulmate.”

    What functions does this knowledge serve? Theories help us to navigate our complex social worlds in three ways: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world around us Anticipate and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Control and regulate our behavi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last two levels prove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Ideal Standards Model How do we know if we are in a good or bad relationship? We compare what we perceive we have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e-existing beliefs and values. Comparison levels return. If I get more than I expect, I will be happy. If I get less than I expect, I will be less happy. Fletcher and Kininmonth (1992) When sex is important, correlates with satisfaction at 0.48. When sex is not important, correlates with satisfaction at 0.04.

    Common Dysfunctional Beliefs (Eidelson & Epstein, 1982) Disagreement is destructive Mindreading is expected Sex must be perfect Men and Women are basically different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Which statement do you agree with more? “Relationships that do not start off well will fail.” “People can change the way they act.” How much are your perceptions of your partner’s personality linked to your satisfaction? How much is initial satisfaction linked to relationship longevity?

    Perceptual Confirmation Our expectations affect our perceptions We tend to see what we expect to see. The effects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The effects of low-self-esteem

    Behavioral Confirmation Our expectations affect our behavior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How do we interact with people we think are attractive? The social problems of the depressed

    ERS(excessive reassurance seeking)过度安慰寻求

    High Standards or Lower Expectations: Which is Better? The argument for higher standards The argument for lowered expectations Resolution: McNulty & Karney (2004)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