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求学——XX市中药材市场见闻录
我是谁
2011年暑假,在XX市XX中药材市场玩了几天。兹将游学收获略记于下。以下所言,多闻自药材市场的人,真伪一时难辨,如有高明之士,还望不吝赐教 1、综述 中药鉴定,不外乎就是眼看、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其中的水试和火试在课本上论述甚多,而前几项多语焉不详,很难通过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要点即直观的将同一种药材的不同档次区分开来。而在实际药材交易过程中,水试、火试很少应用,最多的是通过药材交易人员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 2、分述 1、 当归 我曾在一家药材行见到有五大包当归,代表了五个档次和价位。乍看没什么大的区别(反正我是看了好久没看出有什么不一样的,没看出来哪包最贵,哪包最便宜),但细看就会发现,当归的粗细不一样,当归片的大小不一样归身价格高,归尾价格相对低廉些每一包的差别只是体现在掺的细碎末的多少上。当然,这只是质量的优劣问题。在这里还有一包独特的“当归”,其实就是独活片,好多来买当归的商家都要带几斤独活片回去,为什么?往里边掺呗!那独活片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处理,和当归片的形状、大小、木纹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即使不混在一起,肉眼也很难区分。其鉴别,据说一是口尝,当归的味道清香些,独活有些辛苦;而是手撕,两者木纹外形一样但质地不同。不过虽然知道了这两种方法,但我还是鉴别不出来,琢磨了半天感觉还是一样的。 2、 丹参 外表猛一看没太大区别,但细看,这里的丹参中间是空心的,有些多中空的小泡泡。而还有些是瓷实的中间没有那些空泡。瓷实的好。 3、 黄芪 专门有卖黄芪须的,很细很碎,价格也很便宜,据说是专门供给医院等打粉用的。不知道这些细细的黄芪须与宽厚的黄芪片在功效上有没有太大的差别 4、 厚朴 书上说,厚朴嚼起来有辛辣味为好,而现在卖的尝来没有一点味,一点的辛辣味都没有。 5、 甘草、半夏 都是越粗越好而许多甘草都是很细的 6、 党参 劣质的党参样子很难看,黑乎乎的。不过据说这种党参经过双氧水、硫磺等洗洗熏熏也能卖个好价钱。 7、 冬虫夏草 着重看根部的粗细相间的花纹,花纹越清晰越好。还有些据说是将虫和草的部分粘起来的冬虫夏草,但我也没见到,也可能见到也认不出,不知道怎么辨认。虫草产自四川的多,而已产自甘肃。青海的为好。 8、 黄精 真黄精内外俱黄,而据说有的假黄精只是外面一层黄的。 9、 杏仁、桃仁 杏仁圆桃仁扁,两者常混装。 10.、元胡 亲眼见到有用山药蛋经过染色等处理后当元胡卖的。两者外形一模一样。鉴别也很简单,口尝,元胡是苦的,而此伪品不苦。 11、山药 一个专门挂着“怀山药经销”的牌子的药行,里面只有一小包是正宗的怀山药,其余的全部是广山药,或以河北山药冒充怀山药来卖。 3、总述 诸般药物鉴别总以口尝为最根本。口尝之后,药味之厚薄,是否有杂味,口感,质地,尽皆一口了然,然必须是建立在对真品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像山楂的酸、黄芪的甜、厚朴的辛辣、山药的爽口等,都是可以产出来的,口尝之下,想假都假不了。该有味的没味或者有其他杂味的,都不是好货。 附:网上一篇论述药材真假鉴别的文章 (原址不清楚了,望见谅) 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 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 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 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 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7、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 8、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 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 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 9、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 10、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400-500元。很气愤。假的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11、茯苓:(1)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2)茯苓有苦味,不知用何种木质培育的? 12、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 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 13、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14、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 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 15、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 (1)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 (2)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 (3)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4)柴胡品种多,北柴胡效佳却不多.许多药材都是一个名称却都有好几品种,那个品种最地道,疗效最好,古代医家都是用哪个品种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6、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 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 17、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130-150元左右每公斤。 18、桃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 掺假者用杏仁当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 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向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 19、川牛膝:大多用牛蒡根掺入。 20、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 21、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 22、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 23、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 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 24、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 25、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400克-500克盐,你说效果会好吗? 26、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200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110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 27、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100克也没用!! 28、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 曾在某家三甲医院,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 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 29、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30、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 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31、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32、生地:同上。 33、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 34、酸枣仁,我地售价58元/公斤,可是掺有40%以上的枣仁壳,并染色.每次开20克枣仁最多能取得12克以下的效果.有时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多少才合适. 酸枣仁分进口和国产的,两者外形相似,进口的35—42元左右;国产的70左右。大多将进口的掺入国产的出售。楼上的肯定是进口的,加上掺外壳,最多也就35元左右。 35、蒲公英:别看进价只有几块钱,但八成都是假的!! 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种出售。凡切成段的均掺有假的!! 防假措施:只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 36、羚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 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 37、犀角:同上。 38、鹿茸:新疆人将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 鉴别: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再看看他们的假鹿茸,很容鉴别。 39、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等等,太多了!! 40、紫河车:八成都加有加重粉(硫酸镁)。 41、赤芍:能买到京赤芍不容易,大多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 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想到这,你就该想到为什么你开“桂枝茯苓丸”效果不大。 42、茴:造假方法有2种:1,水煮后晾干再卖.鉴别:煮过的味淡色轻.2,加上加重粉. 鉴别:假品对光可见上面有发光如金粉样物质. 43、射干: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价位在40元左右,凡30元以下的均属假货。掺假者将姜黄切成小薄片掺入。“射干麻黄汤”用这种货肯定是无效的。 44、三七:血塞通厂家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了,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差很远了。 45、炒白术:市场上以染色居多,真正麸炒出来的少之又少。 真正炒出来的,断面黄棕色,而染色的断面不显黄色。 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 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 46、白鲜皮浸硫酸镁 47、丹参浸红沙, 48、红花: (1)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 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49、蝉蜕:造假者将泥浆水泡蝉蜕后晒干,让蝉蜕脚和壳里面沾上泥头,增加重量。 50、真假阿胶的鉴别 一看:正宗的阿胶是呈琥珀色或棕黑色的长方形扁块,块型平整,边角齐整,表面光泽,且对光透视时,阿胶块的边缘呈半透明样。 二碎:阿胶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胶块,质地比较脆,用手拍击就可以将它碎开。且小块的阿胶放入热水中,半小时之内就会溶化。而一旦再将溶于热水中的阿胶冷藏,会结成果冻状。 三闻:阿胶溶于热水后,会散发出胶香味,而假阿胶的味道是腥臭的。 51、五味子,我们经常看到北五味子中掺入南五味子, 52、广山药产地标注河南 53、龙骨用舌头添之无粘吸力,能用吗? 54、牡蛎色灰黑,很少见到瓷白色,能用吗? 55、五灵脂应用糖五灵脂块而不是五灵脂米,糖五灵脂块却难以见到. 56、杜仲皮薄的如牛皮纸,外面的糙皮却很厚. 58、山萸肉里核很多. 59、白芥子(为灰白色)却用黄芥子代替. 60、煮食过后剩下的鳖甲是无效果的,要用生杀的取下的. 鉴别药材的简单有效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仔细看,用心品尝,认真闻闻,细致摸,还有开水泡看水的颜色,粘性等等. 看什么?看药材表面的颜色,看药材断面的颜色,看药材中夹杂的杂质,碎叶的颜色,看药材的形状特征等等. 主要看药材的颜色深浅,符不符合常理,是不是药材的正常颜色,如果药材的颜色一片均匀,那也是不正常的,如茯苓一片雪白,如夜交藤看上去都是淡紫红色,红花的黄芯色偏深都是值得怀疑了.制过的半夏如果里面是鲜黄色的那我也不敢用----等等. 看杂质的颜色是不是与药材的颜色有一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药材中夹杂的杂质的颜色都是与药材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杂质的颜色也有染色的情况,那要打大大的问号了.如红花中夹杂的红花那青色的碎叶上有斑斑红点,那就的好好鉴别了,可再用开水泡一下看水颜色. 看形状,鼻子闻,嘴巴尝等等方法大家可到书店买一些关于中药材鉴定方面的书籍看看,并且对着药材实物仔细分析.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初步掌握中药材的传统鉴定方法,从而有效避免伪劣药材的毒害. 再比如,有蜡样光泽或者带黄颜色的三七我是不敢用的,对于那些黄泥与白龙骨各半的龙骨饮片也必须仔细挑选后才能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炮制药材的辅料(蜂蜜,黄酒,醋,盐等等)也一定要用优质产品,不能用那些用色素,化学品调制出来的劣质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伤仲永》 (我是谁)
- 暑假求学——XX市中药材市场见闻录 (我是谁)
- 欢迎热爱中医药膳的同志们一起讨论~ (fighting)
- 倪师影音学习记录贴 (难得糊涂)
- 寻找深圳同学 (万物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