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13年第3期原创中文科幻小说评论
fluorene张(芸术家)
《科幻世界》2013年第3期原创中文科幻小说评论 2013年第3期《科幻世界》登载的原创中文科幻小说有五篇,其中银河奖征文四篇——张冉的《起风之城》、洪子叶的《盲目》、王政超的《和平契机》和朱青的《为什么我们没有遇到外星人》,校园之星征文一篇——滕龙的《创世,以及一切》。 《起风之城》的文笔很好。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故事。人物、情节、背景,在其他科幻小说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写这样的小说才见功力。尤其是张冉能够把世界设定巧妙地拆解开,糅合在情节的推进之中,避免了仅凭剧中人物长篇大论地叙述这种比价常见但却不成功的世界设定交代方式,插叙技巧也运用娴熟,保证了故事的紧凑和表现形式的高度画面化(显然,这个故事也是非常适合这样处理的)。我觉得,这篇小说称得上是佳作。 当然,缺憾之处也依然存在。譬如:男主角面对“高尚而安逸的生活”与“彻底的解脱”的生死抉择时,与“理性的恶魔”的斗争,这段心理描写便稍显不足,没有能够让读者与主人公一同体会这种切肤之痛的感觉(脑补也不行)。 此外,没有炽烈的性爱场面真是遗憾啊,虽然真的不需要有。 《盲目》么……中规中矩。是的,留给这部作品的评价,基本也就是“中规中矩”——或者说,“中平”。如果这个已经不新的故事采用比较传奇一点的风格写出来,或许我的评价会改变些。但是作者没有那么写,而是选择了心灵鸡汤的方式。 王政超应该是我写评刊这几年来第一位从“校园之星”走出来的银河奖投稿者吧,恭喜啊,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修新羽和叶攻。 当然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优秀作品也不是随着中学毕业就马上会出现的。今天评论《和平契机》,我想讲点不足。 首先是故事没讲清楚。这个故事其实设计得挺好,但是展开不足。“大设计”一般需要“大结构”,也就是在交代世界设定、展现情节脉络的时候,要更注重为“讲故事”这个中心服务。作者自己可能什么都明白,但必须把“自己明白”的故事设定讲述给读者,让读者也“明白”才重要。尤其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全文在结构上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仅仅把心理描写、环境渲染、仅仅展示人物性格而不能推进情节发展的对话等大量展现给读者(当然,这些不是不重要)。 其次:在人物的塑造上,表演感较重。我们当然不大可能复原1960年代(即便是那个平行世界的1960年代)美国人的言行,但可以尽可能地让他们显得自然点儿而不是太像电影的感觉,对吧?尤其是最后那场戏,虽然是总统等人在给希尔小姐“演一场戏”,但是这场戏有点露骨。毕竟,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约翰•肯尼迪,而非约翰•肯尼迪(亚历山大•戴维逊饰)。 除去这些,《和平契机》总体还不错,希望下次能看到王政超更好的作品。 不知道朱青是不是喜欢飞氘的作品,至少我觉得《为什么我们没有遇到外星人》很可能是吸收了飞氘的一些优点在里面的。这几个故事写得都挺有意思的,语言活泼,可以说得上是“亦庄亦谐”。每期如果都有这样的作品,那也不错。 滕龙的《创世,以及一切》似乎代表了校园之星的一种风格,也就是“讲述一个世界”。这不是问题——当然,为什么在校园之星中出现这种风格,那也是很有趣的一个问题——不过,我还是建议,要么多花些笔墨去塑造人物(这一篇,其实可以做得好一些的),要么把语言写得生动一些。否则,小说容易流于空洞,读者也很难在阅读中找到作品的闪光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欢笑幻境 (能猫小白免)
- 有看过真正第一期《星云》的么? (逆转录猴子)
- 推荐豆瓣阅读《凤纹玉蝶》 (michael_0202)
- 喜报!中国成都获得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 (唔知岛)
- 科幻世界公众号有的嘛 (竹豆d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