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下车?看姿势——公交车占座指南
萧声匿迹
站在公交车上,你还在像下赌注一样猜测哪里将会有座位吗?其实快下车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有位子了! 挤公交、挤地铁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一定不是件新鲜事儿,月月年年,挤公交越来越像一场赌博——最郁闷的莫过于无论站在哪个座旁,那人保准比自己还晚下车。而刚放弃的座位很快就换了主人。 怎样才能发现人们起身下车前的行为规律,而不是单凭运气找座位呢? 一旦找到人们起身下车前的行为规律,就可以及时凑过去占到座位了。 日前,考奇大学(Coach College)的心理学家比格迪?特比晖勘左斯基(Biggerdy Tebiehuikanzuoski)为大家带来了福音。他的研究发现,人们越要下车时,手会举得越高,下巴和视线与水平面向上的夹角越大。也就是说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把手放在胸前,还抬着头不住地往上看时,这个人很快就要下车了。特比晖勘左斯基从包括北京、纽约、布达佩斯等在内的全世界132个城市得到314万小时的公交车和地铁录像,并把动作分解成手/脚放置高度、嘴唇开合大小、下巴角度、说话频率等特征,而后由计算机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车辆到站前3分钟最有效的预测方法是看手和下巴:手放在胸前的人比放在膝盖的人更可能下车;当一个人忽然抬高下巴10秒钟以上,也很可能下车。而嘴唇开合、双脚的位置没有发现具有明显的预测性。说话频率在车辆到站前10秒预测性很高,那时候要下车的人往往会默默等待车门开启。(编辑吐槽:如果靠说话频率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下车,虽然准确率很高,但操作性实在不大,因为大多数一个人的乘客都是不说话的。另外,在车辆到站前10秒,要下车的人应该已经站到车门口了吧?) 快下车的人往往比较紧张,尤其是有座的人,又担心下不去车又想多坐一会儿,舍不得自己的座位。所以他们会让身体尽量保持“起跑”的姿势,方便迅速下车。甚至有些乘客已经坐不住,将身体稍稍侧过来一些,只坐半张椅子。 乐趣在于实践。为了验证他的理论,特比晖勘左斯基将这个规律教给了250名参与者。事后随访显示,这些参与者在学习以后,平均预测别人是否快要下车的正确率为61.8%,显著高于训练前的31.4%。知道这个规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有位子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艺术疗愈活动开始啦! (潜探社)
- 失恋互助会 (潘神的迷宫)
- 艺术疗愈心理成长——四月主题“死亡与新生” 用斑斓的颜色开... (慧心荣德心理)
- 有对冥想感兴趣的朋友吗? (Fairy在吉隆坡)
- 谁有2006年王力老师编写的《情绪调节量表》评分细则,救救孩... (是星星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