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宗师传列之九
来自:lvpython(赢了你输了世界又如何)
引自 http://www.hellotaichi.com/origins/15/subpages/1 杜元化(1869-1938),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中国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人(今沁阳市人)。从小从师习武,曾学过炮捶、六合、七贯等外家拳术,后随太极名家任长春习赵堡太极拳。1931年参加河南省国术馆的国术考试,被录取为武士,后任该馆武术总教练,曾在当年河南省国术擂台赛上任裁判,1935年曾参与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的校阅及订补工作,以为该书加入的《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则。同年,他撰写《太极拳正宗》一书,全面介绍了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内容和练法,这是该拳第一次向社会公开,但因当时印刷当量少,流传不广。 杜元化先生的《太极拳正宗》一书,是第一本向世人介绍赵堡太极拳的著作,为人们了解和参考太极拳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财富。在他最后面的扉页中写道:蒋老夫子传。太极拳正宗共八册……,今将一册先付印焉,其余正在编述中。如今只完成一册,而杜元化先生已经西去,以后再也没有留下蛛丝马迹,也没有人会打任长春——杜元化一支的拳术,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和庆喜(1857年~1936年),字福棠,和润芝长子。他深得祖父真传,是赵堡太极拳第九代宗师。他生活在一个封建军阀混战的黑暗年代,幸运的是他修炼赵堡太极拳二十六年,功艺纯正,技压群芳,而且是人生学艺最具珍贵的青少年时期。穷文富武,在那战乱黑暗的封建社会,因家庭生活所迫,32岁被迫弃武经商,踏上了日夜奔波走南闯北的养家糊口之路。在经商的艰苦岁月中,和庆喜始终牢记祖父的临终教诲:“福棠(和庆喜乳名),福棠,日后与人交手,挨打也不要改拳架(指代理架),挨打怨你没工夫,挨打在拳架里找。”沧桑岁月,衣食为天,和庆喜为了全家老小生计把太极拳一丢就是四十个年头,实令人揪心。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家提倡发扬国术,和庆喜时年已七十二岁。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仅用八个月时间把赵堡太极拳套路全部恢复。他靠“拳拳”爱国之情以暮年勃勃雄心奋力延续赵堡太极拳香火,终于与乱世保全了赵堡太极拳,并将其发扬光大。 庆喜公为人和善,德高望重,1928年起开山收徒,视学者年龄、体质、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教学有方。一时间赵堡镇及周围各地习拳之风盛行,从学者如流,在短短数年内,教出了一大批如郑伯英、郭云、郝玉朝、和学信、柴玉柱、郑悟清等各怀绝技之门徒,这些传人成为日后将赵堡太极拳从赵堡村传向大江南北的中坚力量。 1931年七十四岁高龄的和庆喜踌躇满志满头银发白须红颜精神矍铄,亲自率徒去开封打擂,以赵堡拳代理架之精湛拳艺和高超武功力扫群雄威震武坛,郑伯英获得第一名,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太极宗承和庆喜,青少年时期闻鸡起舞,苦心修炼太极拳二十六个春秋。他无愧于宝贵的青春年华。在他七十二岁到八十岁的九年中铸就了感苍生泣鬼神的辉煌太极传奇诗篇,当我们重温这段铭刻在人们心田难忘的太极拳发展史,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位刚毅、慈祥、武功非凡的太极宗师。
最新讨论 ( 更多 )
- 6月27号北京陈式太极拳71式教学开班信息 (太极拳好)
- 赵堡太极拳宗师传列之九 (lvpython)
- 赵堡太极拳宗师传列之八 (lvpython)
- 赵堡太极拳宗师传列之七 (lvpython)
- 赵堡太极拳宗师传列之六 (lv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