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城市研究的情况报告
陈宝
不知道组里还有没有人记得我们的研究。 我现在把情况汇报。 我们是对一种青岛的平民建筑—里院进行了研究。这种建筑在很多城市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里弄。即将拆除或改建,房价低廉。外来人口聚集。 我们主要针对现状做了仔细的调研,选择了一条路,黄岛路,及路上的一个楼院黄岛路32号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个案的访谈。正在写作调查报告。这个黄岛路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一个菜市场。另外它曾经是青岛最早的红灯区。 我现在简单说一下指导老师的思路。一种建筑是一种生活的物质载体,一种建筑也是一种文化的物质外壳。建筑与生活、文化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是互动性极强的。一种建筑在为一种生活一种文化提供了可能性,而生活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制约因素又在作用这建筑。 其实,我调研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对这个区域,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那时的目的确实很不清晰。 现在写作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希望把老师的观点附着在一个可感知的对象上来说明,尤其是建筑与生活及文化的互动关系。 大体就是这样。我觉得,如果以一个可感知的例子来解释这种互动关系,是个很难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老师的观点,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认识,大部分的人关于里院的言论似乎都谈到了这点。我觉得再具体似乎也不是很有价值的观点了。当然,我对诸家的理论也就是了解一个皮毛,所说的都是狂言了。 但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对于里院的认识,似乎在理论和规律的把握,而不是对事实细节的大量掌握。 我话说得大胆,因为自认为是跟适合的人讲了适合的话,欢迎批评。 下面把思路和未完成的报告贴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235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类学研究给村庄带来了什么? (道一)
- 2020 调研中国·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营员招募 (田野营)
- 关于母系氏族社会,请核实一个说法 (R)
- 师资训练2015公益项目 (homeschooler)
- 批判立场,底层视角的电子杂志——《破土》 (Madrid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