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
来自:纪恩同学(政治抑郁症患者)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 目 录 专题论文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马忠文 (4) 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 关晓红 (29)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 李在全 (50) 陕甘宁边区民事审判中对六法全书的援用 ——基于边区高等法院档案的考察 胡永恒 (63) 晚清民国时期的祭田轮值纠纷 ——从浙江龙泉司法档案看亲属继承制度的演变 杜正贞 (79) 堕胎非法:民国时期的堕胎罪及其司法实践 龙 伟 (92) 问题讨论 关于押租和近代封建租佃制度的若干问题 ——答李德英先生 刘克祥 (105) 新成果与新希望:《中华民国史》出版笔谈 远看民国 王建朗 (131) 国际化发展: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新视角 陈谦平 (133) 民国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发展空间 朱 英 (137) “通史”与“专史”:民国史“写法”小议 章 清 (141) 《中华民国史》与民国派系政治研究 刘维开 (145) 学术综述 求同存异推陈出新——“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艳 (150) 书讯 《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 年间国共政争》 (149)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 目 录 专题论文 五四前后外国名哲来华讲学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 郑师渠 (4) “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结构的演变(1855—1875) 王瑞成 (28) 复杂性与现代性:晚清检疫机制引建中的社会反应 余新忠 (47) 战后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 曹树基 (65) 晚清海关洋税的分成制度探析 陈 勇 (76) 美国军方对华态度溯源 ——第15步兵团之研究 王成勉 (88) 问题讨论 论康有为从经古文学向经今文学的转变 ——兼答黄开国、唐赤蓉先生 房德邻 (100) 政治风向与基层制度:“老区”村干部贪污问题 徐进 杨雄威 (115) 读史札记 清代存留养亲与农村家庭养老 周祖文 (129) 书评与文评 孙中山形象建构与政治文化史研究 ——评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 李里峰 (137) 学术综述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会议学术组 (145)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 ——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鸿山 朱从兵 (156) 关于举办首届中国历史学博士后论坛(2012)的通知 (159) 书讯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128)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目 录 专题论文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 罗志田 (4) “价值”优先下的“事实”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王东杰 (28)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郭双林 (48) 辛亥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 ——以东南、华南城镇为例 赵立彬 (63) 何天炯与同盟会东京本部 李长莉 (72)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 李细珠 (89) 袁世凯与民初“党争” 马建标 (109) 学位文选 烈士的正名 ——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 孙 明 (129) 问题讨论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 ——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胡英泽 (141) 英文目录与提要(CONTENTS) (160) 书讯 《法治与党治:国民党政权的司法党化(1923-1948)》 (71) 《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研究》 (128)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上)· 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 章开沅(4) 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 郑师渠(5) 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 罗志田(10) 克服碎片化,回归总体史 行 龙(18) “整体”与“区域”关系之惑——关于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 杨念群(23) 不必担忧“碎片化” 王笛(30) ·专题论文·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 刘克祥(34) 试析富农阶层的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代的华北乡村为中心 王先明(58) 农贷与甘肃农村经济的复苏(1935—1945年) 黄正林(77) 官治与自治之间:清末州县劝学所述评 刘伟(99) 朝代鼎革之际的小白山鹿圈:以养鹿人为中心的考察 陈波(111) 鄂豫皖苏区肃反问题新探 张永(120) ·问题讨论· 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 李金铮(134) ·读史札记· 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 李常宝(152)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下) 重建史学的宏大叙事 王学典、郭震旦(4) “碎片化的历史学”:理解与反省 章清(7)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 王晴佳(12) “碎片化”是个问题吗? 王玉贵 王卫平(16) “碎片化”:新兴史学与方法论困境 李长莉(20)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 李金铮(24) 个体生命与大历史 张太原(28) 专题论文 清帝逊位与民国初年统治合法性的阙失——兼谈清末民初改制言论中传统因素的作用 杨念群(32) “成立在我,承认在人”——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 侯中军(51)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王大任(65) 理论探讨 真假亚当•斯密——从“没有分工的市场”看近世中国乡村经济的变迁 夏明方(77) 问题讨论 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 黄克武(99) 学位文选 清季民初“蜀学”之流变 张凯 (107) 读史札记 巴兰德在中国 王维江(128) 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的比较与使用 罗畅(142) 学术综述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学术研讨会”述评 张华腾 潘崇(157)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 专题论文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中) 罗志田(11) 美国政府与清末禁烟运动 崔志海(27) 1886年李鸿章、拉德仁天津会谈与中、俄朝鲜政策 陈开科(45)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中朝关系 薛衔天(61) 扎根:甘肃徽县的中共地下党 黄道炫(73) 中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以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为例 李国芳(88) 全球视角下嘉道银贵钱贱问题研究 戴建兵 习永凯(105) 学位文选 “殖民地”的尺度:香港肃奸风波与“国民日报事件”论析 孙扬(119) 近代日本与广州间的国际贸易——以日货贸易为中心 张传宇(131) 读史札记 尹昌衡《与张培爵书》辨析 周斌(142) 学术综述 日本“世界历史中的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玉萍(153)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期刊编辑找靠谱稳定代理合作收稿 (冬眠豆)
- 二区的文章还容易出手吗 (年糕不粘年糕)
- 找普刊老师 (青橙@)
- 找期刊代理 (哇啦大发)
- 《现代食品》寻找优秀作者 (怀特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