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的缘聚缘散
来自:迷失者(有一天我也会记不得我是谁。)
很多事情我不愿意谈,但是又不得不谈。应该是应了那句“没谈是个结,谈开是个疤”。我也不是天生敏感,在缘聚缘散的过程中,只是一步步更小心,更谨慎。不再期望更多,关注更少而更勤于自己的事情。只是在某些不经意的夜晚,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情绪,我所需要的情感寄托,全都烟消云散。手机在夜里盈盈灭灭,总是翻开联系人,从里面想找出半个能说下心里话的人,最终这些举动都以失眠告终。 但是在人生中总是真真切切有那么些人让我回忆,让我惋惜,而在惋惜的过程当中,却仍旧会记起那些不好的画面。他们也就在我心里成了个永未愈的伤疤。时不时的记起,时不时的想要忘记。 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一姑娘S,两人形影不离。小时候我数学总是学不好,卷子发下又不敢拿回家,那姑娘会把她的卷子改上我的名字让我带回家,我记得她总是跟我说:“我妈不会骂我的,你拿回去没事。”我记得和她去公园骑自行车,记得跟她在天台玩水,有着相同的衣服,就连老师都说我俩像双胞胎。但是我当年并不是个好孩子,老师要做什么我一定是反着过来的,数学不好,脑子不灵光。经常被老师体罚,上课被抓在办公室挨老师耳光。当年的老师又是年轻气盛的,她会不经意的在班上数落,你这小孩真贱。总之当年的我一塌糊涂,被老师打不敢跟家里说,被老师骂父亲也不敢顶嘴。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面。S也结识了刚转来的姑娘,后来两人变成了三人。而三人总要出点问题。有一年老师要我们自己挑同桌,我当时高兴坏了,以为会和S做一桌,就像丸子和小玉那样。而她早已经和刚转来的姑娘摆好了桌子坐在了一起。而最被老师嫌弃的学生,没人愿意和她同桌。好在班上人数是偶数,我想总有一个坐同桌,结果同桌是出了名的打架王。被欺负了一年,最终受不了才告诉母亲。母亲后来找到学校,老师却在班上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的。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科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爱相杀 (溯念)
- 我喜欢一个男孩子但却迟迟不敢靠近。 (好吧,快来)
- 轻微的痛觉疼痛感会带来性愉悦,这是病态行为吗? (你说。)
-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文艺搬砖工)
- 真的很欣赏看起来很阳光的男孩子 (好吧,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