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的枷锁》看背后的《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其他作品的灵魂
黯淡蓝点(两件毋庸置疑的本能:阅读与奔跑)
最为人们喜欢和津津乐道的毛姆的小说,算的上的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面纱》《寻欢作乐》等等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可以说是从一定的侧面再现了毛姆的前半段人生。 毛姆1874年生人,1897年成为妇产科医生却又弃医从文, 这本小说的译者序中写道 小说《人生的枷锁》发表于一九一五年。实际上,毛姆在一八九七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之后,就立即着手写自传体小说《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此书完稿后未获出版,而作家本人再也没有勇气去读它,任其撇在一边。“但是,我忘不了书中的那些人物,还有那些事件和感情……某些梦魂萦绕的往事,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搞得我食不甘味,眠不安生,最后,我决定暂时停止戏剧创作,先让自己摆脱掉回忆的纠缠。我写这本书(即《人生的枷锁》),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为等我看完校样之后,我发现那些缠人的幽灵全都安息了:人物也罢,事件也罢,以后再没在我脑海里浮现过……我很难说清楚,究竟有哪些内容是我向壁虚构的,有哪些是活生生的事实—— 究竟哪些事是实际发生的,哪些事是我希望发生的。” 1897年,这一年毛姆23岁,毕业后弃医从文,一切之前的生活全部戛然而止。小说中,飞利浦 凯里 最终毕业,找到一份在海边小镇的医生的职业,和莎莉订婚,一切戛然而止。 不难看出,整部小说三个比较突出的枷锁,可以总结为 宗教和人生意义的枷锁 天赋和生活方式的枷锁 爱情和无法自拔的枷锁 为了反抗第一个枷锁,坎特伯雷公学的反抗,最终不是去了牛津而是海德堡 为了反抗第二个枷锁,最终去了巴黎 为了反抗第三个枷锁,米尔德里德不止一次彻底毁了他的生活,而他不知一次原谅了她的一切 克朗肖这个像幽灵一样的人物,游离在第一个反抗和第二个反抗之间。他蔑视人生的意义,放荡自己的天赋,他交或者是教给了给了凯里一片波斯地毯,地毯编织工把地毯编制得错综复杂仅仅是爲了满足美感的乐趣,生活也仅仅是爲了满足一个人的乐趣,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从生命中剪辑材料,设计出自己的图案。绚丽多彩给自己看却没有意义。 引用个评论 正如哲人为国王归结出的人类历史:“人降生在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正若米兰·昆德拉所述:“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麽,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后来1919年一战结束,毛姆又了一本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这一年毛姆44岁, 再后来1944年,毛姆又写了一本小说《刀锋》,这一年毛姆70岁。 这两个之间,毛姆写了很多关于爱情主题的小说。 毛姆曾经写到 ”有教养的人们常常问我,‘你为什么不再写一部《人生的枷锁》这样的小说呢? ’我回答他们说,‘因为我只有一次生命。我花了三十年才收集到写那部小说所需的材料。’” 在《人生的枷锁》里面,毛姆用他前半段戛然而止的人生,纠结在缠绕在他心中的三个枷锁。 人生 天赋 爱情 有不少人都说《刀锋》写的是 维特根斯坦,拉里 或者 维特根斯坦 用他的生活,回答了第一个关于人生的问题问题。 有不少人都说《月亮和六便士》写的是 高更,斯特里克兰德 或者 高更 用他的生活,回答了第二个关于天赋的问题。 关于爱情,毛姆给出了不少的侧面,你喜欢《面纱》这个答案吗? 刀锋 里面拉里是个名义上的第二主角儿而已,贯穿故事剧情。 最后的结局是皆大欢喜,毛姆不仅仅写的是拉里的人生,是写所有的人最后都如愿以偿了,连索菲 苏珊两个人都是,在马赛的那些人都是。 也就是你看了这么多的人生,最终都如愿以偿了,求财得到了财富,求名的得到了名利,求稳的得到了稳定,求死的得到了安宁…… 如果是你自己,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生呢?你说求财富,名利,稳定,安宁?还是心灵上的自由?而是毛姆70岁写的书了,这个时候他已经可以说是阅遍人生百态,对各个阶段的人生都有所感悟,不会像《人生的枷锁》一样,在豁然开朗的时刻戛然而止,也不会像《月亮和六便士》一样专注于一个人的人生。 《刀锋》里面,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完整的,如果仅仅关注的是拉里一个人的人生,那就有些未免买椟还珠了。 其实《人生的枷锁》这本书的结尾,毛姆本就想给这三个问题一个答案 “他老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里,却接二连三地坐失眼 前的良机。他的理想是什么呢?他想起了他那个要从纷繁复杂、毫无意义的生活琐 事中编织一种精巧、美丽的图案的愿望。一个男人来到世上,干活,结婚,生儿育 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他有没有认识 到这一点呢?屈服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却要比千百次胜利 有意义得多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毛姆·《面纱》·厌女的小想法 (是苏星啊)
- 《月亮和六便士》译本比较 (欧阳威)
- 毛姆:投影在中国屏风上 王永胜 (sikong)
- 刀锋---拉里爱伊莎贝尔吗? (行者)
- 深圳的毛FAN,集合啦! (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