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掌故】元科幻:科幻迷的自娱自乐

三丰SF

来自:三丰SF(三丰SF) 统阶
2013-03-26 21:33:1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静水沉岩

    静水沉岩 统阶 2013-03-26 21:35:39

    何夕的主角都叫何宏伟,算不算元科幻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03-26 21:37:58

    何夕的主角都叫何宏伟,算不算元科幻 何夕的主角都叫何宏伟,算不算元科幻 静水沉岩

    只是Tuckerization,自己角色扮演。星河也喜欢这么干。

    严格来讲,元科幻还得是Recursive SF。

  • Phenixus

    Phenixus (如失如来) 2013-03-26 21:39:54

    元其实是一个哲学词汇meta,这里被滥用了。 元xx学是讨论某学科成立的可能条件,是先验于其具体成果的 这里却是后验的,解构的。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03-26 21:43:06

    元其实是一个哲学词汇meta,这里被滥用了。 元xx学是讨论某学科成立的可能条件,是先验于其具体 元其实是一个哲学词汇meta,这里被滥用了。 元xx学是讨论某学科成立的可能条件,是先验于其具体成果的 这里却是后验的,解构的。 ... Phenixus

    这个你有发言权。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03-26 21:53:23

    再举几个最近《科幻世界》发的海外科幻作品当中的元科幻:

    《普洛斯米尔归来》:海因莱茵没当上科幻作家,而是继续他的海军生涯…… 《心系未来》:科幻作家被他笔下的人接走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95622/ 《火星之皇》:在火星上阅读火星科幻治愈心理疾病……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10477/ 《世代传递》:科幻作家的经验以科幻的方式在两代传承……

  • Sun
  • 光艇

    光艇 2013-03-26 23:11:00

    永日那会儿唐缺写的小说算不算元科幻?

  • protogalaxy

    protogalaxy 2013-03-27 00:20:01

    这个题材能想到的还有赵海虹《2004笔会记事》 奥尔迪斯 《解放的弗兰肯斯坦》 克梭 《法布罗》中的威尔斯 康妮.威利斯 《直达波达利斯》中的杰克.威廉姆森

  • 北星

    北星 2013-03-27 01:59:47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53212/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53212/ Sun

    三丰这篇元科幻大坑什么时候填完啊。。。

  • Phenixus

    Phenixus (如失如来) 2013-03-27 08:12:30

    永日那会儿唐缺写的小说算不算元科幻? 永日那会儿唐缺写的小说算不算元科幻? 光艇

    算,但是不算科幻,元科幻不一定是科幻。

  • 桥东里

    桥东里 2013-03-27 09:10:32

    忘了是谁(SF?)提到过的,国外有人写过一篇寻访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的火箭发射遗址的元科幻。

  • 水巢

    水巢 2013-03-27 09:31:54

    三丰这篇元科幻大坑什么时候填完啊。。。 三丰这篇元科幻大坑什么时候填完啊。。。 北星

    囧,还真是元科幻。

    同求填坑。

  • slave

    slave 2013-03-27 11:08:59

    看这文的第一反应就是三丰的科幻时代啥时候结

    同求填坑+1

  • 阿古

    阿古 2013-04-05 00:33:30

    这篇甚好,建议写得更丰满一点。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10-08 20:53:15

    发现在中国写“元科幻”最多的是夏笳,不算那些满是科幻宅梗的“正常”科幻,标准的“recursive SF”就有《杀死一个科幻作家》《断层》《汨罗江上》。后两者的元科幻写作,并不是为了好玩有趣抖机灵,而是有一种深深的爱。也因此,我称夏笳为“中国元科幻女神”。

    BTW,《汨罗江上》写得太好了,中国元科幻最佳作品,一定要熟悉小丁(至少是其作品和生平)才能有感觉。

  • 头就这么疼星人

    头就这么疼星人 (振奋!) 2013-10-08 21:43:38

    sorry但我觉得astounding amazing unknown完全不是元科幻/元小说呐,在小说里ref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只是宅人neta而已,如你标题所说“自娱自乐”。meta这东西还是当初新浪潮的时候玩的人比较多,六七十年代扎堆出现,说起来今年得奖的redshirts倒是确实够meta,拆第四面墙拆得不亦乐乎。。。

  • Phenixus

    Phenixus (如失如来) 2013-10-08 21:58:49

    发现在中国写“元科幻”最多的是夏笳,不算那些满是科幻宅梗的“正常”科幻,标准的“recursive 发现在中国写“元科幻”最多的是夏笳,不算那些满是科幻宅梗的“正常”科幻,标准的“recursive SF”就有《杀死一个科幻作家》《断层》《汨罗江上》。后两者的元科幻写作,并不是为了好玩有趣抖机灵,而是有一种深深的爱。也因此,我称夏笳为“中国元科幻女神”。 BTW,《汨罗江上》写得太好了,中国元科幻最佳作品,一定要熟悉小丁(至少是其作品和生平)才能有感觉。 ... 三丰SF

    从绝对数量来说是老王吧,血祭是一部长篇小说啊。

  • 子安

    子安 2013-10-08 22:21:53

    同意下宝树的见解……这个叫“元科幻”的确不太合适,用“互文性”或者更加时髦一点的“主体间性”来描述应该就尽够了。

    具体的表现就是在文本之外存在一个更大的意义空间,而对于文本的理解要求对那个意义空间也有所了解,只有从小说文本看到文本之外的那个东西之后,对文本的把握/理解才能够趋向于实现。之前夏笳自己引述某处的评论,将这种创作方式描述成“骨子里的宅(还是别的啥……?)”,大致也能说明些问题;不过要更加学理化一点的话,我是觉得“文本之外的意义空间”这种提法应该更加靠谱。

    重要的是,这种互文性本身就是直接导向“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还跟一般文学里面继承先有的文学传统/资源进行创作还不一样,夏笳的这种创作其实是在直接“构建”这种传统,具体的运作方式两者也许有所类似,但达到的效果却是自身文学/文化传统的建立:这个其实是有先例的,阿西莫夫用《我,机器人》那个集子确立起“机器人三定律”的经典性,夏笳的《汨罗江上》则是在文本互动当中构建起“柳文扬传统”(可以这么说么……【・ヘ・?】)。

    尽管在具体的做法上,这种互文的后果是夏笳作品(后起)的文学空间跟柳文扬作品(先在)的意义/文化空间构成了一个具有延续性/相关性的意义空间,而先在作品的意义/文化空间则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相互交叠则在事实上形成了(发展了)新的意义传统…… 当然,类似宝树版的《乡村教师》这种恶搞作品其实也处在这样的意义结构之内……

    至于宝树的《冥王星》跟三体之间的关系就有些不同,它们其实是共同处在一个更大的科幻文化的传统里面,一方面,就像《三体》系列跟《完美的真空》里面的种种“梗”(比如智慧生命的活动改变我们的宇宙图景、不同文明之间出于战略目的而保持沉默)有所相似一样,对“梗”的创新或者重新演绎既是宝树本人的,同样也是作为文学/文化传统的科幻的。 另一方面,《冥王星》实际上要求对“loser”、“宅男文化”等等的意指:这些文本背后要求的意义空间更大更深刻,所以要理解这些文本,单单从科幻角度的话似乎就有些不够了……

  • 兔子等着瞧

    兔子等着瞧 统阶 2013-10-09 11:02:46

    星河的生日真是古老啊,立方光年是吧?

    你们和三丰较这个劲呢。。 人家三丰都说了广义分两类不是,第一类算作不算作都好,反正分出来了,可以单独研究就行。我认为第二类其实还要细分或者说分出第三类。

    除了对前文的引用和戏仿,这是有明确对象的。还有一种是对科幻本身一些约定或者传统的解构,这个比较宽泛,就像by说的,新浪潮那帮货搞出来的让读者不明所以的东西,这并不是风格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的神经病程度不够后来dick嗑药的水准,但是dick的故事经常是包括一个传统的科幻脉络,虽然他不怎么喜欢正经写完它吧。但是我觉得这些应该被归入“元小说”而不是科幻,因为科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借用的道具,黑盒,不打开的。

    所以如果限定更精准意义的话,当然不能是宝树说的那个元的意思因为没办法元小说就开了个不好的头,要定义元科幻一定要能准确识别文本中对应的意象或者情节,而这些元素在其文本中的作用应当和所对应的文本含义有所呼应——这就可以把点名的那些大致过滤掉了。

    至于互文的研究,这个相对就更“元”了一层,因为我们可以任意找出大致相似的情节,然后进行对比和评价。但这个做法相对粗暴了一些,尤其是在一个作者大部分由粉丝成长而来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一处互文,往往还有其它更有关联的十处。所以当我们提出一个关联的时候,一定要审慎。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10-09 11:15:41

    这样吧,咱们不借用meta这个词根,直接就说recursive sf,也就是我说的狭义元科幻。你要对科幻本身去作科幻式推想,而不仅仅是借个旧科幻梗互文一下或者让科幻作家作为人物打个酱油。

    《断层》是很好的例子——科幻作家大面积昏迷,四个人如何撑起中国科幻的未来。

    《汨罗江上》——科幻迷在未来用Tmail与偶像沟通,试图干预历史。这篇还可以说是元小说的范本,里面嵌套了小说创作过程。话说《马卡》就是标准的元小说写作。

    《杀死一个科幻作家》也许更接近Tuckerization,里面的主角其实谁都可以,用科幻作家作主角,更有recursive的感觉。

  • 兔子等着瞧

    兔子等着瞧 统阶 2013-10-09 11:21:29

    不过断层的写法不怎么严肃,嗯,勉强算吧。

    杀死我觉得不算,真的。。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3-10-09 11:34:26

    不过断层的写法不怎么严肃,嗯,勉强算吧。 杀死我觉得不算,真的。。 不过断层的写法不怎么严肃,嗯,勉强算吧。 杀死我觉得不算,真的。。 兔子等着瞧

    我在重读柳文杨大部分作品后,再次重读《汨罗江上》,感受到了那种“如果爱,请深爱”。目前,这篇是中国元科幻最佳作。

  • 夏笳

    夏笳 (再见北京) 2013-10-09 14:12:19

    不过断层的写法不怎么严肃,嗯,勉强算吧。 杀死我觉得不算,真的。。 不过断层的写法不怎么严肃,嗯,勉强算吧。 杀死我觉得不算,真的。。 兔子等着瞧

    杀死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时间旅行的FAQ》(因为是微电影剧本嘛),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主角是了解“时间旅行”的科幻宅,当然也讨论过科幻宅能有房有车还被两个妹纸倒追这件事不太合理但为了设计剧情也只好先不管了。。。

  • 代号273

    代号273 (车到山前必有路 稿到死线自然成) 统阶 2013-10-09 14:26:10

    杀死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时间旅行的FAQ》(因为是微电影剧本嘛),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主角是了解 杀死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时间旅行的FAQ》(因为是微电影剧本嘛),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主角是了解“时间旅行”的科幻宅,当然也讨论过科幻宅能有房有车还被两个妹纸倒追这件事不太合理但为了设计剧情也只好先不管了。。。 ... 夏笳

    那样的科幻宅也是十分可能的,要相信这个世界

  • 最上大劈程衝斗

    最上大劈程衝斗 (文学僵尸) 2013-10-09 14:32:28

    杀死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时间旅行的FAQ》(因为是微电影剧本嘛),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主角是了解 杀死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时间旅行的FAQ》(因为是微电影剧本嘛),所以一开始就设定了主角是了解“时间旅行”的科幻宅,当然也讨论过科幻宅能有房有车还被两个妹纸倒追这件事不太合理但为了设计剧情也只好先不管了。。。 ... 夏笳

    那样的科幻宅也是十分可能的,要相信这个世界

  • Kaito

    Kaito 2014-02-19 10:58:26

    我觉得这个“元科幻”的泛概念是不是应该除了“关于科幻的科幻”以外,还得把一些有“元叙述”倾向的科幻作品考虑进去啊。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4-02-19 11:01:58

    我觉得这个“元科幻”的泛概念是不是应该除了“关于科幻的科幻”以外,还得把一些有“元叙述”倾 我觉得这个“元科幻”的泛概念是不是应该除了“关于科幻的科幻”以外,还得把一些有“元叙述”倾向的科幻作品考虑进去啊。 ... Kaito

    你举个例呢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4-02-19 11:37:09

    大刘对《惊奇、惊异和未知》的介绍

    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153&id=334429

    首先感谢宝树赠书,不好意思今天才看完。书名《The astounding,the amazing,and the unknown》取自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三本科幻杂志,正是这三本杂志和它们的主编坎贝尔和根斯巴克奠定了今天科幻文学的基础。本书描写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组织一帮当时的主流科幻作家,如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等,试图借用他们的想象力研制科幻中的超级武器。但最后作者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个行动背后的主要目的是给当时的曼哈顿工程打掩护,试图引开德国情报机构的注意力。书的开始是战争结束后参加曼哈顿工程的一帮牛人路过长岛受到土豪的招待,费米喝多了讲的故事。主要的线索是科幻作家们试图恢复特斯拉的一项发明,就是据说引发通古斯大爆炸的那玩艺儿。 小说故事本身很一般,让我这样写科幻的人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美国科幻圈中的种种生态,有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细节。从中看到,虽然后来被称为黄金时代,但其实当时的科幻文学比现在国内还边缘。当时的科幻杂志都是用废旧纸浆做的劣质纸印刷,甚至不叫magazine, 直接叫pulp, 科幻作者(也包括其它大众文学作者)也被称为pulp writer。阿西莫夫的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尤里,就因为阿西莫夫写科幻而极端轻视他。当时稿费奇低,阿西莫夫一付屌丝样,给老婆打个电话还需别人给钱,在餐桌上抢别人剩下的半块三明治,但尽管如此,那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科幻表现出极高的认同感和热情,作家们聚在一起谈的都是火箭、外星人、死光和机器人(现在没有这个现象),以至于让他们的老婆很厌烦。至于读者,那时科幻小说fans的意思是:Figther Against Nonsensical Scientification,比现在更加原教旨主义。书里还描写了科幻圈里混乱的男女关系,是四十年代版的贵圈真乱。书里还有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会见爱因斯坦的情节,说老爱在看科幻杂志,还与他们相见恨晚,说是科幻启发了科学研究,当海因莱因谦虚地说是科学启发了科幻的想象力时,老爱说:很难说是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显然是YY. 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感受是:我们现在与当时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主要的科幻作家也是聚焦在一个杂志周围,但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时坎贝尔系的作家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纲领聚焦在一起的,正是这个共同的纲领创造了科幻黄金时代,而SFW系的作家们却没有这样的纲领。

  • Kaito

    Kaito 2014-02-19 11:38:21

    你举个例呢 你举个例呢 三丰SF

    sorry,应该说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就像PKD《高堡中的男人》、以及大卫·米切尔 《云图》这型的、甚至像金•斯坦利•罗宾森《米与盐的时代》都有这样的感觉 (似乎很多Alternative History题材都有这样的倾向、我想可能是因为需要一个叙事切入点)。因为这型的大多都是关于叙事的叙事(可能存在一个上帝视角的叙述者),粗略的特征就是故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层(可以相互独立、但是以六度分离联系起来的意义大于局部之和)……我的理解大致就是这样。

  • 三丰SF

    三丰SF (三丰SF) 统阶 楼主 2014-02-19 11:44:19

    sorry,应该说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就像PKD《高堡中的男人》、以及大卫·米切尔 《云图 sorry,应该说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就像PKD《高堡中的男人》、以及大卫·米切尔 《云图》这型的、甚至像金•斯坦利•罗宾森《米与盐的时代》都有这样的感觉 (似乎很多Alternative History题材都有这样的倾向、我想可能是因为需要一个叙事切入点)。因为这型的大多都是关于叙事的叙事(可能存在一个上帝视角的叙述者),粗略的特征就是故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层(可以相互独立、但是以六度分离联系起来的意义大于局部之和)……我的理解大致就是这样。 ... Kaito

    大概意思就是小说里面套小说,叙事里面套叙事?夏笳的《马卡》可作一例。

  • Kaito

    Kaito 2014-02-19 11:47:19

    大概意思就是小说里面套小说,叙事里面套叙事?夏笳的《马卡》可作一例。 大概意思就是小说里面套小说,叙事里面套叙事?夏笳的《马卡》可作一例。 三丰SF

    伴随着重复、特异……宝树时间之墟之类也算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35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