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掌故】元科幻:科幻迷的自娱自乐
来自:三丰SF(三丰SF)
大刘在中国作家网的访谈(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661631/)中谈到,他有意写元科幻小说。元科幻是什么?有哪些典型的例子? 狭义来说,元科幻就是在叙事中以科幻作品、作者、事件为探究和推想对象的科幻小说。英文名叫Recursive SF。用Mike Resnick的话来说,它就是“有关科幻的科幻”。 郑军的这篇短文(http://www.baike.com/wiki/%E5%85%83%E7%A7%91%E5%B9%BB)里有几个国外的例子。比如,《2080年的世界科幻大会》这篇小说讲的是核大战后的2080年召开的Worldcon的趣事。 大刘说的例子是这部《The Astounding, the Amazing, and the Unknown》(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052423/)。讲述坎贝尔召集阿西莫夫、海因莱茵等科幻作家创造新武器的荒诞秘史。日本的比如《去年是个好年吧》,直接让科幻作家山本弘面对了穿越时空的少女。 中国的例子有韩松的《星河的生日》和夏笳的《断层》。《星河的生日》讲未来某个时间朋友们为星河过生日的故事,它设想了星河未来的科幻创作历程。《断层》比较有趣,假想中国科幻作家群只剩下四个人会变成如何。 广义的元科幻范畴要大于“Recursive SF”。它至少还包括两个种类。一个叫Tuckerization。Wilson Tucker 是个早期的科幻迷,他最喜欢把熟悉的科幻作者和科幻迷写进故事里。很简单,把真实人物的名字用在小说人物头上就可以,可以是完全与真实人物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就是他自己扮演。现阶段我们很多元写作都是这一套,比如九州幻想所作的城市毁灭系列小说里面,都是科幻作家扮演角色。大刘自己的《太原诅咒》其实就是这种元科幻,里面潘海天和科幻大王编辑部的女编辑都轧了一角。 第二个叫互文(intertext),也就是科幻小说之间的互文和指涉。最简单的,某个科幻小说的角色或情节到另外一篇里面客串一下。对此熟悉的读者会会心一笑。这个跟同人写作还不是一回事。 说到底,元科幻基本上就是科幻迷内部的自娱自乐。一方面,如吴岩老师所说,可能是越来越缺乏创意了;另一方面,很多元科幻创作出来本就是博圈内人一乐的(亲王、宝树等白烂作者尤擅此道),当不得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姚海军:从伐木工到被查的“科幻大佬” (NightWing)
- 美剧《异形:地球》发布新预告和海报 (NightWing)
- 《爱死机》第四季定档5月15日上线 (NightWing)
- 找一系列科幻丛书 (穷•库克)
- 切尔诺贝利事件39周年&一点创作暇思 (K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