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top10
来自:darling-mm
Top10: 评价标准: 1、在信息加工方法的发现到使用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 2、剩下的是我认为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如记忆) ,这个或许有个人偏好啦~ 主要依据是第一点哦~ 1:奈瑟(Neisser)是一位出身于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因开创性的著作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 A:奈瑟因开创性的著作而被誉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他出版了第一部认知心理学专著。在《认知心理学》这本专著出版之前,虽然异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已经兴起,认知、认知学习及认知主义等名词也已存在,但认知心理学这一名词,却是从奈瑟的专著出版之后才定案的,可以说是他定义了一个即将统治心理学界的新领域. B:在但是诸多心理学家变低内部心理过程时,他主张以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因此可以说是他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整个框架。 C:他提出了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并且现在都在使用。 D:晚年的奈瑟将注意力转向了对人类智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测量人的智商以及解释不同社会阶级和种族在IQ上的差异。1996应邀担任全美心理协会主席后,他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弗林效应(IQ测验分数每十年平均提高三点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证实弗林效应的确存在,人类智力有普遍提高的趋势。在对教育程度的提高,营养的增加。对技术变革等因素充分研究之后,他提出现代社会丰富的视觉环境冲击对IQ测量分数的提高起了关键作用。 以上几点看来,没有他就没有认知心理学,所以他居榜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2: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纽厄尔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西蒙,美国科学家,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开创者之一。 入选理由:在50年代,西蒙和纽厄尔共同创建了信息加工心理人学,共同提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心理的新取向,推动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组织管理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就没有现在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2、George Miller。米勒,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记忆方面的研究十分著名。他1956年发表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对于短时记忆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A、 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B、 也是因研究短期记忆提出“神秘七加减二”理论而闻名的心理学家。在记忆上的研究成就,为新兴的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的证据。自从米勒的研究之后,短时记忆才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成为特别受到重视的主题。他以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自此出现了一系列对记忆错觉的定量研究。 C、 米勒与其同事在 1960 年出版《计划与行为的结构》书中用“TOTE”四个字母来表示人在处理信息时,其行为是有结构的,是按计划进行的。这四个字母的整个意义是测试 - 操作 - 测试 - 停止(Test - Operate - Test - Exit)。虽然米勒的 TOTE 观念只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假设,但其假设后来经过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之后,证明他的假设是正确的。 2:唐纳德•布罗德本特(Donald . Broadbent)。将人类功效研究中的思想与信息论领域所发展的新思想相结合,最先在知觉和注意方面发展了这些思想。 入选理由: A、他早期倡导的人类信息加工模式,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 B、最早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和“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奠定了基础。 C、他首先将数字计算机类推到人类的认知活动,发展了选择性注意和短时记忆理论。发展了选择性注意和短时记忆理论。 5:乔姆斯基(Chomsky)。美国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获得语言学界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入选理由: A、乔姆斯基提出的短语结构文法能够产生所有可被“图灵机”识别的语言,可被图灵机识别的语言就是能使图灵机停机的字串。 B、在1957年发表了的代表性著作《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 -生成语法”的诞生。转换-生成语法不是仅仅描写人的语言行为,而是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强调要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转换-生成语法对认知科学的意义,主张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作出贡献。 6:索尔•斯滕伯格(Saul Sternberg) 入选理由:1966年提出斯滕伯格范式,指出经典的、抽象的信息加工所使用的方法。使认知心理学家逐渐拓宽他们的方法处理更复杂的现象,并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人脑信息加工的本质上。 7:戴维•马尔(David Marr) 入选理由: A、视觉计算理论创始人。其创立的视觉理论为视觉信息处理学科奠定基础。 B、 其在视知觉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了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和人工智能。 8、迈克尔•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是全球著名的脑科学家之一,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早年本科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其后进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师从因对人类“裂脑”现象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Roger Sperry,获生物心理学博士学位。 入选理由:通过对裂脑人所进行的大量研究,Michael Gazzaniga大大促进了我们对人类大脑功能偏侧性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关系的认识。他不仅在临床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的圈子内闻名遐尔,而且对外行的社会公众来说也是声名远扬。1982年,Michael Gazzaniga创建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并担任主席至今。此外,作为创始人,他还是《认知神经科学杂志》的名誉总编辑。1993年,创建了认知神经科学学会。1997年,Michael Gazzaniga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5-2006年,Michael Gazzaniga任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6年,Michael Gazzaniga入选国家医学研究院(National Academies Institute of Medicine)。Michael Gazzaniga还是Sigma Xi的成员,APA、APS、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会士。这是前面介绍的索尔斯腾伯格范式的信息加工在人脑研究的充分利用。 9: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入选理由: A、卡纳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在与特维斯基的合作中,他系统地陈述了“预期理论”,并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还大量研究了框架效应。 B、他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的判断会因为依照“倾向于观测小样本”形成的小数法则行事,或因为对于容易接触到的信息的熟悉和对主观概率准确性的盲目偏信,而导致决策行为系统性地偏离了基本的概率论原理。 C、他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 10:托尔文(Endel Tulving)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在人类记忆方面的研究世界著名。他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并认为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功能。198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 Tulving和flexser也曾提出再认与自由回忆之间只有令人吃惊的微弱联系,可用于自由回忆测验的信息与可用于再认测验的信息几乎毫不相干。 注意:前面的并列第2是他们在利用计算机模式上的时间是相同的,各有不同的贡献,所以将他们并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3级心本二班张琪若作业帖 (ZZZ-QIRUO)
- 23心本一班张万平作业贴 (粽子)
- 23心本二班陈爱凤作业贴 (豆友0VuuJupGtg)
- 23心本2班蔺娟的作业帖 (eux的不分彼此)
- 23级心本一班蹇小云作业贴 (豆友BssPgqnF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