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奥巴马想到的《呼唤中国的教育平权法》

渔民

渔民(毛利)
2008-07-29 21:46:2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渔民

    渔民 (毛利) 楼主 2008-07-30 21:55:16

    《“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可见链接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jygd/xsbg/200701/t20070113_510663.htm,引用内容见第一章
  • 渔民

    渔民 (毛利) 楼主 2008-07-30 22:01:19

    自己来贴吧: …… 二、“十五”期间青年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青年受教育存在事实上的不均等          “十五”期间,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2006年的两会上,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焦点话题之一。教育差异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教育的差异,学校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的受教育群体之间的不平衡,这些都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和社会分配差距加大的影响。          最大的不平等首先显现在基础教育层面,很多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淘汰出局,无缘大学梦。到高中阶段,这种淘汰的比例更高。高中阶段机会的不平等,与学习费用的高涨、农村地区高中稀少造成的机会短缺,以及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质量的低劣有关。高等教育中,招生过程中向着城镇倾斜的惯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高等教育机会是相对更为稀缺的资源,因此围绕这种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          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做了过于宽泛的理解,致使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种产业化的有害导向。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教育往往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将教育当成一种赢利的行当。教育不合理收费现象比比皆是,这既涉及到了基础教育,也波及到高等教育。“十五”期初的“教育产业化”倾向,实际上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有学者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目前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中,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民族差距、性别差距。同时,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对北京某高校2003级429名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统计发现,低阶层家庭子女的平均录取分数普遍高于高阶层的子女。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大致相反。平均分最低的是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为571.3分,比农民阶层子女的平均分610.1低38.8分,比下岗失业人员阶层低35分,比工人阶层低26.2分。 对长沙某电力学院2000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差异较大,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人子女18分。          2005年11月10日到12月8日,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搜狐网站,在搜狐网的教育频道上进行了一次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公众对所列的教育公平、教育收费、教育过程、教育决策和参与制度、教育质量、教育选拔制度、教育效益和效能感等7类问题中,满意度最低的就是教育公平,平均分仅为36.38分。          ……          以上内容摘自《“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见链接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jygd/xsbg/200701/t20070113_510663.htm 第一章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2886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