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之古琴】
来自:什谈谈(beautiful naive)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分类: 第一类以七弦琴为代表,包括古琴、古筝等乐器。这类乐器都有一个长方形木箱作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著弹奏。除七弦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余都只用其空弦音。 第二类以琵琶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演奏。 第三类是扬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 【古琴】 “国乐之父”、“圣人之器”。“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古老的乐器。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或拨弦乐器。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音色: 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基本音色,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散音,即空弦音,奏法是右手拨弦,左手无动作,可听到较长时间的余音。 泛音的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对徽位轻点琴弦,一触即起,同时右手拨弦,发出清越的琴音。古琴有119个常用泛音。 按音,又称走手音、案音、实音、走音,奏法是左手将弦按在琴面上,右手拨弦出音;继而左手揉弦以产生吟音,或移向其他音位产生滑音。 特征: 使用走手音是古琴音乐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滑音和吟音产生一种韵腔,是中国音乐的重要审美特征。另一方面,过长的走手音曲调产生的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例如,在琴曲《平沙落雁》的第2段中,起始几个小节中左手“猱”以发出轻微的颤音,接着是一个乐句的擦弦音,琴音轻微,难以听清。 大量使用泛音是古琴音乐的另一个特征,而且常使用同一个音在不同弦上的重复。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和谐的效果。 题材: 琴家多寄情山水等题材的琴曲层出不穷(《洞庭秋思》、《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当然也不乏闺怨(《长门怨》)、叙事(《广陵散》)等传统诗词题材的作品。有具有儒家思想的作品,如《文王操》。有将民歌小调改编弹奏的《四大景》等。多数琴曲有明确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内容和意境。表现佛家感情的曲目很少,常见的有《释谈章》(《普庵咒》)等。 文学: 古琴出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即有戏剧小说中的弹琴听琴的场景,也有诗词歌赋的赞美。《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睢》)、“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女曰鸡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常棣》)等。 唐诗中也有很多刻画弹琴景象的诗作,下面列出部分名篇: “主人有酒欢今夕, 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鑪华烛烛增辉, 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李颀《琴歌》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 “蜀僧抱緑绮, 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王昌龄《琴》 在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弹奏古琴的情节出现,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有“黛玉论琴”、“妙玉听琴”等场景。 部分广为流传的琴曲: 《流水》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706796/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醉渔唱晚》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7971/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离骚》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655956/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阳关三叠》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706800/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洞庭秋思》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469514/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梅花三弄》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706799/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听松》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469512/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良宵引》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3483160/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胡笳十八拍》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769708998/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文王操》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7972/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最新讨论 ( 更多 )
- 430国家大剧院小提琴音乐会 (fiona)
- 【无底价拍卖】伯恩斯坦签名黑胶唱片 (独乐斋主人)
- “所有时代的当代作品”丨论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总体风格特征 (子健)
- 本人原创作曲的古典音乐钢琴曲,大家多多支持 (柯捷锐)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ichoy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