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博文:知行合一到底难在哪里
Strongart(真才实学的国民教授)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总是喜欢强调各种合一,像神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等,可最后却常常是合不到一起去。其实,要实现这个合一的效果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人还有着不同的难度差别,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先从很常识的意义上理解知行合一,相信这就是很多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有的人为了考研,给自己订一个严格学习计划,比如每天至少看十个小时的书,结果即便不是贪玩,也基本上累得看不下去,便感叹其知行合一的难处。这样的理解主要还是处于中国人对孩子的苛刻要求,与其说是知,倒不如说是被知,当这个被知之物过于严厉的时候,那么知行合一自然也就难以完成了。 与被知过高相对应,另一种影响知行合一的情况就是行为能力太低。你是想要知行合一的,但这个行为常常只是个人的事情,可能这个行为空间中有别人的障碍,而且对方在现实中的力量比较强大,使得你没有办法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此时,假若你还非要知行合一的话,那就只能修正自己的想法,正如很多中国人所说,你没办法改变社会,所以就只能去改变自己,结果就改出了很多中国式的奴才。 这样看来,知行合一是一个相当糟糕的思想,它可能造就盲从于传统的迂腐庸人,也可能造就出奉行丛林法则的虚伪小人,跟最为糟糕的一点就是使得超越维度的缺失。直观来看,人的行为都是有限的,但人的思想却是无限的,他们本质上就不是能够合一的。假若你非要让它们合一,要么是让行为变得无限,但这常常是不可能的,结果就只能是碰钉子;要么则是让思想变得有限狭隘,特别是超越维度的缺失,因为后者基本上是处于纯知的领域。事实上,整个中国文化都是此类知行合一狭隘产物,这使得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都停留在从家到国又从国到家上的层次上,所考虑的永远都只是自己所做的一些小事情,总是喜欢斤斤计较的问这个或者那个到底有什么用。 一般而言,知要比行高一个层次,我们只要能够让知带着行一起前进就可以了,完全用不着非要把它们合到一起去,后者就相当于让大师浪费自己的才华,去做一些很普通很无聊的小事情,这才是高等人知行合一的真正难点啊! 哲学家Strongart博客:http://blog.sina.com.cn/strongart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果你听不懂一个学哲学的人在说什么... (推苹果树)
- 尼采对康德的道德批判(个人臆断) (卡哇伊蝶死捏)
-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Camus)
- 好与坏 (是美在呼唤)
- 哲学交流群!人文艺术爱好者欢迎进群~ (Ye 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