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与误读>王安忆《临淮关》
绯烟绛云
《临淮关》这个故事,总是让我想到《长恨歌》,虽然,这两个故事截然不同。但小杜和王琦瑶,却有几分相似。小杜也是很漂亮的,故事里说她长眉入鬓,眉目如画,她精致,柔软,轻盈。小杜不仅美,而且心思细密,懂人心,会说话,能做事,而且有个性。 这样拔尖的女子,多是出生在中等人家。小杜也是。她家在临淮关,不是大城市,但也不是穷乡僻壤。小杜家是临淮关的老户,几代人都是背纤的,靠劳动吃饭。小杜的时代,正值上山下乡,小杜的命运,是时代决定的。于是小杜,去了农村。 命运的变化,就是由农村开始的。小杜务农一年多之后,当上了公社的广播员,不用下地劳作了,只需要在播音室念新闻。这是小杜的第一次跳跃。小杜的第二跳,是从公社广播站调动到了县委广播站。小杜脱离了农村,进了城。小杜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是嫁给了副县长的公子。这是人生的三次跳跃,小杜都成功了。 小杜的成功,一半,是她父亲老杜的功劳。王琦瑶的父亲是怎样的人,我们不清楚。但小杜的父亲老杜,却是个清楚的影像。他勤劳,忠厚,待人极度热诚,自己并不富裕,但对朋友很大方,于是他很有人缘。小杜下了乡,靠的就是老杜的朋友的关照。那朋友是有责任感的,要照顾好小杜,才对得起和老杜的交情。小杜的人事调动,全部靠的就是这位父亲的朋友。 不过小杜自己也是争气的,除了会穿衣打扮,她还能够播音,普通话字正腔圆,在工作上,才能比美貌更有用,要不,她再美也当不了播音员。美貌最起作用的地方,是婚恋,小杜要是不美,当然也就嫁不了副县长的公子。 这个短短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女人与命运的战斗史和胜利史。她依靠自身的美貌,才华,家庭的人脉,还有说不定的好运气,成功地摆脱的时代的厄运,过上了比自己原本的家庭和阶层更好的生活。 成功是成功,幸福也算幸福,烦恼,依然还是有的。小杜的第一个孩子有点偏颈,小夫妻很焦虑,带了孩子去上海看病。住在上海的朋友家的局促紧张 和不安,医生的吓人的诊断,几乎让小杜崩溃。最后是小杜母亲的偏方倒治好了孩子。生活恢复平静。由于生育,还可能由于年纪,小杜的美黯淡了。 淮河河水昼夜不息地奔流,就像时间。船驶过临淮安,向着上游或下游,过去了。就算所有的美人,小杜那样的,或王琦瑶那样的,她们的人生都有或多或少的传奇,那传奇里所有的得失悲喜,就和短暂的青春和美貌一样,说过去,就过去了。其实所有的人,英雄也好,美人也罢,辉煌也好,暗淡也好,成也好,败也好,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朵浪花,唯一永恒的,却是流过临淮关的滔滔江流,那其实也是,时间的长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臆想与误读>尼罗的梦境 (花痴亦痴)
- <臆想与误读>董启章《与作》 (绯烟绛云)
- <原创童话>蓝色鸢尾花 (绯烟绛云)
- <原创童话>夏夜的三重唱 (绯烟绛云)
- <原创童话>漫长的告白 (绯烟绛云)